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墓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董仲舒墓
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
分類古墓葬
時代西漢
登錄第一批

董仲舒墓西漢大儒董仲舒的墓葬,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和平門下馬陵(亦稱蝦蟆陵[1])。董仲舒墓佔地約4.5畝,現存圓丘形封土,底徑6米,高2.5米,墓前立墓碑一通,墓後數米是一座六角涼亭,並有近代建祠堂三間。[2]

據記載漢武帝出於對董仲舒的尊敬,每次經過董仲舒墓,都要下馬,民間就稱此為下馬陵。[3][4]唐人韋述的《兩京記》中對此也有記載:「漢武帝至墓前下馬,故曰下馬陵」。

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於1956年8月6日將董仲舒祠墓公佈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保護情況

1949年以前董仲舒的後裔曾在董墓中發現漢簡,因不認識文字又復埋簡於墓中,而陵園長期被胡宗南作為官邸。[5]1987年撥款修葺,1989年增建了陵園門樓。[5]

因為董仲舒墓位於蘭州軍區西安和平路干休所內,正殿長期被作為老幹部活動中心使用,後被出租做攝影室,所以不對遊人開放。[5][6]

關於墓葬位置的爭議

儘管文物保護部門認定和平門內為董仲舒墓在所在,但對於董仲舒墓的位置一直都存在不同意見。

有觀點認為董仲舒墓位於現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以唐長安城長樂坊蛤蟆陵為董仲舒墓址。唐人韋述的《兩京記》,唐元和年間李肇的《唐國史補》,北宋時期的宋敏求的《長安志》,元朝駱天驤的《類編長安志》,明朝《大明一統志》中均持此種觀點。

亦有觀點認為董仲舒墓址應在陝西興平縣茂陵隨葬,北宋時期《太平寰宇記》,《興平縣誌》持此觀點。根據《漢書·董仲舒傳》記載:董仲舒「年老,以壽終於家。家徙茂陵。」[7]近代以來,考證認為董仲舒隨葬於茂陵的觀點開始增多。[4][8]

認為董仲舒墓應位於和平門的說法是自明朝以來的官方觀點。[2][8]1607年的《關中陵墓誌》,乾陵年間的《陝西通志》和嘉慶年間的《咸寧縣誌》都認為董仲舒墓址位於胭脂坡(現和平門內)。但是據學者考證,現在和平門內的董仲舒墓是在明朝嘉靖年間,陝西巡按都御史趙廷錫將城外「蝦蟆陵」處董子祠移建於西安城內今和平門內西側路北,並在祠後起冢為墳,稱作董仲舒墓。[4]康熙六年,咸寧知縣黃家鼎在此重建祠堂三間,並在大門外立石,上書「下馬陵」三字,門額刻「董子祠」三字。[4][8]

傳說

傳說明朝初年,朱樉為秦王駐守關中,在重建長安城時,下令把「下馬陵」拒之城外。長安城建好後,「下馬陵」不知怎麼搞的仍在城內。朱樉十分惱怒,殺了監工不說,又下令把建好的南城牆拆掉,在「下馬陵」以北重新修建。3年後,工程告竣,當朱樉再次巡查時,「下馬陵」還在城裏。如此反覆,「下馬陵」始終在城內。因為朱樉屢次北移南城牆,使長安城的南大街越來越短。一直到現在,南大街成了四條大街中最短的一條大街。[9]

參考文獻

  1. 馮強. 昔日武帝下马 如今车来车往(图). 華商網. 2010年7月6日 [2013年2月21日] (簡體中文). 
  2. 2.0 2.1 董仲舒墓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汇报. 文明碑林網. 2011年10月11日 [2013年2月21日] (簡體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3. 探寻下马陵. 鳳凰網. 2012年12月8日 [2013年2月21日] (簡體中文). 
  4. 4.0 4.1 4.2 4.3 薛雯. 汉朝大儒董仲舒的精神墓地 西安下马陵. 《西安晚報》. 2011年6月19日 [2013年2月22日] (簡體中文). 
  5. 5.0 5.1 5.2 5.3 張丹、李琦. 董仲舒墓深藏干休所大院 不对外开放. 華商網. 2012年3月31日 [2013年2月21日] (簡體中文). 
  6. 周倩. 西安碑林将保护开发董仲舒墓 整合儒学文化资源. 中國新聞網. 2012年1月29日 [2013年2月21日] (簡體中文). 
  7. 汉武帝茂陵传说:墓穴可坐看长安 为防盗全用沙子. 西安日報. 2012年11月28日 [2013年2月22日] (簡體中文). 
  8. 8.0 8.1 8.2 孫民柱. 董仲舒墓址辨惑.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00年, 3 (簡體中文). 
  9. 西安城墙南北短东西长的传说. 新浪陝西. 2012年10月19日16 [2013年2月21日]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