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公生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東公生門,原址位於今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南側,天安門廣場東北側,現已無存。

簡介

天安門前、千步廊東西的東西向皇城牆上,東西各有一座隨牆門,分別稱東公生門西公生門。此二門明朝是東文西武兩組中央官衙的總出入口。此二門可能在清朝初年被拆除,乾隆二十五年拓展皇城時新建了此二門,仍沿用明朝公生門的名稱。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圖》的皇城牆上未繪此二門,但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宸垣識略》附圖中表現了此二門。嘉慶七年(1802年)日本岡田玉山等人所著《唐土名勝圖會》中繪製得更清楚,是兩座隨牆的如意門。此二門的功能是便於千步廊兩側官衙的官員就近進皇城,不必繞行西三座門[1]

天安門外金水河上有金水橋,共五座。金水橋東西兩側還分別有一座橋,稱「公生橋」(分別位於今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的南門外)。兩座公生橋分別對著南面千步廊的東、西公生門。1914年,東、西公生門與千步廊被同時拆除[2]

「履中」牌樓

1930年前後的「履中」牌樓

1916年,為紀念袁世凱稱帝,在公安街北口、東公生門原址附近興建了「履中」牌樓,其北為西長安街,南為公安街。1950年與「蹈和」牌樓一同拆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最早拆除的兩座牌樓[3]

參考文獻

  1. 王世仁. 建筑师文萃——皇都与市井.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6年. 
  2. 張先得. 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门.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 北京城楼和牌楼命运的见证人. 求是. 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