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帕哈尔加姆谷
南迦帕尔巴特峰,世界第九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喀拉喀什河(墨玉河),自阿克赛钦河源流经昆仑山脉

克什米尔印地语कश्मीर乌尔都语کشمیر‎‎)是介于青藏高原西端与南亚最北端交接的一个地区。19世纪中期之前,“克什米尔”一词仅指代喜马拉雅山脉比尔本贾尔岭之间的河谷地,而今日则泛指由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细分为查谟克什米尔)和拉达克、由巴基斯坦控制的阿扎德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阿克赛钦喀喇昆仑走廊自古以来便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不属于克什米尔地区[1][2] ,但印度单方面宣称克什米尔也包括此两地[3]

1世纪上半叶,克什米尔地区为剑浮沙的重要据点,后发展为佛教中心。9世纪克什米尔湿婆教由此兴起[4]。1339年,沙阿米尔建立斯瓦特王朝,成为克什米尔地区的首位穆斯林统治者[5]。在此后的五个世纪内,穆斯林君主继续控制这一地区,包括莫卧儿帝国(1586—1751)和阿富汗杜兰尼王朝(1751—1820)[5]。1820年兰季德·辛格统领的锡克帝国吞并了克什米尔[5]。1846年锡克帝国在第一次英锡战争中战败,英国占领这一地区并根据《阿姆利则和约》将其出售给查谟拉者古拉卜·辛格。古拉卜及其后代在英国主导之下统治英属印度土邦,直至1947年克什米尔成为一主权争议地区。今分别由印度、巴基斯坦双方控制[3]

名称

克什米尔的梵语名称为“कश्मीर”(káśmīra[6]。克什米尔古典《尼拉马塔普拉那》称此河谷得名于一称“萨蒂萨拉斯”(Sati-saras)的湖泊[7][8]。当地亦传“Kashmira”一名原意为“脱水之地”[9]

另一理论称“克什米尔”得名于仙人迦叶波。据传,迦叶波引领民众定居这一地区,由此“克什米尔”即源于“Kashyapa Mir”(迦叶波湖)或“Kashyapa Meru”(迦叶波山)[9]

克什米尔语中的克什米尔亦称“克什尔”(Kasheer)[10]

历史

古代历史

克什米尔历史悠久。克什米尔曾是古印度思想的重要交汇场所,佛教印度教的教义都在此地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里,佛教揉合了湿婆教不二论,形成中观派。中观派对后世藏传佛教教义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今日印控克什米尔的首府斯利那加,是在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建立的城市遗址上重建的。克什米尔在历史上长期是佛教的重要地区。说一切有部长期影响着克什米尔。不少佛教僧侣来到克什米尔学习佛法。

吐蕃帝国赞普朗达玛遇刺身亡后,吐蕃陷入分裂,王室后裔尼玛衮逃亡到拉达克,建立拉达克王国。大约在10世纪末,佛教经过拉达克、古格,重新传入西藏。

伊斯兰势力在14世纪初扩张到克什米尔。1320年左右,拉达克王子仁钦与叔父争夺王位,失败,逃往克什米尔,被国王Sahadev封为大臣。在克什米尔,他与穆斯林将军沙阿·米尔成为朋友。蒙古帝国入侵克什米尔,Sahadev和仁钦逃往西藏。随后,沙阿·米尔于1339年建立赛义德王朝,开始改奉伊斯兰教

近代历史

由于是崎岖的山地,克什米尔的交通状况很差,很多地区基本无法进入。图中是该区唯一一条连接克什米尔谷地和拉达克的公路。

19世纪时期,克什米尔虽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被先后置于杜兰尼王朝莫卧儿帝国锡克帝国的统治之下。地处交通要道的克什米尔地区成为各方势力的争夺焦点。1834年,锡克帝国查谟总督、道格拉人(藏人称其为森巴人)古拉卜·辛格派出名将左拉瓦尔·辛格,率兵5000名,突然侵入拉达克。拉达克王向清政府驻藏大臣求援,未果。1835年,道格拉族军队击溃拉达克军,攻抵拉达克首都列城,拉达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拉达克王被废黜,拉达克沦为锡克帝国道格拉人的附庸。但拉达克人不断反抗,在道格拉军1839年第四次入侵拉达克后,其对拉达克的统治才相对巩固。翌年,道格拉人攻占巴尔蒂斯坦(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内)。1841年,攻占西藏的阿里地区,不久受到藏军的反击,被逐出该地。藏军乘胜入侵克什米尔,但被打败。这次战争就是历史上的中国-锡克战争。最终,双方签订合约,拉达克正式并入锡克帝国的查谟-克什米尔。

1845年,英国侵略锡克帝国,锡克帝国战败,被迫与英国议和,割让大量领土。根据《拉合尔条约》,查谟-克什米尔从锡克帝国中独立,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在印度民族起义中,克什米尔支持英属印度殖民政府。普拉塔·辛格在位期间,先后征服坎巨提那加尔吉尔吉特三个土邦,将他们降为附庸。

不过,清政府、驻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对英国势力在此处的统治都不承认,而且以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

1913年10月13日,英国、西藏地方和中华民国政府的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三方会谈,英国政府在没有取得西藏当地政府及中国政府的同意下,另组会议单方面划出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单方面地将部分西藏领土划归印度。结果这次会议并没有任何成效,而中国政府亦一直没有承认过麦克马洪线,直至1940年代印度独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边境问题一直都是悬而未决。也是导致中印战争的一部分原因。现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克什米尔为英属印度的查谟-克什米尔土邦

克什米尔的民族和宗教成分比较复杂,根据英属印度1941年的统计,克什米尔土邦境内最大宗教为伊斯兰教穆斯林占总人口77%;其次是印度教徒,占总人口20%;佛教徒和锡克教徒仅占3%。但是,该邦上层王公贵族大都属印度教,而下层平民百姓大都属伊斯兰教,这样的组成,在印巴分治后,就成为后来印巴为争夺此地的克什米尔战争的根本原因。

现代

1947年,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玛哈拉贾(君主)哈利·辛格不希望加入任何一方。他试图让克什米尔保持独立。他声称希望让克什米尔成为另一个“瑞士”。英国撤军以后,一支由亲巴基斯坦的普什图族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组成的军队从巴基斯坦西北边省出发,进驻克什米尔。克什米尔被巴基斯坦控制后,辛格逃往印度,要求印度出兵协助进攻克什米尔。应印度政府的要求,辛格在10月27日与印度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将包括查谟、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现由巴基斯坦控制)、喀喇昆仑走廊(中国固有领土)、阿克赛钦(中国固有领土)在内的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并入印度自治领[11][12]随后,印度出兵克什米尔,击退了巴基斯坦军对克什米尔首都斯利那加的围攻。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史称克什米尔战争

1948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设立了印、巴问题委员会,建议停火,然后举行公民投票。1949年1月1日起停火开始生效。同年7月,两国代表在卡拉奇达成协议,确定了停火线,由联合国驻印、巴军事观察小组监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进行。根据停火线,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阿扎德克什米尔政府。这场战争使克什米尔事实上丧失了独立,哈里·辛格的儿子,卡兰·辛格王储(Karan Singh)被任命为克什米尔邦摄政王,直到1952年克什米尔王位被废除,头衔改为元首。1964年3月30日,长官头衔改为总督。

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又两次发生敌对行动。印度占领了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

尽管这些地区实际上是由其各自的申索人管理的,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没有正式承认对方提出要求的地区的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称整个克什米尔地区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而印度单方面宣的称克什米尔也包括为中国固有领土的阿克赛钦喀喇昆仑走廊。两国在领土上进行了数次宣战。在1947年印巴战争中建立的今天粗略的边界,与巴基斯坦举行大约三分之一的克什米尔和印度的二分之一,由联合国设立控制的分界线。在第二次印巴战争导致僵局和联合国谈判停火。

2019年8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废除印度宪法第370条: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之自治地位,这导致克什米尔谷地发生示威活动。

地理

分治

印度控制部分

印度控制了45.5%的地区(10万1387平方公里),过去在控制地区成立了查谟-克什米尔邦。根据所谓的“2019年查谟和克什米尔重组法”,从2019年10月31日起,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被印度政府分割成“查谟和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与“拉达克中央直辖区”。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为2个区域:1为阿扎德克什米尔,13,350平方公里;2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又称北部地区,72,496平方公里,共85,846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的1个自治区。

人口

饼图,共5个元素。
饼图元素,第1项,标签内容:伊斯兰教,数值:80.98,百分比:80.996199239848%。
饼图元素,第2项,标签内容:印度教,数值:16.86,百分比:16.863372674535%。
饼图元素,第3项,标签内容:锡克教,数值:1.24,百分比:1.2402480496099%。
饼图元素,第4项,标签内容:佛教,数值:0.59,百分比:0.59011802360472%。
饼图元素,第5项,标签内容:其他,数值:0.31,百分比:0.31006201240248%。
克什米尔地区宗教构成[13]

 伊斯兰教(80.996199239848%)

 印度教(16.863372674535%)

 锡克教(1.2402480496099%)

 佛教(0.59011802360472%)

 其他(0.31006201240248%)

克什米尔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的聚集地,并拥有众多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印度教徒以及佛教徒。其中要数佛教拉达克地区最为盛行。拉达克境内的列城有很多佛陀雕像。

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包含北部地区阿扎德克什米尔)99%的居民是伊斯兰教徒,且多为什叶派。巴基斯坦政府鼓励国内其他地区的民族移居至此,形成了境内的普什图人旁遮普人的聚落。

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包括查谟、克什米尔山谷和拉达克)人口中占70%的为伊斯兰教徒(根据印度2001年的数据),其余为印度教佛教等其他教徒。拉达克居民属于印藏种,而查谟的南部有许多部落,这些部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邻近的印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德里市。

在1941年时,印度人占了总人口的15%。但在1990年,居住在克什米尔山谷的部分印度居民被强制驱逐(根据某些调查亦可以认为是“自愿离开”)。当年的160,000人中,现今只有15,000还居住于此地。(一些学者和社会人士声称在村庄里的印度人口更高,达到45万人[14]

控制国 地区 人口 伊斯兰教徒 印度教徒 佛教徒 其他信徒
 印度 克什米尔河谷 689万 96.4% 2.5% 1.1%
查谟 538万 33.5% 62.6% 0.1% 3.8%
拉达克 27万 46.4% 12.1% 39.7% 1.8%
 巴基斯坦 阿扎德克什米尔 460万 100%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180万 99%
  • 数据来源于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
  • 1947年至1948年,近500,000人自印控克什米尔(多自查谟)迁移至西巴基斯坦阿扎德克什米尔[15]:125
  • 根据1941年人口普查,近100,000名居于阿扎德克什米尔的印度教徒在战乱期间离开[15]:118
  • 近50,000-150,000名克什米尔伊斯兰教徒和150,000-300,000名克什米尔班智达由于战乱而流离失所[16][17]

经济

克什米尔经济以农业为中心。河谷的主要传统农作物及食物来源为大米,印度玉米、小麦、大麦及燕麦亦有种植。克什米尔气候温和,由此适宜种植芦笋、菜蓟、海甘蓝、蚕豆、荷包豆、甜菜、花椰菜和卷心菜等。河谷中果树诸多,果园培育梨、苹果、桃和樱等。主要树木为雪松、冷杉、松、法桐、枫、桦木、核桃、苹果及樱。

历史上克什米尔以其羊绒世界闻名,出口至诸多国家和地区(但由于克什米尔羊数量的减少及来自中国的竞争其出口量逐渐下降)。克什米尔人亦擅长编织,出产帕什米纳披肩、丝绸地毯、无领长衫以及陶器。番红花亦在此地得到出产。自然培育的水果和蔬菜亦作为有机食品,主要出口至中东地区。斯利那加以其银器、纸壳子、木刻及丝织品闻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据称含大量碳氢化合物岩石储备[18][19]2005年克什米尔大地震对克什米尔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截至2005年10月8日在巴控地区导致超过70,000人死亡,在印控地区导致近1,500人死亡。

交通

克什米尔地区交通方式主要为空运及道路车运[20]克什米尔铁路全长135千米(84英里),现代化程度高,2009年10月开始兴建,2013年得到扩建,连接巴拉穆拉斯利那加巴尼哈尔格德拉至巴尼哈尔的路段完工后,铁路将把克什米尔同印度其他地区连接起来[21]。此外相关铁路(例如Bilaspur-Leh线)经过地表高度高于大部分的高原铁路包含青藏铁路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1. 克什米尔的前世今生:与中国有什么渊源?. 网易. [2021-08-29]. “中国则是一直拒绝中控克什米尔的说法,认为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自古以来便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不属于克什米尔地区。”
  2. 2005年10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1-08-29]. “能否介绍靠近克什米尔的阿克赛钦地区的损失情况?”
  3. 3.0 3.1 Kashmir: region, Indian subcontinen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16-07-16].  Quote: "Kashmir, region of the northwestern Indian subcontinent. It is bounded by the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Xinjiang to the northeast and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o the east (both parts of China), by the Indian states of Himachal Pradesh and Punjab to the south, by Pakistan to the west, and by Afghanistan to the northwest.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portions are administered by Pakistan and comprise three areas: Azad Kashmir, Gilgit, and Baltistan, ... The southern and southeastern portions constitute the Indian state of Jammu and Kashmir. The Indian- and Pakistani-administered portions are divided by a “line of control” agreed to in 1972, although neither country recognizes it as an international boundary. In addition, China became active in the eastern area of Kashmir in the 1950s and since 1962 has controlled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Ladakh (the easternmost portion of the region)."
  4. Basham, A. L. (2005) The wonder that was India, Picador. Pp. 572. ISBN 0-330-43909-X, p. 110.
  5. 5.0 5.1 5.2 Imperial Gazetteer of India, volume 15. 19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and London. pp. 93–95.
  6. A Comparative Dictionary of the Indo-Aryan Languages. Dsalsrv02.uchicago.edu. [2015-05-29]. 
  7. Akbar, M. J., Kashmir, behind the vale, Viking: 9, 1991 
  8. Raina, Mohini Qasba, Kashur The Kashmiri Speaking People, Trafford Publishing: 3–, 2013-10, ISBN 978-1-4907-0165-3 
  9. 9.0 9.1 Snedden, Christopher, Understanding Kashmir and Kashmir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 2015, ISBN 978-1-84904-342-7 
  10. P. iv 'Kashmir Today' by Government, 1998
  11. Justice A. S. Anand, The Constitution of Jammu & Kashmir (5th edition, 2006), page 67
  12. Kashmir, Research Paper 04/28 by Paul Bowers,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United Kingdom. , page 46, 30 March 2004
  13. Population by religion community - 2011. Census of India, 2011.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2016-09-04]. 
  14. 更多历史争论参见Alexander Evans的‘A departure from history: Kashmiri Pandits, 1990-2001’ Contemporary South Asia, Vol 11, 1 2002 p19-37
  15. 15.0 15.1 Snedden, Christopher, What happened to Muslims in Jammu? Local identity, ‘"the massacre” of 1947’ and the roots of the ‘Kashmir problem’, South Asia: Journal of South Asian Studies: 111–134, doi:10.1080/00856400108723454 
  16. Evans, Alexander. A departure from history: Kashmiri Pandits, 1990-2001. Contemporary South Asia. 2002-03-01, 11 (1): 19–37. ISSN 0958-4935. doi:10.1080/0958493022000000341. 
  17. Kashmir: The Predicament - Commentary. 2009-01-05 [2016-07-31]. 
  18. Iftikhar Gilani. Italian company to pursue oil exploration in Kashmir. Daily Times. [2009-11-20]. 
  19. Ishfaq-ul-Hassan. India, Pakistan to explore oil jointly. Daily News and Analysis. [2009-11-20]. 
  20. Local Transport in Kashmir –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Kashmir – Mode of Transportation Kashmir India. Bharatonline.com. [2012-08-03]. 
  21. How to Reach Kashmir by Train, Air, Bus?. Baapar.com. [2016-01-22]. 

来源

  • Drew, Federic (1877). “The Northern Barrier of India: a popular account of the Jammoo and Kashmir Territories with Illustrations.&;#8221; 1st edition: Edward Stanford, London. Reprint: Light & Life Publishers, Jammu. 1971.
  • Neve, Arthur (Date unknown). The Tourist's Guide to Kashmir, Ladakh, Skardo &c. 18th Edition. Civil and Military Gazette, Ltd., Lahore. (The date of this edition is unknown - but the 16th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1938)
  • Evans, Alexander. "Why Peace Won’t Come to Kashmir", Current History (Vol 100, No 645) April 2001. pp. 170–175.
  • Stein, M. Aurel (1900). Kalhaṇa's Rājataraṅgiṇī – A Chronicle of the Kings of Kaśmīr, 2 vols. London, A. Constable & Co. Ltd. 1900. Reprin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9.
  • Knight, E. F. (1893). Where Three Empires Meet: A Narrative of Recent Travel in: Kashmir, Western Tibet, Gilgit, and the adjoining countries. Longmans, Green, and Co., London. Reprint: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Taipei. 1971.
  • Blank, Jonah. "Kashmir–Fundamentalism Takes Root", Foreign Affairs, 78,6 (November/December 1999): 36-42.
  • Younghusband, Francis and Molyneux, Edward 1917. Kashmir. A. & C. Black, London.
  • Drew, Frederic. Date unknown. The Northern Barrier of India: a popular account of the Jammoo and Kashmir Territories with Illustrations. Reprint: Light & Life Publishers, Jammu. 1971.
  • Moorcroft, William and Trebeck, George. 1841. Travels in the Himalayan Provinces of Hindustan and the Panjab; in Ladakh and Kashmir, in Peshawar, Kabul, Kunduz, and Bokhara... from 1819 to 1825, Vol. II. Reprint: New Delhi, Sagar Publications, 1971.
  • Anonymous. 1614. Baharistan-i-Shahi: A Chronicle of Mediaeval Kashmir. Translated by K.N. Pandit. [1]
  • Schofield, Victoria. Kashmir in the Crossfire (London: I B Tauris, 1996)
  • Behera, Navnita. State, identity and violence : Jammu, Kashmir and Ladakh (New Delhi: Manohar, 2000)
  • Varshney, Ashutosh. India, Pakistan and Kashmir: Antinomies of Nationalism. Asian Survey, November 1991. pp. 997–1019.
  • 马大正:《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3
  •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及领土纠纷》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