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顾协(470年—542年),正礼吴郡吴县[1][2]南北朝南梁官员。

顾协是东晋司空顾和的七世孙,他年少失去父亲,跟随母亲在外祖父母家养育。外从祖、刘宋右光禄张永曾带着他和其他孙侄辈游览虎丘山,他当年数岁,张永轻拍他说:“你想玩什么?”顾协回答:“我想用石为枕,用溪水漱口。”张永叹道:“这孩子会振兴顾氏。”长大后,顾协好学,以专心著名,外祖家张氏有很多贤达有见地和鉴别能力,从内弟张率很是推荐尊重他[1][2]。顾协从扬州议曹从事史起家,兼任太学博士,获推举秀才,尚书令沈约阅读他的策论后惊叹:“东晋以来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作品啊。”迁任安成王萧秀的王国左常侍,兼廷尉正。太尉、临川王萧宏知道后,征召他掌管书记,侍读西丰侯萧正德。萧正德担任巴西郡梓潼郡太守,顾协就除授所属的安都县县令,尚未到县就任就遇上母亲逝世,刺史始兴王萧憺提供资金让他回家送丧,在峡江遇上大风,同行者都溺水,只有他的船只撞到大石停下,人们都认为是他精诚所致。张率举荐他给梁武帝,武帝问顾协年纪多大,张率说三十五岁。武帝说:“北方高凉,四十岁还是身体强壮,南方卑湿,三十岁已经体力衰弱。他算老了,但侍奉双亲孝顺,与朋友讲信义,不适宜留在荒野。你叫他出来任官吧。”于是顾协为兼太学博士。服丧结束,他出补西阳郡郡丞,回朝后获任命为北中郎行参军,再次兼任廷尉正。其后他外任庐陵郡丞,未拜官遇上萧正德任职吴郡太守,改他为中军参军,领郡内五官,再迁任轻车湘东王萧绎参军事,兼记室。普通六年(525年),萧正德到北方讨伐北魏,顾协引用为府录事参军,掌管书记[3][4]

萧正德北伐回来,适逢朝廷下诏举士,湘东王萧绎上表推荐顾协,召拜为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步兵校尉大通三年(529年)他因事免官,之后复职守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仍然为鸿胪卿和中书通事舍人。大同八年(542年)他去世,虚岁七十三。梁武帝很是惋惜,赠官散骑常侍,谥号温子[5][6]。顾协耿直有操守,担任廷尉正时,冬天也只穿着单薄衣服,廷尉寺卿蔡法度对人说:“我愿脱下身上衣给顾协,恐怕他难以生计。”最后蔡法度也不敢这样做。他任职舍期间,同官者都很富有,他在朝廷十六年,所用的器服饮食和平常一样,有门生在他麾下当官,才知他的廉洁。门生只送顾协二千钱,但他立刻发怒,杖打门生二十板,自此没有人再赠他财物。母亲逝世后,顾协终身吃素,年轻时本来已和舅父的女儿订婚,未成婚时母亲逝世,丧时结束后没有娶妻,到他六十多岁,舅父的女儿仍然未嫁人,顾协本着道义迎娶她,因此无嗣。他博览群书,尤其在文字及动植物方面,写下《异姓苑》五卷和《琐语》十卷留传[7][8]

引用

  1. 1.0 1.1 《梁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顾协字正礼,吴郡吴人也。晋司空和七世孙。协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外从祖宋右光禄张永尝携内外孙侄游虎丘山,协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戏?”协对曰:“儿正欲枕石漱流。”永叹息曰:“顾氏兴于此子。”既长,好学,以精力称。外氏诸张多贤达有识鉴,从内弟率尤推重焉。
  2. 2.0 2.1 《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顾协字正礼,吴郡吴人,晋司空和六世孙也。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外从祖右光禄大夫张永尝携内外孙侄游虎丘山,拹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戏?”协曰:“儿政欲枕石漱流。”永叹息曰:“顾氏兴于此子。”及长好学,以精力称。外氏诸张多贤达,有识鉴,内弟率尤推重焉。
  3. 《梁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起家扬州议曹从事史,兼太学博士。举秀才,尚书令沈约览其策而叹曰:“江左以来,未有此作。”迁安成王国左常侍,兼廷尉正。太尉临川王闻其名,召掌书记,仍侍西丰侯正德读。正德为巴西、梓潼郡,协除所部安都令。未至县,遭母忧。服阕,出补西阳郡丞。还除北中郎行参军,复兼廷尉正。久之,出为庐陵郡丞,未拜。会西丰侯正德为吴郡,除中军参军,领郡五官,迁轻车湘东王参军事,兼记室。普通六年,正德受诏北讨,引为府录事参军,掌书记。
  4. 《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初为扬州议曹从事,举秀才。尚书令沈约览其策而叹曰:“江左以来,未有斯作。”为兼廷尉正。太尉临川王闻其名,召掌书记,仍侍西丰侯正德读。正德为巴西、梓潼郡,协除所部新安令。未至县遭母忧,刺史始兴王厚资遣之,送丧还。于峡江遇风,同旅皆漂溺,唯协一舫触石得泊焉。咸谓精诚所致。张率尝荐之于帝,问协年,率言三十有五。帝曰:“北方高凉,四十强仕,南方卑湿,三十已衰。如协便为已老,但其事亲孝,与友信,亦不可遗于草泽。卿便称敕唤出。”于是以协为兼太学博士。累迁湘东王参军,兼记室。
  5. 《梁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军还,会有诏举士,湘东王表荐协曰:“臣闻贡玉之士,归之润山;论珠之人,出于枯岸。是以刍荛之言,择于廊庙者也。臣府兼记室参军吴郡顾协,行称乡闾,学兼文武,服膺道素,雅量邃远,安贫守静,奉公抗直,傍阙知己,志不自营,年方六十,室无妻子。臣欲言于官人,申其屈滞,协必苦执贞退,立志难夺,可谓东南之遗宝矣。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臣识非许、郭,虽无知人之鉴,若守固无言,惧贻蔽贤之咎。昔孔愉表韩绩之才,庾亮荐翟汤之德,臣虽未齿二臣,协实无惭两士。”即召拜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步兵校尉,守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卿、舍人并如故。大同八年,卒,时年七十三。高祖悼惜之,手诏曰:“员外散骑常侍、鸿胪卿、兼中书通事舍人顾协,廉洁自居,白首不衰,久在省闼,内外称善。奄然殒丧,恻怛之怀,不能已已。傍无近亲,弥足哀者。大殓既毕,即送其丧柩还乡,并营冢椁,并皆资给,悉使周办。可赠散骑常侍,令便举哀。谥曰温子。”
  6. 《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普通中,有诏举士,湘东王表荐之,即召拜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大通三年,霆击大航华表然尽。建康县驰启,协以为非吉祥,未即呈闻。后帝知之,曰:“霆之所击,一本罚恶龙,二彰朕之有过。协掩恶扬善,非曰忠公。”由是见免。后守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卿、舍人并如故。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制,敕前示协,时辈荣之。卒官无衾以敛,为士子所嗟叹。武帝悼惜之,为举哀。赠散骑常侍,谥曰温子。
  7. 《梁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协少清介有志操。初为廷尉正,冬服单薄,寺卿蔡法度谓人曰:“我愿解身上襦与顾郎,恐顾郎难衣食者。”竟不敢以遗之。及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协在省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于常。有门生始来事协,知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二千,协发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绝于馈遗。自丁艰忧,遂终身布衣蔬食。少时将娉舅息女,未成婚而协母亡,免丧后不复娶。至六十余,此女犹未他适,协义而迎之。晚虽判合,卒无胤嗣。协博极群书,于文字及禽兽草木尤称精详。撰《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并行于世。
  8. 《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协少清介,有志操,初为廷尉正,冬服单薄,寺卿蔡法度欲解襦与之,惮其清严,不敢发口,谓人曰:“我愿解身上襦与顾郎,顾郎难衣食者。”竟不敢以遗之。及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协在省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于常。有门生始来事协,知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二千,协发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绝于馈遗。自丁艰忧,遂终身布衣蔬食。少时将娉舅息女,未成昏而协母亡,免丧后不复娶。年六十余,此女犹未他适,协义而迎之。晚虽判合,卒无胤嗣。协博极群书,于文字及禽兽草木尤称精详,撰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文集十卷,并行于世。

参考文献

  • 梁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
  • 南史》·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