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清朝)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File:松壑清泉圖.jpg
弘仁《松壑清泉圖》,廣東省博物館

弘仁(1610年—1664年),俗姓六奇;又名鷗盟亡後於福建武夷山出家為僧,法名弘仁無智漸江梅花古衲安徽歙縣人,畫家,與石濤髡殘八大山人並稱為清初「四僧」。擅畫山水,初學宋人,晚法蕭雲從倪瓚等,筆法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尤好繪黃山松石,為「新安畫派」創始人,和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新安四大家」。兼寫梅竹,工詩。

簡介

江韜父早歿,家境清貧,但勤奮好學,有遠大的志向。江早年從師研讀四書五經,習舉子業,出於對明王朝的忠耿,曾赴閩投奔唐王,但終究不能挽救時局。在極度失望的心情下,於順治四年(1647年)在武夷山削髮出家,法名弘仁。

出家後的弘仁,寄興於自然,雲遊全國各地。曾作「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台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沈寫鐘山」的詩句。

藝術特色

弘仁一生勤於學習,無日不看書作畫,因而詩、書、畫皆有很深的造詣,其中以畫的成就最大。他的山水畫筆墨精謹,格局簡約,山石取勢峻峭方硬,林木造型盤弩猶勁,雖師法倪瓚,但又能「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餘韻」。弘仁的山水畫很少用粗筆深墨和點染皴擦,畫整體較淡色,線條疏簡,畫山時多用長線,給人以一派純淨、幽曠而又峻逸雋永的意境。

弘仁在書法詩詞上亦有造詣。其行書顏真卿楷書倪雲林,畢得其神韻。

作品

弘仁傳世畫作不多,估計數量不足200幅,而且大多已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在自由市場可謂一畫難求。

另外,他亦留下不少詩詞作品,後人輯成《畫偈集》,收其詩148首。

墓葬

漸江墓,位於安徽歙縣。

參考文獻

  • 楊新、班宗華等:《中國繪畫三千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明朝部份。
  • James Cahill 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103-。

參考來源

  1. 《海外中國名畫精選 VI清朝》,第 12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清初四大畫僧
八大山人 | 石濤 | 髡殘 | 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