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摩托车锦标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世界摩托车锦标赛
当前赛季、赛事或届次:
Current sports event 2021年世界摩托车锦标赛
运动摩托车赛
创立1949年
队伍数11
国家或地区世界各地
应届冠军法国法比奥·夸特拉罗
日本 魔抓能量山叶赛车队
官方网站www.motogp.com

世界摩托车锦标赛(Grand Prix motorcycle racing,简称MotoGP),是指摩托车赛中最重要的一项赛事。赛事由国际摩联FIM)主办,各分站赛主办国负责承办的每场具体的比赛,具体管理和争端仲裁则由MotoGP赛事委员会执行。

目前MotoGP这项赛事又根据引擎排气量分为3个级别:Moto 3(250cc)、Moto 2(765cc)、Moto GP(1000cc),3个级别就意味着每个分站会有三组赛事,由于MotoGP组的技术指标远远高于其他组,这组比赛往往是赛事中的焦点。但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MotoGP于2007年限定引擎排气量最高为800cc,但在2012年,官方又将其改回1000cc。

尽管MotoGP在这里作为一个级别的名称,但也作为三个级别赛事的统称,这种用法是官方于2002年规定的,但更多的场合“MotoGP”指的是MotoGP级别。

历史概览

MotoGP于1949年由国际摩联(FIM)统一规则后形成的世界摩托车公路锦标赛,比一级方程式赛车还早一年成立,开始时称为WGP,全部赛事在欧洲进行,且一年只有6站比赛。1951年增加至8站比赛,到1961年再增至10站,且加入了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站,赛事进入南美洲。1964年,比赛首次加入美国站;1967年首次加入加拿大站;1969年,增加为12个分站。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赛事发展缓慢,仅仅于1972年增加为13站。进入20世纪80年代,比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首次加入的分站有:1983年南非站、1987年日本站、1988年巴西站、1990年澳大利亚站、1991年马来西亚站、1996年印度尼西亚站、2004年卡塔尔和中国。其间2000到2003年,日本有两个分站。分站数量在1987年增为15站,从1999年为16站,2005年为17站,2010年至2017年为18站,2018年新增为19站,分散在全球五大洲。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02年,GP赛的最高级别被限制在四个气缸500cc。因而当时所有摩托车都是二行程的,以在引擎排气量既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大动力输出。2002年,规则变更了,名称也改变了,国际摩联把最高级别的500cc级别和整个赛事名称都改称为MotoGP,不再是WGP。制造商们这才得到许可扩大四行程摩托车的引擎排气量到990cc并可以选择性地使用3到6个气缸。所以,2002年以后MotoGP才有较快的发展。

理论上来说,500cc二行程的摩托车的动力弱于990cc四行程的摩托车。2002年的赛场上成了各种引擎车型的混战,很快大家就发现四行程摩托车因大排气量之因素,明显比最高仅有500cc的二行程摩托车来得出色。所以2003年二行程车就在MotoGP级别组的赛场上消失了,而125cc和250cc级别组则只用二行程车。

从2007年开始,MotoGP级别的摩托车将被限制在最高排气量800cc。公布的原因是要照顾车手安全,因为GP级别摩托车的动力输出和最高速度在2002年以来已经有了充分的增长。

从2010年开始,250cc级别的赛事将改变为使用四行程四缸600cc的赛车,并更名为Moto2。

从2012年开始,125cc级别的赛事将改变为使用四行程单缸250cc的赛车,并更名为Moto3;而MotoGP级别的赛车排气量限制恢复至1000cc;主因是车队反应800cc赛车让经营成本增加,却让厂车的过弯速度降低可看性。

技术规格

早期125cc的级别被限制为单缸且最低重量80KG,250cc的级别则被限制为双汽缸最低重量100KG,这两种级别组的比赛只有二行程车。

因为大多中高级(大于250cc)的摩托车都是四行程,在比赛中使用四行程车能让制造商藉机开发技术积累经验,从而获益更多。尽管没有任何来自官方的声明作依据,最近欧盟关于阻止向大众出售二行程车的决议还是让人们对二行程车比赛能否长期存在产生了疑问。

GP级赛车允许选择性使用3到6个汽缸,根据汽缸数不同,重量限制也不同。因为既定排量下,汽缸越多,动力越大,所以最低重量限制就升高了,作为一种平衡手段。2004年,有3、4、5个汽缸的配置,2005年Blata车队甚至使用了V型6缸的引擎。目前GP级赛车汽缸数限制为4个,形式则不限。

由于原厂车队与卫星车队在金钱与技术等其他资源的不对等,赛会组织Dorna近年来为了比赛的可看性而致定了许多规定,像是卫星车队可以在赛季中使用较多具的引擎与油量、可以使用抓地力更好的软性轮胎、允许在赛季中针对引擎进行开发、不限制车队与车手的私人测试次数等规定,甚至于在2016年所有车队均使用统一的引擎控制单元,并于2019年再次规范使用统一的惯性测量单元

GP级摩托车是特制的赛车,追求速度和可观赏性,最高转速18000转/分,直线速度一般达到340km/h以上,平均圈速也能达到250km/h以上,丝毫不亚于F1。目前MotoGP最高速度记录为札尔科在2021年在卡达罗赛尔国际赛车场的362.4千米每小时(225英里每小时),正式纪录则是多维齐奥索在2019年意大利穆杰罗赛道的356.7千米每小时(222英里每小时)。而目前F1赛事最高速度记录为2005年由迈凯轮车队帕布罗在意大利国立蒙札赛车场创下的 372.6千米每小时(232英里每小时)纪录。

也正由于速度太高,2007年的新规则选择降低最高排气量,减少动力输出,比如减少传送档数量这类降动力的措施也被讨论过,但遭到反对。这个将实行的新规则对本田车队有利,因为它现在用的是5汽缸车,只要减少一个汽缸就行,其他厂商则需要重新设计发动机。

MotoGP级别组使用的GP级摩托车不能对大众出售,都是世界级比赛专用车,这点和众多产品类的比赛不同,比如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里所使用的摩托车都是以对外出售的产品进行改良。而其他级别——250cc、600cc排量的GP级摩托车有相应对外发售的普通版本,甚至Moto2级别所使用的引擎都来自于凯旋市售车Street Triple 765的引擎。一辆250cc的车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价钱,这种车往往用来进行种类繁多的国家级比赛。

像F1赛车一样,GP级摩托车也并不仅仅是用来比赛,更要用来展示制造商的技术和设计实力。因此所有GP级摩托车大都是昂贵的轻材料制成,比如钛合金、镁合金或碳纤维等制品(但禁止使用碳纤维轮框)。这些技术的应用成本一般不能被大众接触和购买。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包括精密电子器件,遥感勘测,引擎管理系统和牵引控制,碳素纤维闸,还有高级引擎技术,像本田的V5引擎配置和Aprilia的RS3赛车。后者甚至使用了F1赛车用的Cosworth设计的气阀制动系统。但一些制造商原先仅在赛场上使用的技术,后续也慢慢下放在市售车上,例如本田的UNIT Pro-link悬吊、山叶的CrossPlane曲轴与DeltaBox车架、杜卡迪的Desmodromic汽门与Monocoque车架等。

车手和摩托设计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怎样把强大的动力在一个轮胎与地面之间烟盒宽的地方全部施展出来。一般来说,GP级摩托车的动力在250马力(190千瓦)左右,相比而言,一辆F1赛车(未改制为涡轮引擎为例)不仅可以从3升发动机启动最高800制动马力(600千瓦)的动力,还有10倍大的轮胎磨擦面。所以,MOTOGP可能是唯一会故意降低发动机马力的现代机动车比赛,这样可以帮助车手用不到180、190制动马力(135-140千瓦)之间的动力控制赛车。

现今车辆规格

等级 MotoGP Moto2 Moto3 MotoE
引擎类型 V型四缸、L型四缸、直列四缸 直列三缸(凯旋统规引擎) 单汽缸 电动马达
制造商 本田山叶铃木杜卡迪艾普利亚KTM KalexSpeed UpMV Agusta、NTS、Gas Gas (均仅制造车架) 本田KTM胡斯瓦那Gas Gas春风动力 Energica
排气量 1000c.c 765c.c 250c.c 20kWh 锂电池
车重 158千克(348英磅 135千克(298英磅 84千克(185英磅 260千克(573英磅
引擎形式 四行程,双凸轮轴,每汽缸拥有四个汽门 永磁同步马达
散热形式 水冷 油冷
燃料 无铅汽油(辛烷值100)
燃料供给形式 喷射式
进气形式 自然进气
动力 > 250匹制动马力(190千瓦特) > 135匹制动马力(101千瓦特) > 80匹制动马力(60千瓦特) > 160匹制动马力(120千瓦特)
转速限制 17,500 - 18,000 rpm
速度 > 350千米每小时(217英里每小时 > 290千米每小时(180英里每小时 > 250千米每小时(155英里每小时 > 270千米每小时(168英里每小时
轮胎供应商 米其林 登禄普 登禄普 米其林

近年赛势

  • 从各个车队的情况看,本田山叶铃木日本厂商提供车辆、技术及资金支持的车队占尽了优势,雄厚的技术资金实力使它们自1975年开始近三十年的时间几乎垄断了冠军领奖台。而意大利车厂杜卡迪车队于2003年进军Moto GP赛事,在2007年由于知名车手凯西·斯通纳的加入,该年囊括车队总冠军和车手总冠军两项大奖,成功打破近30多年日本厂商的长期垄断
  • 铃木于2011年赛季结束后便宣布退出,但于2015年重新加入Moto GP赛事,车队名为Team Suzuki Ecstar。[1]
  • 80年代在125与250级别活跃的艾普利亚于2015年重返Moto GP赛事,与原本的开放组车队Gresini Racing合作,车队名为Aprilia Racing Team Gresini。[2]
  • 在Moto3组别称霸已久的奥地利车厂KTM,宣布在2017年同时加入Moto2与Moto GP级别。[3]
  • Moto2的统规引擎供应商即将在2019年由凯旋提供,采用引擎为旗下Street Triple车型所使用的765c.c直列三缸引擎。[4]
  • MV Agusta宣布与Foward Racing车队合作,在2019年将以车架制造商的身份加入Moto2的级别,这也是MV Agusta睽违42年后再度重返GP大奖赛。[5]
  • 2019年新增Moto E电动赛事,车辆采用意大利公司Energica专门开发之Ego Corsa为统规车辆。[6]
  • KTM宣布,因资源整合等因素,将于2020年赛季将退出Moto2层级,同时将会让旗下的Husqvarna厂牌重回Moto3赛场。[7]

比赛分站

列表为2022年各分站与时间表(截至2021/11止)

回合 比赛日期 分站 赛道
1 03月06日 卡塔尔 卡达大奖赛 罗赛尔国际赛车场
2 03月20日 印度尼西亚 印尼大奖赛 龙目岛街道赛道
3 04月03日 阿根廷 阿根廷大奖赛 特马斯德里奥翁多赛车场
4 04月10日 美国 美国大奖赛 美洲赛道
5 04月24日 葡萄牙 葡萄牙大奖赛 阿尔加维国际赛道
6 05月01日 西班牙 西班牙大奖赛 赫雷斯赛道
7 05月15日 法国 法国大奖赛 利曼赛道
8 05月29日 意大利 意大利大奖赛 穆杰罗赛道
9 06月05日 加泰罗尼亚 加泰隆尼亚赛大奖赛 加泰隆尼亚赛道
10 06月19日 德国 德国大奖赛 萨克森灵赛道
11 06月26日 荷兰 尼德兰大奖赛 亚森赛道
12 07月10日 芬兰 芬兰大奖赛 屈米赛道
13 08月08日 英国 英国大奖赛 银石赛道
14 08月21日 奥地利 奥地利大奖赛 红牛赛道
15 09月04日 圣马力诺 圣马利诺大奖赛 马尔科·西蒙切利赛道
16 09月18日 阿拉贡 亚拉冈大奖赛 亚拉冈赛道
17 09月25日 日本 日本大奖赛 茂木赛车场
18 10月02日 泰国 泰国大奖赛 武里南国际赛车场
19 10月16日 澳大利亚 澳洲大奖赛 菲利普岛大奖赛赛道
20 10月23日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大奖赛 雪邦国际赛道
21 11月06日 巴伦西亚自治区 瓦伦西亚大奖赛 里卡多·托尔莫赛道

赛事内容

各分站进行为期三天的赛事,第一天为自由练习第一、二节(Free Practice),第二天为自由练习第三、四节(Free Practice)与排位赛(Qualify Practice),最后一天为热身赛(Warm-Up Practice)与正式比赛(Race)

自由练习(Free Practice,FP)

车手可以熟悉场地特性,并提供数据给车队针对场地进行车辆调校。

  • Moto3:拥有三段的练习赛事,每段时间各为40分钟,第三次自由练习总和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进入第二阶段(Q2)的排位赛,剩下的车手则必须参加第一阶段(Q1)的排位赛。
  • Moto2:拥有三段的练习赛事,每段时间各为40分钟,第三次自由练习总和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进入第二阶段(Q2)的排位赛,剩下的车手则必须参加第一阶段(Q1)的排位赛。
  • MotoGP:拥有四段的练习赛事,前三段时间各为45分钟,第三次自由练习总和排名在前10名可以直接进入第二阶段(Q2)的排位赛,剩下的车手则必须参加第一阶段(Q1)的排位赛。第四段在Moto3排位赛之后,时间为30分钟,不列入成绩计算。
  • 时程顺序:Moto3 → MotoGP → Moto2

排位赛(Qualify Practice,QP)

决定于正式比赛中起跑的顺序。

第一阶段 (Q1)

  • Moto3:时间为15分钟,由第三次自由练习第15名以后的车手进行,前四名选手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其余未晋级的车手则是按照第一阶段排位的成绩,于正式比赛中起跑位置第19名后开始排序。
  • Moto2:时间为15分钟,由第三次自由练习第15名以后的车手进行,前四名选手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其余未晋级的车手则是按照第一阶段排位的成绩,于正式比赛中起跑位置第19名后开始排序。
  • MotoGP:时间为15分钟,由第三次自由练习第11名以后的车手进行,前二名选手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其余未晋级的车手则是按照第一阶段排位的成绩,于正式比赛中起跑位置第13名后开始排序。

第二阶段 (Q2)

  • Moto3:时间为15分钟,由FP3的前14名车手与Q1的前4名车手竞争,取得在正式比赛的起跑顺序。
  • Moto2:时间为15分钟,由FP3的前14名车手与Q1的前4名车手竞争,取得在正式比赛的起跑顺序。
  • MotoGP:时间为15分钟,由FP3的前10名车手与Q1的前2名车手竞争,取得在正式比赛的起跑顺序。

时程顺序:Moto3 Q1 → Moto3 Q2 → MotoGP FP4 → MotoGP Q1 → MotoGP Q2 → Moto2 Q1 → Moto2 Q2

热身赛(Warm-Up Practice,WUP)

各级别均为20分钟,提供车手与车厂于正式比赛前做最后的练习与车辆调校。

  • 时程顺序:Moto3 → MotoGP → Moto2

正式比赛(Race,RAC)

同级别的所有车手下场,在数十圈的比赛一较高下;而按照每个分站场地的不同,赛事圈数也有所不同。 另外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从闱场出发至起跑位置称为探路圈(Sighting Lap),至起跑位置后于正式比赛前还会有一至二圈的暖胎圈(Warm-Up Lap)。

  • 时程顺序:Moto3 → MotoGP → Moto2

得分标准

积分由前15名分别获得,而选手必须要跑完该赛事才可获得。

积分除了用为车手年度个人排名外,还用于车队排名(队上车手积分总和)与制造商排名(该场成绩最好的车手为单场积分)

排位 冠军 亚军 季军 殿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积分 25 20 16 13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Moto GP年度车手名单

名单为2022年参赛车队与选手 ( *为制造商厂队 )

车队 制造商 赛车型号 号码 车手
意大利 Aprilia Racing Team* 艾普利亚 RS-GP 12 西班牙 马维里克·维那勒斯
41 西班牙 阿莱克斯·艾斯帕加罗
意大利 Ducati Lenovo Team* 杜卡迪 Desmosedici GP22 43 澳大利亚 杰克·米勒
63 意大利 弗朗西斯科·巴尼亚亚
意大利 Pramac Racing 5 法国 约翰·萨尔科
89 西班牙 荷黑·马丁
意大利 Aramco VR46 Racing Team 10 意大利 路卡·马里尼
Desmosedici GP21 未定 意大利 马可·贝泽基
意大利 Gresini Racing 23 意大利 埃尼亚·巴斯蒂尼尼
未定 意大利 法比奥·迪·詹南托尼奥
日本 Repsol Honda Team* 本田 RC213V 44 西班牙 保罗·埃斯帕尔加罗
93 西班牙 马克·马奎斯
摩纳哥 LCR Honda 30 日本 中上贵晶
73 西班牙 亚历克斯·马奎斯
奥地利 Red Bull KTM Motorsport* KTM RC16 33 南非 布拉德·宾德尔
88 葡萄牙 米格尔·奥利维拉
法国 Red Bull KTM Tech 3 25 西班牙 拉尔·费南德兹
87 澳大利亚 雷米·加德纳
日本 Team Suzuki Ecstar* 铃木 GSX-RR 36 西班牙 霍安·米尔
42 西班牙 亚历克斯·林斯
日本 Monster Energy Yamaha MotoGP* 山叶 YZR-M1 20 法国 法比奥·夸特拉罗
21 意大利 佛朗哥·莫比戴利
马来西亚 WithU Yamaha RNF MotoGP Team 04 西班牙 安德列·多维兹奥索
未定 南非 戴伦·宾德尔

历届总冠军

年份 车手 国籍 车队
1949 莱斯利·格雷厄姆(Leslie Graham) 英国 AJS
1950 翁贝托·马塞蒂(Umberto Masetti) 意大利 Gilera
1951 杰夫·杜克(Geoff Duke) 英国 Norton
1952 翁贝托·马塞蒂(Umberto Masetti) 意大利 Gilera
1953 杰夫·杜克(Geoff Duke) 英国 Gilera
1954 杰夫·杜克(Geoff Duke) 英国 Gilera
1955 杰夫·杜克(Geoff Duke) 英国 Gilera
1956 约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英国 MV Agusta
1957 利贝罗·利贝拉蒂(Libero Liberati) 意大利 Gilera
1958 约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英国 MV Agusta
1959 约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英国 MV Agusta
1960 约翰·瑟蒂斯(John Surtees) 英国 MV Agusta
1961 加里·霍金(Gary Hocking) 中非联邦 MV Agusta
1962 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 英国 MV Agusta
1963 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 英国 MV Agusta
1964 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 英国 MV Agusta
1965 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 英国 MV Agusta
1966 贾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MV Agusta
1967 贾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MV Agusta
1968 贾柯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MV Agusta
1969 贾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MV Agusta
1970 贾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MV Agusta
1971 贾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MV Agusta
1972 贾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MV Agusta
1973 菲尔·里德(Phil Read) 英国 MV Agusta
1974 菲尔·里德(Phil Read) 英国 MV Agusta
1975 贾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 意大利 Yamaha
1976 巴里·希恩(Barry Sheene) 英国 Heron Suzuki
1977 巴里·希恩(Barry Sheene) 英国 Heron Suzuki
1978 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 美国 Marlboro Yamaha
1979 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 美国 Marlboro Yamaha
1980 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 美国 Marlboro Yamaha
1981 马尔科·卢基内利(Marco Lucchinelli) 意大利 Gallina-Nava Olio Fiat Suzuki
1982 马尔科·卢基内利(Marco Lucchinelli) 意大利 Gallina-Nava Olio Fiat Suzuki
1983 弗雷迪·斯潘塞(Freddie Spencer) 美国 HRC Honda
1984 埃迪·劳森(Eddie Lawson) 美国 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1985 弗雷迪·斯潘塞(Freddie Spencer) 美国 Rothmans HRC Honda
1986 埃迪·劳森(Eddie Lawson) 美国 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1987 韦恩·加德纳(Wayne Gardner) 澳大利亚 Rothmans HRC Honda
1988 埃迪·劳森(Eddie Lawson) 美国 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1989 埃迪·劳森(Eddie Lawson) 美国 Rothmans HRC Honda
1990 韦恩·雷尼(Wayne Rainey) 美国 Marlboro Yamaha
1991 韦恩·雷尼(Wayne Rainey) 美国 Marlboro Yamaha
1992 韦恩·雷尼(Wayne Rainey) 美国 Marlboro Yamaha
1993 凯文·施万茨(Kevin Schwantz) 美国 Lucky-Strike Suzuki
1994 米克·杜汉(Mick Doohan) 澳大利亚 Rothmans HRC Honda
1995 米克·杜汉(Mick Doohan) 澳大利亚 Repsol Honda
1996 米克·杜汉(Mick Doohan) 澳大利亚 Repsol Honda
1997 米克·杜汉(Mick Doohan) 澳大利亚 Repsol Honda
1998 米克·杜汉(Mick Doohan) 澳大利亚 Repsol Honda
1999 亚历克斯·克里维列(Àlex Crivillé) 西班牙 Repsol Honda
2000 小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 Jr.) 美国 Rizla Suzuki
2001 瓦伦蒂诺·罗西(Valentino Rossi) 意大利 Nastro Azzurro Honda
2002 瓦伦蒂诺·罗西(Valentino Rossi) 意大利 Repsol Honda
2003 瓦伦蒂诺·罗西(Valentino Rossi) 意大利 Repsol Honda
2004 瓦伦蒂诺·罗西(Valentino Rossi) 意大利 Gauloises Fortuna Yamaha
2005 瓦伦蒂诺·罗西(Valentino Rossi) 意大利 Gauloises Yamaha
2006 尼基·海登(Nicky Hayden) 美国 Repsol Honda
2007 凯西·斯通纳(Casey Stoner) 澳大利亚 Ducati Corse
2008 瓦伦蒂诺·罗西(Valentino Rossi) 意大利 Fiat Yamaha
2009 瓦伦蒂诺·罗西(Valentino Rossi) 意大利 Fiat Yamaha
2010 豪尔赫·洛伦索(Jorge Lorenzo) 西班牙 Fiat Yamaha
2011 凯西·斯通纳(Casey Stoner) 澳大利亚 Repsol Honda
2012 豪尔赫·洛伦索(Jorge Lorenzo) 西班牙 Yamaha Factory Racing
2013 马克·马奎斯(Marc Márquez) 西班牙 Repsol Honda
2014 马克·马奎斯(Marc Márquez) 西班牙 Repsol Honda
2015 豪尔赫·洛伦索(Jorge Lorenzo) 西班牙 Movistar Yamaha
2016 马克·马奎斯(Marc Márquez) 西班牙 Repsol Honda
2017 马克·马奎斯(Marc Márquez) 西班牙 Repsol Honda
2018 马克·马奎斯(Marc Márquez) 西班牙 Repsol Honda
2019 马克·马奎斯(Marc Márquez) 西班牙 Repsol Honda
2020 霍安·米尔(Joan Mir) 西班牙 Suzuki Ecstar
2021 法比奥·夸特拉罗(Fabio Quartararo) 法国 Monster Energy Yamaha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