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录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会计软体GnuCash

分录(英语:Entry)是指会计中的一项程序,是将原始凭证(收据发票)编制记帐凭证(指传票),再登录到会计日志(日记簿,又称序时帐簿、分录簿和原始纪录簿)中。分录内容会分为借方或贷方,也会依记帐凭证决定其会计科目,借方的总金额需等于贷方的总金额,且金额的数目应每3位划一撇,如2,000,000元等。 [1]会计软体中,分录一般会列在应付帐款的独立模组中,会有自己的微细帐目,同时也会影响总分类帐。 [2]

分录简介

分录在会计的处理流程里通常为第一个流程,若有传票制度则为第二个流程。分录中常见的资料有:分录编号、批号、种类(经常性或非经常性)、金额、名称、回转分录(auto-reversing)、会计期间及说明。货方的会计科目和金额会内缩。一般而言会计软体对于说明文字的长度有严格的限制,最长30字的限制是很常见的。因此特殊交易的分录资料可以一行显示完成。在纪录分录时,一个会计科目只能出现一次,且在交易分录里,同属性的会计科目应合并计算。例如:水费、电费、瓦斯费应合并为水电瓦斯费计算。

分录种类

1.简单分录(单项式分录):指借方和贷方使用的会计科目皆只有1个的分录。

2.复合分录(多项式分录):指借方和贷方有多个会计科目。

3.现金分录:交易完全以现金作为收付。

4.转帐分录:交易完全不涉及现金作为收付。

5.混合分录:部分以现金作收付,部分非以现金作收付。

6.开业分录:业主刚开始营业的第一笔交易。

7.一般分录:企业一般日常交易之分录,交易之分录过到日记簿。

8.更正分录:在过帐后发现错误而须作更正之分录。

9.调整分录:期末对平时会计事项加以补充或修正之分录。

10.结帐分录:年底结帐时将调整后之本期收益及费损之帐户结转至本期损益帐户的分录。

11.回转分录;期初开帐时,将上期期末部分调整分录予以回转之分录。

交易相关分录

交易日分录

  1. 用品盘存在交易日的分录:
    权责发生基础(记实转虚法):借方:用品盘存、贷方:现金
    联合基础(记虚转实法):借方:文具用品、贷方:现金
  2. 预收收益在交易日的分录:
    权责发生基础(记实转虚法):借方:现金、贷方:预收收益(会计科目)
    联合基础(记虚转实法):借方:现金、贷方:收益(会计科目)
  3. 进货在交易日的分录:
    现金支付进货费用分录:借方:进货、贷方:现金
    先赊帐,之后再以现金付款分录:借方:进货、贷方:应付帐款
    先赊帐,之后以票据支付分录:借方:进货、贷方:应付票据
  • 其它会计科目如运输设备、电脑设备等,皆只要将进货改成对应的会计科目即可。

期末调整分录

以下为期末可能会出现的调整相关分录:

  1. 损益表法(又称加提法):根据收益费损之配合原则,不考虑调整前备抵呆帐的余额。期末调整分录:
    借方:呆帐(损失)、贷方:备抵呆帐─应收帐款。
  2. 折旧在期末的调整分录:
    借方:折旧、贷方:累计折旧─不动产、厂房及设备(会计科目)。
  3. 摊销在期末的调整分录:
    借方:各项摊销、贷方:累计摊销─无形资产
  4. 用品盘存在期末的调整分录:
    权责发生基础(记实转虚法):借方:文具用品 (已耗用金额)、贷方:用品盘存 (已耗用金额)
    联合基础(记虚转实法):借方:用品盘存 (未耗用金额)、贷方:文具用品 (未耗用金额)
  5. 预收收益在期末的调整分录:
    权责发生基础(记实转虚法):借方:预收收益 (已实现部分)、贷方:收益 (已实现部分)
    联合基础(记虚转实法):借方:收益 (未实现部分)、贷方:预收收益 (未实现部分)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