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沙河水庫
天目湖
代碼BFJ11100012
級別大(二)型水庫
水庫位置江蘇省溧陽市
大壩位置溧陽市天目湖鎮
上游流入平橋河、中田河、下宋河等
下游流出溧戴河沙溪河
集水面積148.5平方千米
水庫面積11.6平方千米
平均水深6.2
最大水深14.2
洪水位24.59
正常水位21
死水位15.5
水質Ⅱ類 弱鹼性
島嶼龍興島、繡球島、怡心島
最大庫容1.12億立方米
正常庫容5970萬立方米
死庫容1335萬立方米
大壩類型均質土壩
壩頂高程25.6
最大壩高16.9
壩頂長度423
壩頂寬度8.0
裝機容量620千瓦
灌溉面積9.05萬畝
開工時間1958年9月
竣工時間1961年11月
移民數8438人

天目湖,即沙河水庫,是中國江蘇省溧陽市境內的一座水庫,位於戴溪河流域,建於1961年。水庫正常庫容為4900萬立方米,集雨面積為148.5平方千米,海拔為21米。[1]

建設歷史

沙河發源於安徽省廣德縣北部的仙山岕、木子岕,奔流數公里後進入溧陽境內,與石龍岕、李豐岕、西塘岕等8條支流計48條澗水匯合後,形成了一條河面寬闊、水流湍急的河流,一到汛期即成水患。1954年和1957年溧陽南部山區先後兩次爆發山洪,沖毀沙河沿岸幾十個村莊和數萬畝農田。

為徹底解決沙河水患問題,1957年洪災過後,溧陽縣(今溧陽市的前身)組織成立調查隊赴南部山區了解沙河集水情況,初步決定在沙河上修建一座大型水庫,包括在磨子山和釣魚臺山(今太公山)之間築一道主水壩截住沙河,在釣魚臺山與馬鞍山之間、磨子山和狐狸山(今湖裏山)之間各築一道副水壩。

1958年春,溧陽縣水利局制訂了水庫規劃方案並提交溧陽縣第三次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會後,政府制定了以蓄為主的《溧陽縣南山地區水利建設規劃》,並正式向地委申報修築沙河水庫樞紐工程項目。3月,鎮江地區水利局組織進行水庫設計工作並上報江蘇省水利廳。省和地區水利部門同意沙河水庫土方工程先行施工。

1958年9月初,溧陽縣委向全縣人民發出了建設沙河水庫的動員令,要求全縣人民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大力支持沙河水庫建設。

1958年9月7日,經江蘇省水利廳水計(59)字第404號文件批准,沙河水庫正式開工。首批上工的是戴埠、茶亭、山丫(在今沙河水庫淹沒區)、城南四個公社的1700多個民工,清理主壩、東副壩、西副壩的壩基,開挖隔水溝和輸水涵洞。秋收秋種結束到12月初期間,沙河水庫工程建設投入了全縣男女主要勞動力一萬餘人。至1959年春,三道大壩壩身已初具規模。

1959年2月,影響全國的三年困難時期大飢餓波及溧陽各水利工程工地,沙河水庫等水利工程一度遭到部分省地領導質疑並準備下馬,後經江蘇省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充分支持沙河水庫工程建設,但壓縮與之相鄰的大溪水庫工程規模,取消高淳東壩至溧陽塘馬的東壩引水總渠工程。

1959年6月,水庫主壩合龍。

1961年11月,沙河水庫建成。[2]

1962年後續建配套工程,至1973年1月基本竣工。

1976年至1978年,徹底改造三條幹渠。

1992年,為開發山水旅遊資源,沙河水庫更名為天目湖。

沙河水庫於2006年底被鑑定為三類壩,存在安全隱患,屬病險水庫。於2008年底至2010年上半年進行除險加固工程,總投資為1.3億元。[3]

2006年,第一輪天目湖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啟動。沙河水庫首次進行生態清淤工程,這也是國內首次實施的飲用水水庫生態清淤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在湖面下游,投資1000萬元,清淤1.5平方公里,於2007年9月完工[4];二期投資1480萬元,清淤2平方公里,於2007年11月開工,2008年完工。[5]

2010年,天目湖首次發佈飲用水源地109項水質指標全分析報告,全部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水標準。[6]

2011年,第二輪天目湖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啟動,2013年沙河水庫上游4平方公里清淤擴容工程開始實施。[7]

發電

沙河水庫建成後,先後興建了主、東、西涵洞水電站。電站裝機620千瓦,其中主涵洞安裝2台16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東涵洞安裝1台100千瓦機組,西涵洞安裝2台100千瓦機組。

蓄能電站

江蘇沙河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天目湖中段東側,是江蘇省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1998年9月18日開工,2003年1月12日正式投產。工程投資6.03億元,利用天目湖作為下水庫,上水庫總庫容262.25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2×5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82億千瓦時,年抽水用電量2.44億千瓦時。[8]

江蘇溧陽抽水蓄能電站(在建),位於天目湖上游蘇皖邊界,江蘇省第三座抽水蓄能電站。2008年12月13日開工,預計2015年正式投產。工程投資76.35億元,下水庫位於天目湖鎮吳村,與沙河水庫為鄰,上水庫位於龍潭林場伍員山工區,總庫容1422.9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6×25萬千瓦,以500KV一級電壓接入江蘇電網,設計年發電量20.07億千瓦時,年抽水用電量26.76億千瓦時。[9]

旅遊

美食

天目湖砂鍋魚頭

文藝作品

詩歌

戲劇

節日與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