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国富论
《国富论》原版封面
原名The Wealth of Nations
作者亚当·斯密
译者严复
类型经济学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W. Strahan and T. Cadell, London
南洋公学译书院 1902中文
出版时间1776年3月9日
出版地点苏格兰
中译本出版日期1902年10月

国富论》(英语:The Wealth of Nations)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经济学专著,其首份中文译本是来自翻译家严复的《原富》。

出版

国富论首版于启蒙时代的1776年3月9日。它不仅影响了作家和经济学家,同时也影响了各国政府和组织。

全书包括两卷共5部。在第一部的序言中,亚当·斯密对全书进行了概括描述:他认为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在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里面阐述了所谓市场上“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说明了公私利调和论,透过价格机制的导引,使得追求自利的个体行动能促进社会整体的效率:“屠夫、酿酒者和面包师傅,并不是因为想到我们的晚餐要吃喝什么,才去做这些东西;他做这些事时,其实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内容

  • 第1部,共11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 第2部,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 第3部,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 第4部,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 第5部,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主要论点

第一篇

  • 分工令生产力大增。
  • 分工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人类有交易的能力。
  • 分工的规模取决于交易量,交易量取决于市场范围。因此市场范围主宰了社会的生产力。
  • 劳动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可以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差别去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
  • 一切商品的价格都由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组成。
  • 在自由的市场中,市场机制会自动调整供求关系,令商品价格趋向自然价格。因此自由市场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体制。
  • 人民对生育的取态往往反映了劳动工资的情况,劳动工资高的地方生育率也会高,因为子女是财富来源而不是经济负担。
  • 资本利润难以直接估算,但利息率可以反映资本利润的高低,资本利润高的地方利息率也会高,因为只有高利润才能够支付高利息。
  • 在资本多的地方,劳动工资高而资本利润低。
  • 因为任何生产都需要使用土地,因此会产生地租并成为价格的一部分。

第二篇

  • 资本是一种积蓄,让劳工在完成劳动,以工资买到生活所需之前的过渡期得以维生。
  • 没有资本的话,所有人必须靠自己去生产生活所需的物品,导致社会无法以分工去提升生产力。资本越多,就能够将越多人纳入分工的体制之内并承担更长的过渡期,令分工更仔细。
  •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生命和财产不受威胁之下,就会将生存及享乐以外有余的资财用在投资上,这就是资本的来源。投资的目的是增加将来可用于生存及享乐的资财。
  • 资本可区分成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两种:流动资本泛指所有尚需进行交易才能达成目的的资本;其他的资本则是固定资本。
  • 经济运作的定律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生产资源,资源一开始是流动资本,在流通的过程中部分转变为固定资本和消费品,以填补后两者的耗损。
  • 固定资本的耗损令社会需要支出维修费,间接减少了社会的纯收入。
  • 货币是一种特别的流动资本,因为货币的目的是促进交易,因此货币在性质上反而相似于固定资本。
  • 货币的维修费用自然也会导致社会的纯收入下降,因此社会自然会尝试用信用货币或纸币去取代重金属货币,以节省货币的维修费用。
  • 最理想的纸币发行量应该要刚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 慎重的银行活动,通过调动国内的资本,使处于储备状态、不能产生利润的资本变成能够产生利润的资本,从而增进国家的产业。
  • 劳动可区分成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能增加物品价值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反之就是非生产性劳动。
  • 生产性劳动的成果可以通过物品保存起来,在将来再兑现;非生产性劳动则不能。
  • 投资产生回报,回报首先要补充资本的耗损,余下的部分就成为利润,而利润可用于投资或消费。补充资本耗损和新投资的部分为生产性劳动者提供收入;消费的部分则为非生产性劳动者提供收入。
  • 合理的利息率取决于资本利润这项市场力量,然而很多人误以为是受贵金属价格影响。
  • 有无数的国家曾用法律强行订定法定最高利息低于自然利息率,但无一例外地法律的力量及不上市场力量,结果令利息率更加上升。
  • 将法定的最高利息率订于略高于自然利率,是最有利于国家的做法。
  • 资本的用途可以区分成四类:1)天然资源的开采(农业、矿业等);2)生产消费品(生产商);3)将原材料和制成品运送(批发商);4)将原材料和制成品分散成小部分(零售商)。这四类投资是互相支持的关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使其他三方无法生存。

第三篇

  • 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都市和农村按以下的过程发展:
  1. 一开始在交易不发达的农村,领主因保护属地而槀有全部权利。
  2. 因为没有市场去进行交易,所以所有产品都只能在农村内消费。而领主的消费力也相当有限,因此剩余的产品就分给村民享用。
  3. 部分人民满足于这种状态,部分人民不满而团结起来组成联盟反抗领主。
  4. 联盟逐渐发展成民主自治的城邦。民主自治的城邦创造了秩序、良好政府以及保障个人自由的环境,奠定了繁荣进步的基础。
  5. 城邦的兴起促成市场扩大,令交易上升。
  6. 交易上升使领主不再将剩余产品分给村民,反而尽量提高地租,这是因为领主消费不到的资源依然可以通过交易而成为领主的私利。
  7. 领主的压榨使村民无法维生,被迫逃亡到城邦或展开抗争。
  8. 失去太多村民的领主被迫妥协,令村民掌握自己的生存权和财产权。
  9. 农村得以发展。

第四篇

  • 政治经济学产生了两种学说: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拥有的金银数量代表了国家的财富。
  • 基于上述的认知,重商主义学说的重点在于追求贸易顺差。
  • 重商主义最大的弊病,就是令国家忽略了国内贸易这一个真正致富的关键。
  • 一国所能维持的产业总量取决于其资本的总量。因此,增进国家产业的方法是靠节俭去增加资本。重商主义的各项政策(限制外国货物进口、资助本国工商业、建立殖民地等等)只会转移资本的投资领域,并不会增加资本。
  • 任何人都会按自己的利益去进行投资,自然的因素会使个人的投资符合社会的利益。
  • 要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就应该奉行自由贸易。面对他国在某产业具有优势,正确的策略是发挥本国的优势产业再与他国贸易,而不是限制他国进口以强行扶植本国的产业。
  • 只有当国家的目标不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限制自由贸易才会是合理的做法。
  • 消费理应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因此生产者的利益理应要促进消费者的利益。重商主义的根本性错误在于将生产而不是消费当成了目的,导致牺牲消费者的利益去服务生产者的利益。
  • 重农主义将所有职业区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土地拥有者阶级,职能是改良土地;第二类是农业劳动者,职能是生产;第三类是工人和商人,职能是受雇于农业劳动者提供服务。
  • 重农主义是对重商主义的弊病矫枉过正。
  • 重农主义较重商主义最重要的进步,就是认清国民财富并非由金银构成,而是由社会劳动所生产的消费品构成。

评价

一般认为这部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基本是沿着他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这部著作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无形之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自由经济自由竞争的理论;马克思则从中看出自由经济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提出“用计划经济理论解决”的思路;凯恩斯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调节的方法。

目前的经济理论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尚没有任何一种尽善尽美、可以完全解决经济发展的方法;但《国富论》这本书仍然可以看作是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写作的第一部著作,对经济学研究仍然在起一定的作用;现代经济学研究都是在这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论是发展它或反对它。

翻译

原富封面
  • 严复最早译有《原富》一书,当时还是文言文体裁,无标点符号;并附〈译事例言〉,又仿太史公笔法撰有〈斯密亚丹传〉。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本书由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发行。梁启超称赞此书:“严氏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此书复经数年之心力,屡易其稿,然后出世,其精美更何待言!”

原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