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川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15日 (一) 17:04提交的版本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4), 江蘇 → 江苏, 員 → 员 (3), 內 → 内,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4), 開 → 开, 參 → 参 (3), 會 → 会 (18), 長 → 长, 與 → 与 (2), 軍 → 军 (6), 黨 → 党, 隊 → 队, 語 → 语, 豐 → 丰 (2), 戲劇 → 戏剧, 陸 → 陆 (2), 縣 → 县 (12), 彈 → 弹, 關 → 关, 監 → 监, 將 → 将 (2), 領 → 领 (4), 劉 → 刘 (9), 協 → 协, 應 → 应, 寧 → 宁, 習 → 习, 廣 → 广 (6), 見 → 见, 來 → 来, 動 → 动 (2), 爾 → 尔, 發 → 发, 門 → 门 (3), 蓮 → 莲, 傳 → 传, 稱 → 称, 為 → 为, 於 → 于 (4), 數 → 数, 術 → 术, 議 → 议, 醫 → 医, 眾 → 众, 場 → 场, 鄉 → 乡 (2), 館 → 馆 (2), 寶 → 宝, 後 → 后 (2), 頭 → 头 (3), 書 → 书, 聯 → 联, 爭 → 争, 總 → 总,…)

刘丽川
性别
出生1820年
 大清广东香山县溪角乡
逝世1855年2月
 大清上海县
国籍 大清
教育程度私塾
职业盗匪
活跃时期19世纪
上海豫园点春堂,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

刘丽川(1820年—1855年)原籍广东香山县溪角乡(在今中山市)人,至上海经商多年,上海抗清组织“小刀会”首脑。刘于1855年2月中弹身亡;惟小刀会抗清行动,仍持续至1862年。

生平

民出身,自幼习武的富家子弟;通英语,知接骨医术,曾经是茶叶行及丝绸店店员。1845年于香港参加洪门组织三合会、同年英占香港响应清廷建议取缔三合会。在1849年到上海经商。组织及成立广肇会馆,集结广东人在上海的势力。后来参加营救因教案而被裁判死刑的小刀会头目潘启祥,而成为首脑。

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初五上午10时,于上海县城北门外,联合青浦天地会头目周立春嘉定天地会徐耀,福建天地会陈阿林,上海青浦人周立春周秀英,聚众持械两千人(半数是在上海广东人)成功破刑场,劫出死刑囚潘启祥。同时攻占上海县城衙门,杀死上海知县袁祖德,释放狱囚,活捉上海道兼海关监督吴健彰(吴在美国美南浸信会传教士晏玛太交涉援助后,戏剧性夜半攀城墙逃出)。刘自称“大明国统领政教招讨大元帅”,随即攻占青浦、宝山南汇川沙厅,队伍扩增至万人[1]

十月初,吴健彰率清军在英军协助下,自陆、海两路围攻上海,刘丽川派出潘启祥天京洪秀全求派援军支援,洪竟以“不与拜偶像之不同教白莲教合作”拒绝派援,太平天国失去第一次攻占上海好机会。

阵亡

咸丰四年六月庚辰,清廷以许乃钊督师上海,日久无功,改授吉尔杭阿为江苏巡抚,“著即督率各路兵勇,迅速筹攻,务将沪城克期收复。”[2]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总兵虎嵩林参将准将)富安、守备向奎等领兵发动水陆进攻上海县城;林阿福率众分裂出走,嘉应帮富商李少卿投敌。同年冬十二月廿九日,踞守在上海县城的小刀会遭到围攻:除夕当天江宁知府刘存厚令清军于县城墙底埋炸药,轰塌上海县城墙二十余丈;咸丰五年正月初一日清军自此缺口涌入城内,与小刀会展开巷战,逮捕小刀会头目谢安邦、陈芝,惟存刘丽川率死党奋力逃出上海县,虎嵩林领军追之,至虹桥追至刘予以格毙,刘坐逝中流弹于井边。

参见

注释

  1. 《中华历史大辞典》编委会编. 中华历史大辞典 第2卷.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1.08: 1124. ISBN 7-80648-385-3. 
  2. 《清文宗实录》卷一三三,咸丰四年六月庚辰。

参考书目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卷八十《刘丽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