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公平上仙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辛公平上仙》是一篇唐传奇,收录于李复言所作的《续玄怪录》(《续幽怪录》)。叙述县尉辛公平遇见死神,并见证死神与五百鬼兵诱开皇宫守护神并成功接引皇帝“上仙”(登仙),是一篇知名的志怪小说。《太平广记》广收唐朝传奇,不愿收入此篇,因这篇传奇小说,很可能是影射皇帝遇刺,容易联想到宋朝野史烛影斧声》。

故事

辛公平、成士廉等两名县尉结伴出行,在客栈遇见另外一位旅客王臻,由于客栈简陋,只有王臻的床比较干净,客栈主人为了要奉承辛公平等两人,打算要把王臻赶去脏的床睡,辛公平等两人阻止客栈主人对王臻无礼,三人遂结为好友。

王臻预言神准,并自述自己是个死神,随着他的上级“将军”与五百名鬼兵,来迎接皇帝“上仙”,王臻是将军幕下的文书官。王臻邀辛公平同往观看皇帝“上仙”,但说成士廉因为“命稍薄”,而无法前往。

将军带着五百个鬼兵行进,进入长安通化门及各街道,都有官吏、将士迎接,到了天门街,有一个紫色衣服的官吏报告说,由于鬼兵人数太多,无法安顿。将军决定分兵五处,自己与亲兵、王臻、辛公平住在颜鲁公庙,颜鲁公的祖先穿着华服,好像是要迎接将军。王臻说自己已经向阴间禀报,要让辛公平、成士廉两人升官。

将军他们好酒好菜地住了好几天,但将军一直烦恼,皇帝的死时已到,但由于皇帝有众神保卫,将军无法带走皇帝,于是王臻献计,举办宴会,宴请众神,“宴时腥膻”,众神为了肉食就会松懈皇帝的责任。将军依计而行,众神果然擅离职守。

将军在戌时(19至21时)进入宫门,到了宣政殿下,将军穿着金色铠甲,手持,带领了五百个骑兵,三百人骑马、两百人步行进入殿门,又让其中五十个士兵手持兵器包围殿外,像是戒严状态一样。三更四点(0时36分),出现了一个令人畏惧的怪人,他胡须甚多,身材高大,穿着绿衫、黑裤、衣服都绣著红边,还披着画上彩虹颜色的紫纱,作为披风。另外戴着一顶不像虎皮也不像豹皮做的皮帽,外面也笼了一层红纱,他的状貌非常可怕。怪人神出鬼没,手拿了一尺多长的黄金匕首,走到将军面前,拱手作揖,说:“时间到了!”将军多次对怪人挑眉示意,怪人应答之后跑开。怪人从西厢,由阶梯一阶一阶走上,到皇帝御座之后方,向皇帝献上匕首(或者译为怪人将匕首递给将军,将军从西厢,由阶梯一阶一阶走上,到皇帝御座之后方,由将军呈上皇帝)。[注 1]

此时皇帝身边的人突然一片纷乱,皇上开始头晕,舞乐也停了,皇帝随即被扶进西阁,久久不出来。将军一直催促皇帝出来,但阁中人回答:“皇上不该先洗澡么?这样子才好上路。”西阁内传来了阵阵的洗澡水声,皇帝(皇帝的灵魂)出来,被扶上一个玉舆(玉制的轿子),六名穿着青色底,描有龙凤图案的人抬着玉舆,大将军走到轿前,对皇帝作了一个揖:“全副武装的军人不必下拜(军中只行军礼)。皇上在纷乱的人间,日理万机非常劳苦,又有荒淫糜糜之音震荡双耳,妖艳的美女用美色诱惑心灵,皇上那清洁纯真的胸怀,如今还在么?”皇帝回答:“我的心灵又不是金石,见了那么多诱惑,怎可能没有小小的迷惑呢?反正现在我也要走了,也不在乎了!”将军笑了笑皇帝,遂引领玉舆离开宫殿。身后的宫人以及诸妃,他们一边哭着,一边擦著血迹,拉着玉舆,不忍皇帝离去。

几个月后,朝廷才发布皇帝驾崩的消息。隔年,辛公平被升为扬州江都县主簿,成士廉被升为兖州瑕丘县县丞,王臻的预言兑现了。

元和初年,李复言彭城当官,而辛公平之子在徐州担任参军,李复言才得以得知这件事完整的情节,所以记下这篇故事,要警告傲慢的旅行者。

寓意

这篇传奇中的皇帝为何人,引发争议,“唐顺宗”、“唐宪宗”之说皆有。但这篇故事很有可能是借由灵异的故事,影射皇帝遭兵变谋杀,由于中国民间信仰中,鬼神不需要住旅馆,就算接引死者灵魂进入幽冥,也不需要劳师动众,舞刀弄枪,更没什么好等待死者洗澡的。鬼兵可能是指兵变团队,护卫的众神就是宫禁的禁卫军,洗澡即是清洗遗体。由于顺宗或宪宗的死亡详情,史书俱不录,所以本篇传奇可作为参考用的史料。

作者宣称写作此文目的在于警告傲慢的旅行者,但明显是个托辞。陈寅恪认为是假托道教兵解之词,以纪录宪宗被弑杀的事实,理由是篇首有“元和末”三字[1]

黄永年则表示这篇传奇提到“更数月,方有攀髯之泣”(攀髯,指皇帝驾崩),但是唐宪宗死前几日,还召见了义成军节度使刘悟。所以这篇传奇中的皇帝,应该是唐顺宗才对。黄永年认为陈寅恪似乎误会了,因为《续玄怪录》一书内文在宋朝抄录时,屡屡避讳,“贞元”之“贞”乃宋仁宗赵“祯”同音,当时民众畏惧冒犯皇室,惯例通常是改为“正元”,但是编者为了怕麻烦,往往直接改成“元和”,在《续玄怪录》书中非常常见[2]

参见

文字注释

  1. 俄而三更四点,有一人多髯而长,碧衫皂裤,以红为褾,又以紫縠画虹霓为帧,结于两肩右腋之间,垂两端于背,冠皮冠,非虎非豹,饰以红罽,其状可畏。忽不知其所来,执金匕首,长尺余,拱于将军之前,延声曰:“时到矣!”将军频眉揖之,唯而走,自西厢历阶而上,当御座后,跪以献上。

参考资料

  1.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74–81. ISBN 9787108009401
  2.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2007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