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机场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9日 (二) 12:10提交的版本 (我来啦, replaced: 員 → 员 (2), 內 → 内 (4),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國 → 国 (4), 慶 → 庆 (6), 會 → 会 (3), 長 → 长 (6), 與 → 与 (4), 軍 → 军 (2), 處 → 处, 務 → 务, 師 → 师 (2), 鐵 → 铁 (7), 龍 → 龙 (10), 隊 → 队 (2), 無 → 无 (2), 飛 → 飞 (5), 關 → 关, 歐 → 欧, 將 → 将 (2), 陽 → 阳, 協 → 协 (2), 車 → 车 (2), 專 → 专, 對 → 对, 動 → 动, 發 → 发, 帶 → 带, 線 → 线, 為 → 为 (3), 於 → 于 (3), 數 → 数, 覽 → 览, 該 → 该 (2), 負 → 负 (4), 責 → 责 (4), 維 → 维, 場 → 场 (22), 運 → 运 (4), 達 → 达, 費 → 费 (2), 積 → 积, 實 → 实, 際 → 际 (2), 後 → 后 (5), 聯 → 联, 測 → 测, 築 → 筑, 較 → 较 (2), 現 → 现, 護 → 护, 約 → 约 (…)

九龙坡机场是中国重庆市的一个机场,位于位于重庆市中心西南方向约7公里处,现为成渝铁路重庆南站所在地。

历史

  • 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航空部部长与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卢作孚会商,拟在九龙坡建筑一较大规模的机场。同年3月,中航派德籍工程师及技师数人前往九龙坡一带测量,之后未动工。
  • 1939年3月,国民政府交通部、航空委员会和空军92转运站联合向铁路局租借九龙坡铁路路基修建飞机场,由倪雨季工程队和太业营造公司承建。年内夷平两个小山包,建成长1125米,宽45米的跑道。
  • 1940年,机场投入使用。
  • 1942年由国民政府交通部投资,中航负责修建一条长900米、宽25米的滑行道,大小停机坪8个,停机坪面积约6000平方米。机场内修建营房33幢。该机场地理位置比较隐蔽,常为要人专机起降之用。

自机场启用之后,每年长江涨水淹没珊瑚坝机场之际,民航班机即由珊瑚坝改在九龙坡机场起降。

抗日战争胜利后,九龙坡机场还给成渝铁路工程局,此时其跑道久已无人负责,机场塔台也行将拆除。因洪水期已至,珊瑚坝机场不能使用。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乘坐专机,由延安抵达重庆,开始重庆谈判。专机使用该机场降落。
  • 1949年6月拟整修九龙坡机场。第一步修建工程先恢复急要部分,使飞机能起降无碍,经费共大米500石,由两航空公司及民航空运队平均垫付,后由交通部拨款归垫,由西南长官公署派兵工修理。
  • 1949年,交通部民航局与成渝铁路工程局达成关于租用九龙坡基地的协定,将九龙坡车站基地内原有飞机场跑道在成渝铁路工程局业务尚未发展前租与民航局,以利空运之用。租期4个月。
  • 1949年10月1日拨交民航局接管。按机场每月实际收入的一半付与铁路工程局,以作机场的租费。协定还规定:对机场跑道的维护由民航局负责,所有站内房屋由民航局接管。所有跑道两侧的器材由路局负责搬运至距跑道中心线250英尺以外,以利飞行安全。九龙坡机场只能降落C-47型飞机。

1950年,该机场停止使用,随后改建为成渝铁路九龙坡火车站[1]

参考文献

  1. “重庆近代机场一览表”,欧阳杰著,《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1910-1949)》,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第514-5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