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陂

坐标32°18′N 116°41′E / 32.300°N 116.683°E / 32.300; 116.683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求闻编者留言 | 贡献于2022年6月19日 (日) 08:00提交的版本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安丰塘(芍陂)

安丰塘边的孙公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安徽省寿县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春秋
编号3-53
登录1988年1月13日

安丰塘,古称芍陂(音què bēi),中国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南。“陂”是池塘的意思,因为引淠水白芍亭东积水形成而得名。以后,在此处设置安丰县,因此被称为安丰塘

芍陂是一个大型的陂塘蓄水工程。建造时利用了北面低洼,其他三面地势较高的地形,因势而建。可能已有水门和闸坝的设置。

相传修建者是春秋时期楚国孙叔敖。也有人说是在战国时修建的。[1]东汉至唐,王景、邓艾等屡经修浚。芍陂在东汉时陂周二三百里,可灌田万顷,在此地当时是有名的产粮区。宋元以后,逐渐荒废,残存部分称为安丰塘。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是淠史杭灌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孔为廉, 邢义田. 历史与传统——芍陂、孙叔敖和一个流传不息的叙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5 (1).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