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

出自求聞百科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自誕生以後,一直屬於非自由兌換的貨幣,其匯率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僅作為調控進出口貿易和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手段。

沿革

人民幣匯率大致分為二個階段即改革開放前的匯率和改革開放後的匯率。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從1949年到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人民幣匯率不以黃金為基礎,實行管理浮動制,物價為確定匯率的依據;從1955年3月至1971年11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處於穩定時期,人民幣匯率在近16年時間內維持在2.4618元水平(1美元兌換);從1973年到1979年間,人民幣匯率只做過幾次調整,到1978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684元(1美元兌換)[1]

改革開放後,人民幣匯率經歷了掛牌價和調劑價的雙軌制階段、匯率並軌後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階段、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的剛性盯住美元制階段、2005年7月21日的匯率制度改革。從1979年至1994年匯率雙軌制階段是人民幣貶值幅度最大的時期,由1979年的1.555元(1美元兌換)貶至1994年的8.619元(年度均價),貶值幅度達4.5倍。在匯率雙軌制期間,還存在表面上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外匯兌換券。由於外匯匯率與官方掛牌價格存在極大的利差,期間存在被政府禁止的外匯黑市。初期以炒賣外匯兌換券為主,之後直接炒賣外幣。改革開放初期,人民幣定價過高,外匯(外匯兌換券與外幣)黑市價大大高於官方規定的匯率,前期最高相差近一倍;隨着官方對人民幣的大幅度貶值,漸漸回落直至接近官方掛牌價;進入1990年以後,場外交易的(黑市價)外匯價格轉向弱低於官方掛牌價,與此同時,外匯兌換券漸漸淡出市場。從1994年開始到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8.27元以上(1美元兌換)。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後,人民幣兌美元和其他漸漸進入升值階段。2005年改制之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固定在1美元兌人民幣8.2765元,宣布放開的次日(7月22日)兌美元中間價直升至8.11元,當年最後一個交易日8.0702元,當年升值幅度達到2.56%。儘管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態勢不明,各國貨幣兌美元遭遇貶值,唯獨人民幣一枝獨秀,人民幣兌美元和其他貨幣全面升值,到2013年11月20日,與改制前相比,兌美元中間價升至6.1305元,累計升值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5%;兌歐元升值20.26%,兌日元升值19.62%[2]

現行匯率

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自2005年7月21日開始形成,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發布的系列規定為基礎,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宣布當日,規定美元對人民幣交易中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規定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在中間價上下1.5%內浮動,美元對人民幣外匯掛牌價現匯買賣維持中間價的上下0.2%浮動,現鈔買賣維持上下1%浮動[3];央行9月23日發出通知[4],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允許上下3%的浮動,取消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現匯和現鈔掛牌買賣價差幅度的限制。

參考文獻

  1. 《人民幣匯率制度演變現狀及前瞻 》(作者:李檢華,湖南大學金融學院)
  2. 国家外汇局:历年人民币兑主要外币中间价. [2013-11-20]. 
  3.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5〕第 16 號)
  4.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改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匯價和外匯指定銀行掛牌匯價管理的通知》(銀髮 〔2005〕 250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