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克拉瓦頭套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巴拉克拉瓦頭套的各種戴法
棱紋針織三孔巴拉克拉瓦頭套

巴拉克拉瓦(Balaclava,/ˌbæləˈklɑːvə/)頭套是一種衣物,戴在頭上僅暴露出臉的一部分。該詞彙來源是1854年的克里木戰爭中的巴拉克拉瓦戰役,圍攻塞瓦斯托波爾的英國騎兵配戴這種頭套以應對寒冷的海風。[1][2][3]

概要

傳統上用羊毛編織而成。現代材質可以選用各種材料,如蠶絲、棉、聚合物、抓絨等。廣泛用於戶外體育活動。如滑雪、雪板滑雪、雪地摩托、自行車、賽車等,以保持臉部的溫暖。消防員佩戴防火阻燃芳綸材質的面罩保護面部。電工通常戴抗弧閃的PPE材質面罩。軍用版本也稱作頭盔襯裏(helmet liner)。[4]

警察及軍隊特別是執行反恐、反黑社會有組織犯罪的抓捕、搜查任務時,戴巴拉克拉瓦頭套既防護了面部不被高溫、閃光彈傷害;又能隱蔽其面貌特徵,事後免遭報復。此外,面罩遮蔽了表情,不給受眾從中分析、捕捉到佩戴者的情緒變化的可乘之機。俄羅斯的執法人員戴各自的面罩執行特勤任務,被媒體稱為「面罩秀」。

2014年克里木危機中出現在該地的穿野戰服、戴面罩、沒有識別標記的部隊,被稱之為小綠人

巴拉克拉瓦頭套也被用於非法活動,如街頭犯罪、搶劫、非法遊行、非法佔據。[5]

2012年,法國通過法律禁止民眾在公共場合遮蔽面部,被認為是針對穆斯林。此為「法國禁蒙面事件」。

參考文獻

  1. Games, Alex. Balderdash & piffle : one sandwich short of a dog's dinner. London: BBC. 2007. ISBN 978-1-84607-235-2. 
  2. Shepherd, John. The Crimean Doctors: 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Medical Services in the Crimean War 1.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1: 296–306. 
  3. Richard Rutt, A History of Handknitting, London 1987, pages 134–5. (Note that there is a misprint in the date of the Battle of Balaclava, which took place 1854, in the original edition cited here)
  4. Helmet Liner Knitting Pattern - How to Make a Helmet Liner. Knitting.about.com. 2014-03-03 [2014-05-01]. 
  5. Latest news from Cambridge & Cambridgeshire. Cambridge sports, Cambridge jobs & Cambridge business – War On Terror board game seized by police. Cambridge-news.co.uk. [2009-07-1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