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麥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詹姆斯·約翰·伯麥
出生(1786-09-26)1786年9月26日
 英國英格蘭漢普郡波托西
逝世1850年2月14日(1850歲-02-14)(63歲)
 英國英格蘭肯特郡皇家唐橋井
效命 英國
軍種 英國皇家海軍
服役年份1802年-1850年
軍銜上將
統率東印度和中國艦隊
Wars拿破崙戰爭
第一次英緬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獲得勳章CB(1815年)
KCH(1836年)
KCB(1841年)
簽名

伯麥KCBKCH(英語:James John Gordon Bremer,1786年9月26日—1850年2月14日),又譯庇林麥卑林馬寶馬,英國海軍將領。曾參加拿破崙戰爭第一次英緬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在中國時曾兩度擔任英軍總司令,曾在中文公告中自稱「軍師統帥水師總兵官伯麥」。[1]

伯麥生於英格蘭波托西,於1794年加入英國海軍。在東印度服役時曾任響尾蛇號(HMS Rattlesnake)的指揮官。1814年升為上校,次年獲得第三級巴斯勳章。後來還擔任添馬號的指揮官,1824年他被派往澳大利亞梅爾維爾島建立殖民地。在他的領導之下,英國得以宣稱對東經129°-135°之間的澳大利亞北部海岸擁有主權。

伯麥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兩度擔任英軍總司令,並於1841年正式占領香港島。同年被授予第二級巴斯勳章。1846年成為英國海峽艦隊副司令,後來擔任伍爾維奇造船廠主管直到1848年退休。1850年逝世,當時軍銜為少將。

早期生平

1786年9月26日,伯麥出生於英格蘭漢普郡的波托西。[2]是英國海軍上尉詹姆斯·伯麥唯一的兒子(他父親所乘的船隻於1786年1月6日在英格蘭多塞特郡海岸外失事,下落不明),他母親是詹姆斯·諾曼(James Norman)船長的女兒,安妮。1794年,伯麥作為初級志願兵(first-class volunteer)加入英國海軍,屬於斯凱芬頓·勒特威奇少將位於泰晤士河口的旗艦三明治號,1795年6月被解職。後來他進入樸茨茅斯皇家海軍學院就讀,並於1802年4月2日成為查爾斯·達勒姆船長的恩底彌翁號上的見習軍官。後又加入紐芬蘭和北海艦隊,在詹姆斯·甘比爾中將的旗艦伊西斯號上效力。在通過考試後不久,伯麥被任命為急流號雙桅橫帆炮艦上的中尉軍官。1805年8月3日,他作為首領號三等艦上的中尉軍官參與了由威廉·康沃利斯指揮的在布雷斯特一帶對法國艦隊的追擊戰。[3]

1806年5月起,伯麥先後在地中海艦隊的狄安娜號(HMS Diana)和伊摩根號(HMS Imogen)上服役。1807年5月28日,他又被派到東印度地區,在威廉·伍爾德里奇(William Wooldridge)船長的普賽克號(Psyché)上效力。10月13日就任響尾蛇號的指揮官。1814年6月7日升為上校,[4]次年6月4日獲得第三級巴斯勳章(CB)。

在澳洲

1823年9月18日,伯麥成為添馬號的指揮官。次年2月,因為英國商人有望打開馬來群島的市場,[5]他被派往澳大利亞梅爾維爾島建立殖民地,以作為可用於保護英國貿易的軍事據點。[3][4]1824年6月,伯麥抵達悉尼,花了一個月時間集中部隊和物資。[6]8月24日,他率添馬號、哈科特伯爵夫人號(Countess of Harcourt)、納爾遜女士號(Lady Nelson)載着陸戰隊員和44名囚犯離開傑克遜港,[5]穿過托雷斯海峽,於9月20日抵達埃辛頓港,宣告東經129°-135°之間的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為英國領土。[7]由於埃辛頓港缺乏新鮮飲用水,伯麥認為當地不適合建立居民點。9月26日,伯麥等人到達梅爾維爾島的國王海灣(King Cove),建立營地,並於10月21日將其命名為登打士砦[6]。不過當地健康環境差,耗費昂貴,也沒發展成有效的商貿站。1828年11月,英國人奉令放棄了該據點。[5]

1824年11月,伯麥前往印度參與第一次英緬戰爭[6]1836年1月25日,他被授予教皇黨勳章(KCH)。1837年,格萊內爾格男爵(Baron Glenelg)再次選中埃辛頓港為設立貿易站的合適地點,伯麥率短吻鱷號和布里托瑪特號(Britomart)再度趕往該地,並於1838年10月在當地建立了一個新據點,稱為維多利亞港。這個港口一直使用到1843年,1849年時,由於失去了商務和軍用的價值,埃辛頓港被廢棄。

1839年6月,英國人在廣州遇到麻煩的消息傳來,在南威爾士總督喬治·吉普斯支持下,伯麥率屬下戰艦離開埃辛頓港前往中國。

在中國

第一次定海之戰前一天,伯麥在韋爾斯利號上要求中國官員交出舟山島

1839年11月,在少將弗雷德里克·麥特蘭死後,伯麥准將當上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的總司令,1840年7月,喬治·懿律接任總司令,在懿律回國後,伯麥於1840年11月再任英軍總司令。直到1841年8月由威廉·巴加接替。[4][8]伯麥先後指揮了英軍在舟山[9]、穿鼻[10]、虎門[11]、烏涌[12]、黃埔[11]、廣州等地的戰鬥。[13]

1841年1月19日,琦善同英國公使義律訂立《川鼻草約》,當中一條割香港島。草約雖然未受兩國政府批准,1841年1月26日,伯麥乘高爾合號(HMS Calliope)來港,正式舉行升旗儀式,並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他們在水坑口登陸,並把它叫做Possession Point,即「佔領角」之意。1841年2月1日,即道光廿一年正月初十,伯麥同義律一齊發告示,香港島歸入英國,而告示香港島土人一切如舊。伯麥因此次戰爭,而聲名大噪,並因戰功受到英國議會的表彰。1841年7月29日,他獲得第二級巴斯勳章(KCB[3][4]。8月24日,伯麥與義律乘亞特蘭大號離開中國。[14]

晚年

1846年4月30日,伯麥加入海峽艦隊,擔任弗朗西斯·奧古斯都·科勒上將的副司令,座艦是女王號(HMS Queen)。11月24日,他成為伍爾維奇造船廠的主管,同時負責指揮威廉和瑪麗號快艇(William and Mary[3][4]。1848年11月13日,他從造船廠退休。後於1849年9月15日升為少將。[15]他一度在德文郡任地方官。1850年2月14日因糖尿病肯特郡逝世。[2]

家庭

伯麥在1811年3月27日和陸戰隊軍官托馬斯·維勒(Thomas Wheeler)的女兒、牧師喬治-亨利·格拉斯(George-Henry Glasse)的寡妻哈莉特(Harriet)結婚,育有二子四女。[16]

哈莉特於1846年去世後,伯麥在1848年2月8日續娶了海軍軍官詹姆斯·布里斯拜恩(James Brisbane)的長女傑邁瑪·瑪麗·哈莉特(Jemima Mary Harriet)。[17]

地名

注釋

  1. 《英逆與大鵬協照會文》,見《鴉片戰爭》資料叢刊,第4冊,第239頁.
  2. 2.0 2.1 Laughton, J. K.. "Bremer, Sir James John Gordon (1786–1850)".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04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ref:odnb/3313.
  3. 3.0 3.1 3.2 3.3 O'Byrne, William R. (1849). A Naval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Volume 1. John Murray. p. 120.
  4. 4.0 4.1 4.2 4.3 4.4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892). Volume 6. pp. 256–257.
  5. 5.0 5.1 5.2 Scott, Ernest (1988). Australia -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7 (Part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29–130. ISBN 0-521-35621-0.
  6. 6.0 6.1 6.2 Bach, J. "Bremer, Sir James John Gordon (1786 - 1850) ".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Retrieved 7 June 2011.
  7. "Melville Island - Culture and History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5 November 2008). Retrieved 7 June 2011.
  8. The Gentleman's Magazine (1850). Volume 188. p. 535.
  9. The London Gazette: p. 2991. 15 December 1840. Issue 19930.
  10. The London Gazette: p. 1162. 7 May 1841. Issue 19976.
  11. 11.0 11.1 The London Gazette: p. 1426 . 3 June 1841. Issue 19984.
  12. The London Gazette: p. 1502. 11 June 1841. Issue 19987.
  13. The London Gazette: p. 1503. 11 June 1841. Issue 19987.
  14. Martin, Robert Montgomery (1841). The Colonial Magazine and Commercial-Maritime Journal. Volume 6. p. 488.
  15. Burke, J. Bernard (1850). St. James's Magazine, and Heraldic and Historical Register. Volume 2. pp. 41–42.
  16. Burke, J. Bernard (1852). A Genealogical and Heraldic Dictionary of the Landed Gentry of Great Britain & Ireland, for 1852. Volume 1. p. 138.
  17. The Annual Register, or a View of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he Year 1848.Volume 90. p. 18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