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盟書

出自求聞百科
山西博物院收藏的侯馬盟書之一

侯馬盟書為1965年-1966年於中國山西省臨汾市侯馬市秦村出土的片文物,數量共有5000餘片。因為該玉片上文字刊載著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於訂盟誓約中所記載的言詞,因此稱作「盟書」或「載書」。該文字屬於春秋晉國官方文字,出現約在西元前550年。書寫於玉石的這些文字不但是中國現今考古發現最早的毛筆字,也因運筆嫻熟流暢,字形活潑多變,有其藝術價值。

出土

1955年開始,位於山西省侯馬市侯馬晉國遺址陸續有文物出土。1965年11月,為配合侯馬發電廠的基礎建設,山西省文物管理工作委員會侯馬工作站在侯馬東周古城組(牛村、台神、平望古城)東南2.5公里處發現了多個東周時期的祭祀坑,也就是後來所稱的「侯馬盟書遺址」。遺址東西長70米、南北寬約55米,面積約3800平方米,鑽探發現祭祀坑四百多個,由於條件限制至1966年5月共發掘326個祭祀坑,坑口距地表60至70厘米,坑內大都是牛、馬或羊的骨架,為祭祀用的犧牲物,牲首方向多為北偏東5至10度。在所有發掘坑的42個坑中有大量的石簡、玉塊、玉片發現,石簡長約20厘米,寬3至5厘米,玉塊、玉片則大小不同,形狀各異。

命名

因盟書發現於侯馬,郭沫若命名其為「侯馬盟書」[1]

參考資料

  1. 《侯馬盟書與公眾考古》 侯馬晉國古都博物館館長高青山,《山西檔案》 2015年第4期23-24,共2頁
  • 《「侯馬盟書」的發現、發掘與整理情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文物》 1975年第5期7-11,共8頁

擴展閱讀

  • 《侯馬盟書叢考續》張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