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3日 (三) 14:42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The Museu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成立日期1934年
地址南寧市青秀區民族大道34號
類型國家一級博物館歷史博物館
策展人吳偉峰
網站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官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英語:The Museu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簡稱廣西博物館桂博,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省會南寧市民族廣場的東側。其藏品圍繞壯族鄉土歷史,兼顧藝術價值,以地方特色文物為核心,也包括了歷代名人書畫明清官窯瓷器汶萊龍輦等通過文化交流中進入廣西的珍貴文物。它是自治區最大的博物館,也是第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1]

館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於1934年在南寧成立,初名廣西省立博物館。博物館擁有專屬館舍,且建有圖書資料室,是當時國內少有的步入正規的文博機構。庋藏文物超過2萬件,以明清為主,並不受時人重視,但是已經頗具規模[1]。抗日戰爭打斷博物館發展的步伐,幾經搬遷,損失上萬件藏品[2],遭受重創。戰後久經籌備,1956年5月1日建成館舍大樓,2年後隨著廣西成立自治區,改稱現名[1]。博物館除了開始徵集革命文物,也組織參與了廣西境內的考古發掘工作,不僅豐富了館藏,也使得藏品有別於同時代的中原文物,地方特色明顯。同時博物館不斷擴展圖書資料,作為自治區級重點古籍保護單位,承擔古籍修復中心的職能[1]

收藏及陳列

廣西壯族博物館館藏羅泊灣一號墓出土的翔鷺紋銅鼓(M1:10)

館藏

博物館現有藏品41792件,包括國家一級文物144件,二級1884件,三級2678件[1]。無論是藏品規模還是珍貴文物數目,均處於同等級文博機構排名的末端[2]。藏品可以分為3類:

  • 出土文物:最古老的藏品上溯到史前時代,如80萬年前的手斧,新石器時代的大石鏟。金屬類器物包括商代的獸面紋提梁銅卣、銅馬、銅牛、銅鳳燈、羊角鈕銅鐘、越式銅鼎、干欄式銅倉、漆繪銅盆和漆繪銅筒,以及最為富有地方特色廣西銅鼓。此外還有漢朝《從器志》木牘等雜項文物。
  • 傳世文物:包括瓷器、繪畫書法和雜項。
  • 近現代文物。[3]

陳列展出

由於藏品年代斷層明顯,缺乏某些重要門類,難以概括歷史進程[2],所以為布展增加了不少的難度。現有基本陳列3項[1]

  • 甌駱遺粹——廣西百越文化文物陳列
  • 瓷美如花——館藏瓷器精品展
  • 汶萊蘇丹龍輦陳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