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四王,指清朝四位王姓山水畫代表畫家,他們分別是王時敏(1592年—1680年)、王鑑(1598年—1677年)、王翬(1632年—1717年)和王原祁(1642年—1715年),都是蘇州府(治今江蘇省蘇州市)人。

他們分為兩代人,第一代王時敏與王鑑是董其昌的朋友;第二代的王原祁是王時敏之孫,王翬是王鑑的學生。四王直承董其昌的理論與實踐,致力於摹古或在摹古中追求變化,崇拜元四家,他們看重筆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後,構成一種元人已經達到過的理想境界,表現平靜安閒的情感狀態,體現所謂「士氣」與「書卷氣」,卻較少觀察自然。描寫具體感受。四王一派受到統治者的重視,確立了正統地位。

王時敏(1592年—1680年),字遜之,號煙客,晚號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代表作為《雲壑煙灘圖》。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號麓台,一號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代表作為《山中早春圖》、《輞川圖》、《仿黃子九山水圖》等。

王時敏與王原祁的作品風格跟從黃公望,更注重筆墨風格,追隨者稱為婁東派。

王鑑(1598年—1677年),字元照,一字圓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江蘇太倉人。代表作為《夢境圖》、《夏山圖》。

王翬(1632年—1717年),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代表作為《溪山紅樹圖》、《仿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等。

王鑑與王翬的作品也從臨摹入手,但不忽視對丘壑的形象塑造。其追隨者稱為虞山派。

刻意摹古是「四王」山水畫的通病。

參考文獻

四王
王時敏 - 王 鑑 - 王 翬 - 王原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