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

出自求聞百科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梵文Śārdūlakarnāvadāna),略作《舍頭諫經》、又作《虎耳經》,印度佛教經典,原作者及年代皆不詳。印度二十八納沙特拉(二十八宿)即是通過該經的翻譯而傳入中國。

歷史

該經最早由安息國太子安世高東漢元嘉元年(151年)譯為漢文,不過該譯本已佚。三國時期,孫吳印度僧人竺律炎月氏國清信士支謙再度將其翻譯,名為《摩登伽經》,共二卷。西晉時,高僧竺法護又於永嘉年間翻譯了該經,即作《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共一卷。[1]

《摩登伽經》、《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兩譯本皆收錄於大正藏密教部

參考文獻

  1. 黃心川主編 (編). 《南亚大辞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