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絛

出自求聞百科

蔡絛(?—?),約之別號無為子百衲居士[1]蔡京之季子。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擔任太師,起領三省,因年老不能事事,奏判悉取決於蔡絛。宣和七年,賜進士出身[2],不久勒令停止[3],官至徽猷閣待制。靖康元年(1126年),蔡京垮台後,其子孫二十三人被流放,蔡絛亦遭到流放邵州[4],再改白州(廣西博白),死於戌所[5]。著有《國史後補》、《北征紀實》、《鐵圍山叢談》、《西清詩話》及《蔡百衲詩評》等。

妻子韓氏(韓琦之孫,韓粹彥第四女)。

宋高宗紹興31年(1161)十月,南宋王朝大赦天下,蔡絛的大兒子蔡奠,改為鄭興;二兒子蔡巽,改為鄭榮。在蔡絛督促下,兩家攜眷返回家鄉興化(莆田)。鄭興在仙遊游洋隱居,鄭榮在莆田東莊隱居。兄弟倆牢記父訓「隱姓埋名,世世相傳,切勿認祖,守口如瓶,弘揚先祖,光耀門庭」24個字。

注釋

  1.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三
  2. 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六
  3.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七
  4. 《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二四
  5.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十七載:「白州境內有鐵圍山,在舊興業縣南,古稱鐵城。蔡絛以坐父京累,貶白州,嘗游於此,作《鐵圍山叢談》。」

參考書目

  • 《宋史》卷四七二《蔡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