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女子世界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國際足聯女子世界盃
成立1991年,​33年前​(1991
地區全世界
主辦方國際足球聯合會 (FIFA)
參賽隊數32隊(決賽週)
衛冕冠軍 美國(第 4 次)
奪冠最多球隊 美國(4 次)
網站官方網站
2023年國際足聯女子世界盃

國際足聯女子世界盃FIFA Women's World Cup)被視為女子足球最高榮譽的賽事。由國際足總(FIFA)主辦,各國的女子國家足球隊參加的比賽。首屆女足世界盃於1991年在中國廣州舉行,由美國隊獲得冠軍,之後每4年舉辦一次。2019年的世界冠軍由美國隊奪得。

起源

女子世界盃是源自時任FIFA主任祖亞奧·夏維蘭治的想法。男足世界盃早在1930年便已經開始了。但女子踢足球這個概念,在許多人的眼裡,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直到80年代時,女子足球才得以在世界範圍內初步開展。是不是應該舉辦女子足球世界盃大賽?在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夏維蘭治的腦海中,這是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從理智上說,夏維蘭治明白,世界各類球類運動,都是從男子開始,然後普及到女子的。國際足聯作為國際足球的領導組織,不能沒有戰略眼光。然而,夏維蘭治當時也明白,舉辦女足世界盃,商業風險很大。國際足聯也不能不考慮自己的短期經濟利益。在此矛盾的心情下,國際足聯80年代時,在中國舉辦一個試驗性「女足世界盃」。在中國足協,美國足協及若干歐洲足協的鼓勵支持下,夏維蘭治終於下了決心。1991年11月16日至30日,第一屆女足世界盃在中國廣州正式舉行。

由於女子足球運動發展仍未成熟,因此至目前女子世界盃及女子奧運足球的資格是相同的。

賽制

24 支參賽隊伍將先分 6 組,每組 4 隊作賽。每隊互相對賽,勝得 3 分,和得 1 分 ,負則 0 分。 小組各隊將依據下列準則排名:

  • 分組賽中總得分

若2隊或以上隊伍上述數據相同,則需按以下方法定名次:

  • 分組賽中總球差
  • 分組賽中總入球數字
  •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對賽得分
  •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對賽球差
  •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對賽入球數字
  • 公平競技得分(今屆賽事黃、紅牌計算)
  • 由國際足協籌委會進行抽籤

每組前2名球隊及各組第3名球隊中的最佳 4 隊將晉身16強淘汰階段賽事。

於16強至決賽中,如雙方於法定時間內賽和,則會進行加時賽;若仍未能分出勝負,則需以互射十二碼決勝。

其他事項

1999年和2003年的女子世界盃都在美國舉辦。2003年本應是由中國主辦的,但由於SARS的爆發,因而改為由美國主辦,而原本的主辦國中國則以直接獲得2007年的主辦權作為補償。

歷屆賽事

年份 主辦國 決賽 季軍戰 參賽
隊數
冠軍 比數 亞軍 季軍 比數 殿軍
1991
詳細
 中國
美國
2–1
挪威

瑞典
4–0
德國
12
1995
詳細
 瑞典
挪威
2–0
德國

美國
2–0
中國
12
1999
詳細
 美國
美國
0–0加時
5–4十二碼

中國

巴西
0–0
5–4十二碼

挪威
16
2003
詳細
 美國
德國
2–1
黃金入球

瑞典

美國
3–1
加拿大
16
2007
詳細
 中國
德國
2–0
巴西

美國
4–1
挪威
16
2011
詳細
 德國
日本
2–2加時
3–1十二碼

美國

瑞典
2–1
法國
16
2015
詳細
 加拿大
美國
5–2
日本

英格蘭
1–0加時
德國
24
2019
詳細
 法國
美國
2–0
荷蘭

瑞典
2–1
英格蘭
24
2023
詳細
 澳大利亞
 新西蘭
32

球隊成績

國家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美國 4 (1991, 1999, 2015, 2019) 1 (2011) 3 (1995, 2003, 2007)
德國 2 (2003, 2007) 1 (1995) 2 (1991, 2015)
挪威 1 (1995) 1 (1991) 2 (1999, 2007)
日本 1 (2011) 1 (2015)
瑞典 1 (2003) 3 (1991, 2011, 2019)
巴西 1 (2007) 1 (1999)
中國 1 (1999) 1 (1995)
荷蘭 1 (2019)
英格蘭 1 (2015) 1 (2019)
加拿大 1 (2003)
法國 1 (2011)

各屆世界盃球隊綜合成績

圖例
  • 1st - 冠軍
  • 2nd - 亞軍
  • 3rd - 季軍
  • 4th - 第四名
  • QF - 四分之一決賽
  • R2 - 第二輪
  • R1 - 第一輪
  •  •  – 未能晉級決賽周
  •  ×  - 沒有參賽/放棄參賽/被禁賽
  •    – 東道主

每屆錦標賽都會顯示主辦國的國旗和每屆錦標賽的合格隊伍數量(括號內)。 `

參賽隊伍 1991
中華人民共和國
(12)
1995
瑞典
(12)
1999
美國
(16)
2003
美國
(16)
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
(16)
2011
德國
(16)
2015
加拿大
(24)
2019
法國
(24)
2023
澳大利亞
新西蘭
(32)
總結
阿根廷 × R1
16th
R1
16th
R1
18th
3
澳大利亞 R1
12th
R1
11th
R1
13th
QF
6th
QF
8th
QF
7th
R2
9th
Q 8
巴西 R1
9th
R1
9th
3rd QF
5th
2nd QF
5th
R2
9th
R2
10th
8
喀麥隆 × R2
11th
R2
15th
2
加拿大 R1
10th
R1
12th
4th R1
9th
R1
16th
QF
6th
R2
11th
7
智利 R1
17th
1
中國 QF
5th
4th 2nd QF
6th
QF
5th
QF
8th
R2
14th
7
中國台北 QF
8th
1
哥倫比亞 × × R1
14th
R2
12th
2
哥斯達黎加 × R1
18th
1
丹麥 QF
7th
QF
7th
R1
15th
R1
12th
4
厄瓜多爾 × R1
24th
1
英格蘭 QF
6th
QF
7th
QF
7th
3rd 4th 5
赤道幾內亞 × × × R1
15th
× 1
法國 R1
9th
4th QF
5th
QF
6th
4
德國 4th 2nd QF
8th
1st 1st QF
6th
4th QF
5th
8
加納 R1
T-13th
R1
12th
R1
15th
3
意大利 QF
6th
R1
9th
QF
7th
3
象牙海岸 × × × R1
23rd
1
牙買加 × × R1
23rd
1
日本 R1
12th
QF
8th
R1
T-13th
R1
10th
R1
T-10th
1st 2nd R2
13th
8
北韓 × R1
10th
R1
11th
QF
8th
R1
13th
× 4
南韓 R1
14th
R2
14th
R1
21st
3
墨西哥 R1
16th
R1
11th
R1
22nd
3
荷蘭 R2
13th
2nd 2
新西蘭 R1
11th
R1
14th
R1
12th
R1
19th
R1
20th
Q 6
尼日利亞 R1
10th
R1
11th
QF
7th
R1
15th
R1
13th
R1
9th
R1
21st
R2
16th
8
挪威 2nd 1st 4th QF
7th
4th R1
10th
R2
10th
QF
8th
8
俄羅斯 × QF
5th
QF
8th
2
蘇格蘭 × R1
19th
1
南非 × R1
22nd
1
西班牙 R1
20th
R2
12th
2
瑞典 3rd QF
5th
QF
6th
2nd R1
T-10th
3rd R2
16th
3rd 8
瑞士 R2
15th
1
泰國 × × R1
17th
R1
24th
2
美國 1st 3rd 1st 3rd 3rd 2nd 1st 1st 8
參賽隊伍 1991
中華人民共和國
(12)
1995
瑞典
(12)
1999
美國
(16)
2003
美國
(16)
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
(16)
2011
德國
(16)
2015
加拿大
(24)
2019
法國
(24)
2023
澳大利亞
新西蘭
(32)
總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