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夫家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澳门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7日 (日) 06:39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我来啦, replaced: 國 → 国 (4), 漢 → 汉, 歐 → 欧 (2), 魯 → 鲁 (2), 喬 → 乔, 爾 → 尔, 於 → 于, 亞 → 亚 (2), 蘭 → 兰 (2), 倫 → 伦 (5), 諾 → 诺, 統 → 统)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韋爾夫家族韋爾夫王朝(英文名:Welfen),德國的傳統貴族世家,在意大利被稱為圭爾夫家族(guelfo)。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該家族的成員曾先後是士瓦本勃艮第、意大利、巴伐利亞拜恩)、薩克森布倫瑞克-呂訥堡公國漢諾威)的統治王朝;家族成員布倫瑞克的奧托曾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09年加冕)。來自此家族的佐治一世在1714年加冕成為英國國王,開創漢諾威王朝在英國的統治,今英國皇室仍是佐治一世的後裔。

家族歷史

韋爾夫家族起源於德意志士瓦本阿爾特多夫伯爵韋爾夫(824/5年卒),他的兩個女兒先後成為法蘭克帝國的皇后,他在士瓦本勃艮第擁有遼闊的領地。後家族分為士瓦本勃艮第兩支,士瓦本支是士瓦本貴族韋爾夫一世的後代,韋爾夫一世是阿爾特多夫伯爵韋爾夫的孫子。他的後代克恩滕公爵韋爾夫三世之妹康尼根達與意大利豪門埃斯特家族的始祖米蘭藩侯亞厘畢·雅佐二世結婚。由於韋爾夫家族老系,於1055年絕嗣,雅佐二世與康尼根達的後代成為韋爾夫家族新系,雅佐二世再婚的後代即埃斯特家族的成員。

勃艮第支源於韋爾夫的曾孫魯道夫一世(912年卒)888年在上勃艮第稱孤道寡;其子魯道夫二世(937年卒)在923年—926年間短暫統治過意大利。隨着魯道夫三世在1032年去世,勃艮第支絕嗣。

雅佐二世的長子韋爾夫四世於1070年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封為巴伐利亞公爵;其子黑亨利(1126年卒)將薩克森的部分土地——其中包括日後家族最重要的領地呂訥堡——併入巴伐利亞公國。黑亨利之子驕傲的亨利(1139年卒)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洛泰爾二世之女為妻,並在洛泰爾二世死後繼承了薩克森公國。驕傲的亨利以前任皇帝之女婿的身份競選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但是對他的強大疑慮重重的諸侯們選擇了霍亨斯陶芬家族康拉德三世為皇帝(1138年)。此後兩家結下深仇。驕傲的亨利之子獅子亨利在與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的鬥爭中失去了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獅子亨利之子奧托四世是唯一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韋爾夫家族成員。他的侄子「孩子」奧托(1152年卒)於1235年得到不倫瑞克-呂訥堡公國(又稱呂訥堡-卡倫堡公國;更有名的叫法是漢諾威公國)作為世襲封地,從此開始了不倫瑞克王朝的統治(至1918年)。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