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義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新康德主義(Neo-Kantianism;Neukantianismus)是伊曼努爾·康德哲學思想在19世紀的復興。新康德主義受到阿瑟·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以及其他後康德哲學家,如雅各布·弗里德里克·弗里斯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等人對康德哲學批評的影響。在這之後的德國哲學一定程度上都關涉到新康德主義。

起源

新康德主義始於19世紀60年代,是對50年代德國思想中的有關唯物主義爭議的回應。該運動的口號是「回到康德」

除了赫爾曼·馮·亥姆霍茲愛德華·策勒的著作之外,該運動早期的成果包括庫諾·費舍關於康德的著作以及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朗格的《唯物主義史》(Geschichte des Materialismus)。《唯物主義史》認為先驗唯心主義取代了樸素的唯心主義機械唯物主義之間的爭論。費舍在早期捲入了與亞里士多德主義的觀念論者弗里德里希·阿道夫·特倫德倫堡的辯論,該爭論有關於對先驗美學的解釋,這也促使赫爾曼·科恩在1871年出版《康德的經驗理論》一書,此書經常被認為是20世紀新康德主義的基礎。在費舍與特倫德倫堡爭論、以及科恩著作的影響下,漢斯·費英格展開了對《純粹理性批判》的宏大評論。

形態

新康德主義主要分為馬堡學派西南學派赫爾曼·科恩是馬堡學派的主導者,其他代表人物有:保羅·納拖普恩斯特·卡西爾。西南學派(也被稱為巴登學派或海德堡學派)代表人物有威廉·文德爾班海因里希·李凱爾特恩斯特·特洛奇。馬堡學派重視認識論和邏輯學,而西南學派強調文化和價值問題。以倫納德·尼爾森為代表的第三個團體創立了新弗里斯學派

新康德主義重視康德的科學著作,強調概念研究而淡化直覺的地位。但新康德主義的倫理思想往往與社會主義接軌,並對奧地利馬克思主義愛德華·伯恩施坦的修正主義產生了重要影響。蘭格和科恩特別關注康德思想與社會主義之間的聯繫。新康德主義運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促進猶太教觀念的修正,尤其是科恩的代表作——這是該運動中少數被翻譯為英文的作品之一。

新康德學派具有遠遠超出德國的深遠影響和重要意義。它率先使用諸如認識論等術語,並堅持本體論的突出地位。 納托普對現象學史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而且被看成是激發了埃德蒙德·胡塞爾採用先驗觀念論的術語。埃米爾·拉斯受到胡塞爾著作的影響,並對早期的馬丁·海德格爾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卡西爾和海德格爾關於如何解讀康德的辯論使得海德格爾將康德視為現象學的先驅,而這個觀點在某些重要方面受到歐根·芬克的質疑。新康德主義的長久影響在於成立了《康德研究》刊物,今天仍然存在。

在英美世界,由於吉蓮·羅斯的最近出版的著作,對新康德主義的關注又一次興起。吉利安·羅斯是對新康德運動對現代哲學的影響的評論家。而這也是因為該運動對馬克斯·韋伯著作有所影響。康德對感知界限的關注深刻地影響了19世紀末德國的反實證主義的社會學運動,特別表現在格奧爾格·齊美爾的著作中(齊美爾的問題是「什麼是社會?」是對康德這一問題的直接影射:「什麼是自然?」)[1]米高·弗里德曼最近的著作是無疑也是傾向於新康德主義立場的。

1933年,納粹上台,德國各地的新康德主義圈子被解散。

當代新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一詞也可以指任何以部分或有限地認同康德觀點的人。自彼得·斯特勞森出版《感覺的界限》(1966)一書以來,人們對康德的作品的關注逐漸復興。由於強調認識論而犧牲本體論,《感覺的界限》被歸為新康德主義的立場。在借之後,讓-呂克·南希近期的著作鑒了現象學對先驗的理解,並繼續強調對康德著作的反向閱讀。

代表人物

相關人物

參考文獻

  1. Levine, Donald (ed.),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xix.
  • Frederick C. Beiser (2014), The Genesis of Neo-Kantianism, 1796-188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Hermann Cohen (1919), Religion of Reason Out of the Sources of Modern Judaism (1978, trans. New York) 
  • Harry van der Linden (1988), Kantian Ethics and Socialism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dianapolis and Cambridge) 
  • Thomas Mormann; Mikhail Katz. Infinitesimals as an issue of neo-Kantian philosophy of science. HOPO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3 (2013), no. 2, 236-280. See https://www.jstor.org/stable/10.1086/671348[永久失效連結] and http://arxiv.org/abs/1304.1027. 
  • Gillian Rose (1981), Hegel Contra Sociology (Athlone: London)
  •  Arthur Schopenhauer (1818),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1969, trans. Dover: New York)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