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摐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崔摐(8世紀—791年)[1]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唐朝政治人物。

崔渙之子。最初以蔭補協律郎。曾任藍田令,寬明幹練,縣人為他立碑頌德。後轉京兆府司錄,累遷金部員外郎。建中三年八月,朝廷初分置汴東西水陸運兩稅鹽鐵使。是年十二月二十日,由包佶與崔摐共同擔任鹽鐵使。[2]朝廷討伐魏博節度使田悅時,他輸送糧食,使軍隊供應不缺。貞元初官吏部侍郎[3]熟知禮樂。貞元五年拜太常卿,官觀察使[4]以父貶道州刺史,棄官。卒於貞元七年六月,諡曰,贈吏部尚書[5]

子孫

註釋

  1.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
  2. 《舊唐書·卷五十三》
  3. 《舊唐書》卷三十七《五行志》:「貞元二年夏,京師通衢水深數尺。吏部侍郎崔摐,自崇義里西門為水漂浮行數十步,街鋪卒救之獲免。」
  4.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陳利貞傳》:「貞元五年,疽發首,卒。遺觀察使崔摐書,自陳受國恩,恨不得死所云。」《唐會要》卷三《皇后》:「貞元六年七月九日,太常卿崔摐奏……」。《舊唐書》卷三十七《五行志》:「貞元二年夏,京師通衢水深數尺。吏部侍郎崔摐,自崇義里西門為水漂浮行數十步,街鋪卒救之獲免。」
  5. 《舊唐書》卷十三《德宗本紀》

參考書目

  • 《舊唐書》卷一百八《崔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