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讀(唐朝)

出自求聞百科

張讀(833年—889年7月21日),一作張瀆,字聖朋(一說字聖用,此從墓誌),深州陸澤人,唐朝政治人物。

生平

張讀為張希復之子,張薦之孫,宰相牛僧孺外孫,母秦國太夫人。[1]

張讀年輕時聰穎有悟性,有俊才,大中二年(852年)進士及第,[2]約大中十年(860年)被宣歙觀察使鄭薰選入幕府為從事。[3]大中十二年(862年),鄭薰被下屬驅逐,張讀也因而失去職位,貶鄧州司戶,不久任同州朝邑縣尉,入同州刺史楊漢公幕府,得其推薦為試大理評事。東川節度使薛耽召張讀入幕府,張讀因丁母憂沒有去。服喪期滿後,被鳳翔節度使杜悰奏充鳳翔支使、監察御史里行、殿中、內供奉、假禮部員外郎,賜緋色官服。後被征拜右補闕,遷起居郎,後又獲賜三品官服,改尚書司封員外郎,換兵部員外郎,出為河南縣令,咸通十五年(874年)十月尚在任。[1]

李蔚拜相,遷張讀為駕部郎中、知制誥。又遷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判弘文館事,[4]乾符五年(878年)十二月權知禮部科舉,當時人稱讚他人才選拔得當。又任禮部侍郎[3]辭職,乾符六年(879年)十月,權知尚書左丞事,[2][5]又改戶部侍郎。廣明元年(880年),遷吏部侍郎[1]

一年多後,黃巢作亂,僖宗出奔成都,張讀未能隨駕,徒步趕到行在中和元年(881年),再任吏部侍郎,選拔人才得當,僖宗下詔准許他在任兩年,並將他的事跡張榜於曹門。[3]中和三年(883年)九月,成都青羊宮出現古篆書讖語「太上平中和災」,御史中丞張讀與宰相韋昭度蕭遘鄭畋一齊上表恭賀。[6]次年(884年)僖宗回京之際,張讀在吏部侍郎任上受任為兼禮儀使,恢復朝廷秩序。[1]

次年(885年)末,權勢宦官田令孜挾持僖宗出奔到鳳翔,張讀改尚書左丞,光啟二年(886年)改任工部尚書、兩川慰諭使。田令孜因遭到眾人指責,任命自己為西川監軍,投靠其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陳敬瑄、田令孜攻打東川節度使顧彥朗,蜀道因此不通,張讀奉命勸解無果,被朝廷以無功之罪改睦王傅,廷議多以為屈。光啟四年(888年)僖宗再回京後,又拜禮部尚書,還未到任,又拜為尚書左丞,於任上卒於萬年縣開化里私宅[2][3]。輟朝一日,贈兵部尚書。歸葬萬年縣洪原鄉曹村祖墳。[1]

其墓誌由宰相徐彥若撰寫,張讀外甥將仕郎守右拾遺席梲書寫。[1]

爭議記載

會昌五年(845年)二月,有張瀆等三十人被諫議大夫、權知禮部貢舉陳商選為科舉中第,但當時人認為陳商接受請託,於是武宗令翰林學士白敏中覆試,張瀆、李玗薛忱張覿崔凜王諶劉伯芻七人落榜。[7]但《張讀墓誌》並無提及張讀十三歲時曾科舉中第,陳尚君《<宣室志>作者張讀墓誌考》也沒有引用這條史料,此張瀆與張讀或非一人。

作品

張讀著有《建中西狩錄》十卷[8][9],《宣室志》十卷[10][11],《神州總載》十五卷、制誥詩賦雜著五十卷。[1]其中《宣室志》為其十九歲時所作。另有其為岳母鄭霞士所作墓誌《唐故尚書屯田員外郎歸州刺史韋公夫人滎陽鄭氏墓志銘並序》,稱自己當時的官職為「朝議郎守河南縣令柱國賜紫金魚袋」,為其除《宣室志》外唯一的存世文章。

家庭

張讀娶歸州刺史韋端符次女,不到一年,韋氏早亡。又娶韋端符第三女,兩年後也早亡,所生子也早夭。張讀擔心無後,多納姬妾,但最終無子。有一庶女,及笄之年,奔喪途中在蜀地去世。張讀以侄子張潯的兒子張華相(886年生)為嗣,張讀妾馬氏發誓不改嫁,撫養張華相成人。[1]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徐彥若《唐故通議大夫尚書左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兵部尚書常山張公墓志銘並序》
  2. 2.0 2.1 2.2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3. 3.0 3.1 3.2 3.3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一列傳第八十六
  4. 《新唐書》作其任「兼弘文館學士,判院事」在其於中和元年任吏部侍郎後。
  5. 《舊唐書》卷一十九下
  6. 杜光庭《歷代崇道記》
  7. 《舊唐書》卷一十八上
  8. 《新唐書》卷五十八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
  9. 《宋史》卷二零三作一卷
  10. 《新唐書》卷五十九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
  11. 《宋史》卷二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