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於2022年8月22日 (一) 22:09所做的修訂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開 → 开 (5), 學 → 学 (3), 參 → 参 (3), 會 → 会 (14), 長 → 长, 與 → 与 (3), 間 → 间, 團 → 团, 師 → 师, 導 → 导, 權 → 权 (3), 無 → 无, 關 → 关 (3), 張 → 张 (3), 協 → 协 (2), 應 → 应, 嚴 → 严 (2), 車 → 车, 來 → 来 (2), 對 → 对 (11), 動 → 动, 發 → 发 (3), 願 → 愿, 極 → 极, 體 → 体, 區 → 区, 為 → 为 (6), 於 → 于 (2), 種 → 种 (4), 數 → 数, 醫 → 医 (4), 該 → 该, 電 → 电 (2), 輕 → 轻 (2), 舉 → 举, 場 → 场 (6), 際 → 际, 選 → 选, 並 → 并, 後 → 后, 頭 → 头, 覺 → 觉, 聯 → 联, 歷 → 历 (2), 認 → 认 (3), 統 → 统, 試 → 试, 過 → 过, 評 → 评, 擇 → 择, 較 → 较, 進 → 进, 現 → 现 (2), 護 → 护,…)

社交恐懼症
分類和外部資源
ICD-10F40.1 , F93.2
ICD-9-CM300.23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會焦慮症人群恐懼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或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在心理學上被診斷為社交焦慮失協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是焦慮症的一種。此症最早被發現於1985年,當時被[誰?]認為是忽略性焦慮失協症(neglect anxiety disorder),經過14年才漸漸被重視。

一般人對參加聚會或其他會暴露在公共場合的事情都會感到輕微緊張,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他們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會導致無法承受的恐懼,嚴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會長時間的把自己關在家裏。

患者在面對或進行其所恐懼的社交活動時,除感到焦慮外,多數會伴隨着如臉紅、發抖、口吃、異常冒汗、心跳加速、心悸、輕微頭痛暈眩、胸悶、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狀。

社交恐懼症不應該與驚恐障礙混淆,驚恐障礙患者相信他們的恐慌是由某些嚴重的物理原因造成,在發作當時或之後往往去醫院或叫救護車。社交恐懼症患者也許會經歷恐慌發作,但是他們會察覺到自己經歷的是由非理性的恐懼造成的極大焦慮。很少社交恐懼症患者願意在那時去醫院,因為他們害怕權威人士的拒絕或評斷。與權威人士打交道對大部份社交恐懼症患者來說特別困難,像是打電話詢問、參加約會、派對、或工作面試等等。

精神科醫師常區別一般的和特定的社交恐懼症。患有一般的社交恐懼症的人會對大部份或所有的社交場合都感到害怕,特定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則只對某個場合有問題。舉例來說,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懼症是公開演講恐懼症(glossophobia),是對公開演講或表演的恐懼,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怯場。其他的像是害怕公開寫作(scriptophobia)、害怕臉紅(erythrophobia)、害怕公開吃東西、害怕使用公共廁所等。

社交恐懼症最近才被認可為正統的精神疾病,而不是其他問題的表現。認知行為治療團體治療兩種方法通常可以成功治癒患者。防焦慮和防憂鬱的藥物有時也有效:)

參考文獻

關聯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