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農業科技史年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8月8日 (二) 15:36 由 Pomelo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top:​更正错别字, replaced: 鱼网 → 渔网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本列表是中國農業科技史列表漢朝部分。

時 間 事  件
【農具】
前2世紀30年代 穀物加工中已使用揚車(風扇車)。出現開大溝、修水利用的鈴夠(大鐵犁)。已有鏵式犁使用。出現曲把鏵鍬,時稱跖鏵,即後世的踏犁。提水工具中出現轆轤,轆轤的形式已有滑論式和細腰式二種。
前118年 耕犁已有翻土裝置犁壁、壁形分菱形、瓦形、方形缺角形、馬鞍形等種。
前1世紀 出現用於穀物脫殼的加工工具
前90年 創造條播工具耬車。
前32年-前7年 出現碎土平田的摩、即後世耱(勞)的雛型。
1世紀 出現水礁畜力礁,水力開始直接用於農業生產。
186年 畢嵐創製翻車渴烏。渴烏是種利用虹吸原理的提水工具。
【農田水利】
前128年-前117年 築龍首渠,發明井渠法,創造地下管道。
前113年 前後黃河流域農田水利建設形成高潮。黃河中下游發展井灌。
前111年 修六輔渠,灌鄭國渠旁高仰之田。
前95年 白渠,引涇水溉田。
前38年-前34年 召信臣在南陽修建馬仁陂鉗盧陂六門陂等水利工程。其中馬仁陂是中國最早的山谷人工陂塘召信臣在南陽刻石作均水約束,中國分水規章見於記載。
1世紀初年 開發雲南滇池水利。
1世紀 小型灌溉系統在長江流域普遍發展。
140年 馬臻在浙江紹興鑑湖,周358里,灌田90餘萬畝。
【土地利用】
前110年-前87年 西北地區進行大規模軍屯和民屯。
前95年 使用淤灌改土。
前32年-前7年 出現混作間作技術。
100年 珠江三角洲已出現雙季連作稻。
82年-83年 已認識土壤肥力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已有深耕細鋤、多施肥料的改良土壤經驗。
127年-200年 出現「芟刈其禾於下種麥」,「芟刈其麥以種禾豆」的輪作換茬方式。
【大田作物】
2世紀 新疆海南島雲南等地已種植棉花。
前120年 關中平原大力推廣冬麥。
前105年-前87年 苜蓿從西域傳入中原。
前1世紀 藍、茜、地黃等染料作物有較大規模的生產。
前32年-前7年 芋見於記載,使用穗選法選種。
【肥料】
2世紀 使用人廁連豬舍的養豬積肥方法。
前32年-前7年 蠶矢、繅蛹、豆箕等已用作肥料。施肥方法已有基肥、種肥、追肥之分。使用溲種法、是為中國使用包衣種子的開端。已重視人畜糞便的腐熟使用。
【耕作栽培】
2世紀 長江中下游通行「火耕水褥」的耕作方法。
前87年 趙過推廣二牛三人的耦耕法。壟作技術進一步發展,形成代田法。
前32年-前7年 出現區種法。
出現春耕時宜測定技術。
重視因時因土耕作。
用雪水處理種子。
使用稻田水溫調節技術。
使用井水曝曬增溫灌溉。
使用冬季壓雪保澤措施。
發現大豆爆莢性,採用「豆熟於場」的收穫方法。
已總結出北方旱作的基本生產經驗:「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
氾勝之作《氾勝之書》是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農業專著。
2年 出現有組織的大規模人工捕蝗。
82年-83年 創造開溝滅蝗蝻技術。
3世紀 稻田使用耘褥技術。
1世紀 水稻移栽見於記載,時稱為別稻。
崔寔作《四民月令》,是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月分類農書。
【園藝】
2世紀 中原地區蔬菜品種增多、新增的有胡蒜胡蔥胡豆豍豆苜蓿(以上引自邊疆地區),蘘荷等。
前179年-前157年 鹽鐵論》記載果樹結果有大小年的區別。
前105年-前87年 從西域引進葡萄。
前1世紀 已形成果品和蔬菜的名產區。據《上林賦》、《西京雜記》記載,長安漢宮中已種有果木27種之多,其中枇杷楊梅荔枝林擒安石榴等始見於文獻記載。
前59年 已提出「三丈一樹,八尺為行」的果樹株行距要求。
前33年 前已有「晝夜燃蘊火」種「蔥韭菜茹」的屋廡,是為中國溫室栽培的開端。
前32年-前7年 用靠接法栽培葫蘆,是為中國在蔬菜上使用嫁接術的開端。蔬菜栽培使用陶瓮滲灌技術。
2世紀 園圃專業性加強,形成種菜的園和種果的圃。
1世紀 出現蔬菜(姜)的催穿技術。
出現蔬菜移栽。
果樹繁殖出現埋條。
出現果樹修剪整枝、時稱為「剶樹枝」。
【茶】
前1世紀 茶已開始用作飲料。
【植樹造林】
前2世紀 提出樹木移栽要注意陰陽之性。
前1世紀 已有成片經濟林和用材林建造的記載。
【蠶桑與經濟昆蟲】
前2世紀 出現人工加溫飼蠶。使用沸水繅絲。
前32年-前7年 出現地桑培育。
1世紀 蠶簇之名見於記載,時名為蓐。
158年-167年 開始人工養蜂,出現專業養蜂員。
【畜牧】
前2世紀 家畜品種見於記載,《爾雅》上已有牛、羊、豬等品種名稱。
出現著名的相馬專家黃直陳君夫,相牛專家褚氏,相豬專家留長孺
2世紀50年代 出現《相六畜》(已佚),是為中國最早的畜牧著作。
前179年-前157年 文獻上已有馬、驢雜交生騾的已載。出現「革鞮」(革制馬鞋),是為使用蹄鐵的萌芽。
前102年 從西域引進大宛馬。用去惡留善的淘汰法養羊。交州越嶲長鳴雞東門京銅馬法
前117年 出現麻鹽肥豚法
前14年-49年 馬援作銅馬法。
25年-220年 人工繁殖昆蟲養雞。
147年-167年 朝鮮引進果下馬,是為中國飼養矮馬的開端。
【獸醫】
前2世紀 獸醫計灸見於記載。閉割術使用水塘法。
1世紀 使用隔離防疫技術。
【水產養殖】
前2世紀 中國最早的養魚專著《陶朱公養魚法》問世。
前2世紀 使用聯法捕魚,是為中國使用人工魚礁的開端。
前120年 出現大水面養魚。
2世紀 飼養鸕鶿捕魚。
82年-83年 使用誘捕法捕魚。
3世紀10年代 使用大型漁網罾。
【食品儲藏與加工】
前2世紀 出現豆腐
前104年 馬乳加工成酪、時稱「馬酒」。
前1世紀 小麥加工成麵粉,開始麵食。出現豆豉
前32年-前7年 種子儲藏,使用坿子、干艾等藥物防蟲。
2世紀 石酸由散曲發展到餅曲釀酒使用加溫發酵技術。出現奶酥、時稱溉餬。
79年-139年 出現九釀春酒法,釀酒已採用連續發酵技術。
82年-83年 小麥曝曬儲藏,是為中國小麥熱進倉之始。
1世紀 後期使用煎曬等方法,將蔗漿提煉為糖、時稱石蜜。
1世紀 出現豆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