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16日 (二) 20:05提交的版本 (我来啦,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5), 學 → 学 (5), 會 → 会, 與 → 与 (5), 處 → 处, 華 → 华, 權 → 权, 劉 → 刘, 養 → 养, 調 → 调, 義 → 义, 傳 → 传, 體 → 体, 簡 → 简, 稱 → 称, 為 → 为 (4), 術 → 术, 節 → 节, 雜 → 杂, 點 → 点, 達 → 达 (3), 際 → 际, 蘭 → 兰 (3), 並 → 并 (2), 論 → 论 (2), 書 → 书 (2), 聯 → 联, 兒 → 儿, 認 → 认 (4), 統 → 统, 試 → 试, 過 → 过, 進 → 进, 強 → 强, 釋 → 释 (2), 奧 → 奥, 資 → 资, 異 → 异, 淺 → 浅 (2), 業 → 业, 誌 → 志, 臘 → 腊 (2), 驗 → 验, 時 → 时, 識 → 识, 偉 → 伟, 經 → 经 (3), 質 → 质, 觀 → 观 (3), 談 → 谈, 隨 → 随, 輯 → 辑, 錄 → 录, 須 → 须, 說 → 说, 這 → 这, 「 → “ (10), 」 → ” (10),…)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生理伦理政治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中医专著《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道家来看,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西方世界之中,古希腊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神人合一”思想亦和中国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处,但本质上仍有一定差异。中国传统的学说认为:要达至天人合一,必须经过一定的修炼才可以达成;在古希腊,“神人合一”是只有具特殊能力的“法师”(sorcerer)才可以做得到;而基督教认为,凡认罪并接受神独生子耶稣基督的救赎的人,就蒙耶稣赐权柄,成为上帝的儿女,进入永生,修炼并不能使人达至“天人合一”,人只要跟随耶稣,就能明白真理,按真理而行;伊斯兰教的观点强调信徒要恪守的“好行为”。

印度文化里,伟大经典《奥义书》主旨是梵我合一(Moksha),这乃是深入瑜伽行者所奉行的宗旨,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参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