蒙山銀礦遺址

出自求聞百科
蒙山銀礦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江西省上高縣
分類古遺址
時代宋、元、明
編號7-0217-1-217
登錄2013年3月5日

蒙山銀礦遺址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高縣城南30公里的蒙山,是宋元明時期的銀礦遺址,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蒙山地處上高縣與新余市渝水區分宜縣交界處,有峭壁名「太子壁」,傳說南宋時期皇太子曾到此督察銀冶,故而得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四記載:「宋寧宗慶元六年有銀鉛發泄於蒙山,於是即蒙山置場。」寶祐三年(1255年)第一次封禁。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占據江南之初,就在蒙山設置銀場提舉司,隸屬中書省中政院管轄,主辦官提舉秩正四品,從此元代成為蒙山銀礦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明永樂四年(1406年),因礦源逐漸枯竭,將銀礦封閉,但此後仍有盜掘現象,因弊端頗多,萬曆二十三年第二次立碑封禁。從此蒙山銀礦步被歷史所塵封。蒙山銀礦規模宏大,在太子壁地區,方圓22.5平方公里範圍內布有採礦銀洞17處,其中一、二號洞井,垂直深度140米,水平長度170米,最寬處10.5米,最狹處0.5米;四號洞井,垂直深度120米,水平長度200米。1977年9月27、29日,吉林省農安縣三寶鄉出土元代蒙山銀場的歲課銀錠「元字號」、「天字號」二枚,各鐫「蒙山銀課」及銘文。這是史上首次發現蒙山銀礦產品,也是首次發現歲課銀錠。[1][2]

參考文獻

  1. 胡春濤. 江西蒙山古銀礦小考[J]. 江西文物,1990,03:32-38.
  2. 章琳. 蒙山銀礦歷史沿革考[J]. 南方文物, 1992, 3: 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