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岛的秘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猴岛的秘密
  •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猴岛的秘密
史蒂夫·普赛尔绘制的《猴岛的秘密》电子游戏盒封面
类型冒险游戏
平台Amiga
Atari ST
Commodore CDTV
DOS
FM Towns
Sega CD
开发商LucasArts
发行商LucasArts
制作人罗恩·吉伯特
编剧罗恩·吉伯特
提姆·谢弗
戴夫·葛罗斯曼
美术史蒂夫·普赛尔
音乐麦可·兰德
系列猴岛小英雄
引擎SCUMM
模式单人
发行日软盘版:1990年10月
光盘版:1992年

猴岛的秘密(英语: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是美国游戏公司LucasArts在1990年推出、以海盗为题材改编的电子冒险游戏,且为此游戏系列《猴岛小英雄》的首部作品。 [1]

游戏剧情

《猴岛的秘密》故事架构在一个幻想的加勒比海世界。在加勒比海某处,有一个立志成为海盗、名为“盖伯拉许·崔普伍德”(中文电子游戏杂志多以“小盖”简称)的青年,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来到海盗聚集的混乱岛(Melee Island)上来试运气。[2]

之后小盖得知要成为真正的海盗必须通过比剑术、找寻秘宝、偷窃技术三项考验。而小盖就在试炼的过程中,除了面对各种形形色色人物、奇异的挑战外,也遇到了他一生中心仪的女性──混乱岛领主“伊莲·玛蕾”,以及他永远的死对头──率领僵尸海盗军团、居心想夺取伊莲为妻的邪恶船长“勒恰克”。[2]

游戏方式

作品的架构是第三人称2D冒险游戏,玩家可使用鼠标来操控玩家角色小盖、并可使用12项指令(包含“对话”、“走动”、“捡取”等等)来让小盖与其它角色互动、或探索周遭事物、寻找重要物品,以获得解谜的资讯。[3]

《猴岛的秘密》与其它LucasArts出品的冒险游戏相同,在游戏中不加入会去威胁玩家角色生命、死去的情况,可以让玩家在轻松的气氛下游玩。[4]

游戏开发

经纬

在1988年罗恩·吉伯特制作完电子游戏《异形大进击》后,开始构思一份以海盗为题材的冒险游戏。[5]该作品的主要灵感来自吉伯特之前阅读提姆·鲍尔斯以海盗为题材的小说《惊涛怪浪》,以及儿时在迪士尼乐园游玩里个人最喜爱的游乐设施《加勒比海盗》。[6]之后吉伯特将他的点子介绍给LucasArts的游戏开发人员后获得不差的反应,但当时吉伯特与制作群正忙于制作以电影《圣战奇兵》改编的同名冒险游戏、而暂时无法接案。[5]到1989年《圣战奇兵》上市后,LucasArts才开始让开发人员接手吉伯特所提出的案子。[5][7]

在游戏一开后不久,吉伯特发现《猴岛的秘密》单靠他一人难以开发完成,于是吉伯特邀请了之前他所聘请到LucasArts工作的设计师提姆·谢弗戴夫·葛罗斯曼两名人员一同加入《猴岛的秘密》开发团队。[8]之后吉伯特发现谢弗与葛罗斯曼两人在构想游戏内容的风格的方向上不尽相同,而分配两人先各自负责在不同的游戏段落及角色,之后再依游戏开发情况来从两方的内容做修改。[8]事后葛罗斯曼认同吉伯特的这项决策,认为这可让他与谢弗一方面尽情发挥创意、另一方面也对将点子整合于作品里有帮助。[9]

作品架构

创造《猴岛的秘密》的罗恩·吉伯特
提姆·谢弗 (左方)与戴夫·葛罗斯曼是协助罗恩·吉伯特开发《猴岛的秘密》的主要人物

吉伯特对于《猴岛的秘密》的游戏宗旨希望能架构在一个“更简单轻松”、“更容易让玩家上手”的作品,他对于当时雪乐山公司所推出的一些冒险游戏里只要做错判断、就容易出现游戏结束这种像是处罚玩家的方式不能苟同。[5]吉伯特先前在1987年推出的《疯狂大楼》便实行了这种理念,而他在《猴岛的秘密》更想办法减少会卡关的问题发生。[10]而《猴岛的秘密》里,几乎不可能有让玩家角色小盖死去而结束游戏的情况发生,[5]除了在一个小盖落在海里的桥段中、玩家故意在超过十分钟内不让小盖脱离险境上岸才会出现游戏结束消息。(会超过十分钟才死去的原因是小盖在游戏角色设定里,个人的专长是“在水里憋气十分钟”)

《猴岛的秘密》是采用对话树(Dialog tree)架构的冒险游戏,及在与非玩家操控的角色碰面时、可选择不同的对白选项来谈话互动。[11]而游戏里由谢弗与葛罗斯曼所撰写的游戏对白,不少是出自他们在制作游戏时的临时发挥、或是由他们私下的个人喜好所获得的灵感,如游戏中的一句对白“我感觉在地狱一定会见到一堆蘑菇”(I had a feeling in hell there would be mushrooms)是出自谢弗个人对于蘑菇之类东西的厌恶。[12]其中游戏一段让玩家挑选出正确的对白、以羞辱对手以取胜的“羞辱斗剑”(Insult Swordfighting)便是吉伯特三人从影星埃罗尔·弗林拍摄的一些电影中,片里的海盗经常开口对敌人冷嘲热讽的桥段所获得的灵感。[5][12]另外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在当时前往天行者牧场访问吉伯特一行人时,也提供了不少羞辱对白供游戏使用。[13]

技术

作品采用的游戏开发引擎为“SCUMM”,先前便是为了让吉伯特开发出1987年游戏《疯狂大楼》所特别做出的程序套件。[10]因较早版本的SCUMM里头有许多写死的命令在指令码语言中,在开发《猴岛的秘密》时便做了许多修正。[14]先前SCUMM有设计查看物品(What is)的指令选单;来让玩家观察游戏里的周遭物品内容,在《猴岛的秘密》则简化成直接以鼠标移动到该物品上即可显示其名称,[10][15]此改变也成为往后卢卡斯推出的冒险游戏采用的方式之一。另外《猴岛的秘密》里也用了一些更有效率的方法以利游戏进行,如当鼠标移动到游戏人物角色时,动作选单会自行移动到“对话”选项。[15]

游戏的色彩美工由史蒂夫·普赛尔担任,也是先前吉伯特在开发《疯狂大楼》的同伙。在色彩设计上最早推出的磁碟片版本《猴岛的秘密》是支持EGA显卡及320x200分辨率、16色的效果。而主角小盖的外服会采用白与黑的搭配也是受限当时于色彩可用数量的限制。[10]之后发售的可支持256色VGA显卡的版本有对角色及背景色彩上做了修正。[15][16]

配乐部分是由麦可·兰德制作,此为麦可·兰德个人首次在LucasArts里接案的作品。[17]音乐则是采用MIDI的控制协议制作,后续推出的光盘版另有重新混音制成较高音质的CD音轨。[18]

作品反应

评价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GameRankings81.25/100[20]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GameSpot9.3/10[21]
IGN9.2/10[19]

《猴岛的秘密》发售后,在电子游戏杂志所获得的游戏评价以获得正面回应居多。游戏杂志《Dragon》1991年份的168期上表示著虽然《猴岛的秘密》游戏售价偏高,但有着幽默的情节、精致的VGA图形画面、配乐、以及有趣的谜题和对白等优点。[22]而《Zero》杂志的特约作家邓肯·麦当劳(Duncan MacDonald)则认为此游戏最值得称许的地方是可以在选择不同难度的“是个游玩到最后的过程都是有趣的游戏”。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的保罗·格兰西(Paul Glancey)另表示《猴岛的秘密》的游戏水准高出先前卢卡斯较早期所推出的其它冒险游戏,而与其它单纯为了解谜的冒险游戏相比之下,多出了爆笑趣味的角色及及别出心裁的谜题,游玩时令人仿佛参与了一场有趣的喜剧电影,整体来说绝对是令人着迷的作品。[23]《ACE》的史蒂芬·库克(Steve Cooke)觉得在游戏的图形及音效表现上相当好,唯独对于游戏设计师在一些角色名或地名后方刻意标上商标图形“™”的玩笑不太满意,认为此作法影响了游玩时的气氛。[24]

《Amiga Power》马克·瑞萧(Mark Ramshaw)则评析此作品突出的操控界面及独树一格的世界观、可谓替图形冒险游戏带来了新的风潮,足以让人将其它冒险游戏如《魔域》或由《霍比特人历险记》、《指环王》名奇幻小说等改编的电子游戏暂搁在一旁。[25]而《Amiga Computing》的尼克·克拉克森(Nick Clarkson)认为在画面及音效,且有着简单易上手的操控界面。[26]另外《Amiga Action》表示著在“画面及气氛漂亮地表现出加勒比海的风味,是个值得去花钱拥有的一款游戏。”[27]

列名项目

  • 杂志《Amiga Power》64期:历来最佳电子游戏第19名[28]
  • 杂志《电脑游戏世界》148期:史上前150大PC平台电子游戏第19名[29]
  • 电子游戏论坛网站IGN:IGN评选史上游戏名作之一[30]、LucasArts出品10大最佳冒险游戏第7名[31]
  • 电子游戏网站1UP.com:100大电子游戏第62名[32]
  • 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2011年电子游戏艺术展(The Art of Video Games)展出作品之一。[33]

大众文化的引用

2005年在隶属海华郡公立学校系统的哈蒙德高中 (Hammond High School)里 ,一名叫做克里斯·荷帝 (Chris Heady)的学生自行编写、执导了一部由《猴岛的秘密》改编的舞台剧于校内公开。卢卡斯得知后允许将作品版权授予该名学生使用,但附加了限制上演期间不能超过一年、且只能用于非营利使用的但书。[34]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事后也将《猴岛的秘密》列为“在电子图形冒险游戏中,第一个被改编成舞台剧的作品”。[35]

2009年有人在网路上开玩笑地将《猴岛的秘密》游戏里一些虚构的烈酒配方、贴在脸书的页面上,而阿根廷C5N频道误将此类恶搞内容信以为真、之后在新闻节目呼吁青少年不要随意尝试调配对身体有害的烈酒“烈酒XD”(Grog XD)。[36]后续猴岛系列的第五作《猴岛传说》中,刻意在某一游戏场景里摆上一台有销售“烈酒XD”的饮料贩卖机。[37]

重制特别版本

猴岛的秘密特别版
  •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平台iOS
Mac OS X
PlayStation Network
Windows
Xbox Live
发行商LucasArts
发行日2009年7月

概要

LucasArts在2009年7月推出了将《猴岛的秘密》重制版本《猴岛的秘密特别版》(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该重制的特别版支持了个人电脑、Xbox 360i Phone等平台,[38]并且可采用电子软件分发方式下载游玩。[39]而首次的公开则是在当年6月的E3游戏展上。

此作品提案来自于LucasArts的游戏制作人之一克雷格‧德瑞克(Craig Derrick),当时他的制作团队正在想出做出可以忠于原味、又能带来新鲜感的作品,之后便想到可以把LucasArts旗下将近二十年前的电子游戏《猴岛的秘密》给重制。[40]

特别版除了以全新游戏引擎将游戏画面精细化,并加上了全程游戏配音,其中还添加了可在游戏中切换特别版或初代版本画面的选项。[40][41]

而LucasArts的游戏社群经理布鲁克斯‧布朗(Brooks Brown)表示著虽然游戏制作团队尽可能在特别版里保持原汁原味,但考量到当时采用的由SCUMM游戏引擎所做出的操控界面;在现今游乐器手柄上的类比摇杆会能有操控不易的情况,而做了修改。[42]而原作中的一些笑料也曾在重制版本中被考虑到是否要修改,如原先版本里在酒吧的场景中有一名身上挂着“欢迎洽问《纱之器》”(Ask Me About LOOM)名牌的海盗,其中《纱之器》是LucasArts在《猴岛的秘密》之前所推出的冒险游戏,此细节曾被布鲁克斯‧布朗等人考量到因现今有听过老游戏《纱之器》的玩家已不多、而是否要修改成“欢迎洽问《星球大战:原力释放》”(Ask Me About Star Wars: The Force Unleashed),之后则认为到修改此细节就不算原来的《猴岛的秘密》而保留下来。[42]

特别版的评价

重制特别版本的《猴岛的秘密》评价与原作相同,已获得正面回应居多。电子游戏传媒网站GamePro与评论网站IGN皆认同新版本在画面、音效上的表现,且游玩的过程是令人愉悦的。[43][44]

GameSpot网站则认为特别版本将游戏角色给予全程配音后、原始版本的人物相较之下就显得死板,整体来看特别版本的各项表现已可让人不必再去眷恋、花时间回味原始版本的内容。[45]Eurogamer的评论者丹‧怀德汉(Dan Whitehead)表示著“虽然很想对此特别版本挑出毛病来批评,但必须要说特耶版本各方面都超过了原作,是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游戏作品。”[46]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20th Anniversary. LucasArts. [2013年8月3日]. 
  2. 2.0 2.1 Lucasfilm Games.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DOS. 1990年10月. 
  3. Levi Buchanan. Fond Memories: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IGN. 2008年9月12日 [2013年8月3日]. 
  4. Evan Shamooon. Game Over How different gamemakers cope with death. 1UP.com. 2008年5月 [2013年8月3日]. 
  5. 5.0 5.1 5.2 5.3 5.4 5.5 The Making Of –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Retro Gamer (Imagine Publishing). 2008年12月5日, (34): 58至61页. 
  6. 罗恩·吉伯特. On Stranger Tides. Grumpy Gamer. 2004年9月20日 [2013年8月3日]. 
  7. Video Game History Month: Tim Schafer. GameSpot. 2011年5月21日 [2013年8月3日]. 
  8. 8.0 8.1 Greg Kasavin. Designer Threads Featuring Ron Gilbert – Part 2. GameSpot. 2006年6月30日 [2013年8月3日]. 
  9. Winda Benedetti. Aye matey, beloved pirate games set sail again. MSNBC. 2009年7月7日 [2013年8月3日]. 
  10. 10.0 10.1 10.2 10.3 Behind the Scenes: Maniac Mansion + Day of the Tentacle. GamesTM. The Ultimate Retro Companion (Imagine Publishing). 2010, (3): 22至27页. ISSN 1448-2606. OCLC 173412381.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journal}}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journal=) (帮助);
  11. Jeffrey Matulef. Analysis: Smooth Talk – The Evolution Of Dialog Trees. Gamasutra. 2010年8月5日 [2013年8月3日]. 
  12. 12.0 12.1 罗恩·吉伯特. Stuff and Things and Monkey Island. Grumpy Gamer. 2009年6月1日 [2013年8月3日]. 
  13. Ron Whittaker. Gaming Today’s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Author Orson Scott Card. GameFront. 2007年6月15日 [2013年8月3日]. 
  14. 罗恩·吉伯特. Classic Game Postmortem: Maniac Mansion (Flash Video).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11年3月4日 [2013年8月3日]. 
  15. 15.0 15.1 15.2 Evan Dickens. Adventure Gamers's Top 20 – #2: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Adventure Gamers. 2004年4月2日 [2013年8月3日]. 
  16.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 Screenshot 26 of 40. MobyGames. 2008年8月13日 [2013年8月3日]. 
  17. GSoundtracks – Interview with composer Michael Land. GSoundtracks. [2013年8月3日]. 
  18. Scott Alan Marriott.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CD-ROM). Allgame. [2013年8月3日]. 
  19. IGN Staff.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IGN. [2013年8月3日]. 
  20.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GameRankings. [2013年8月3日]. 
  21.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GameSpot. [2013年8月3日]. 
  22. Lesser, Hartley, Patricia, Kirk. The Role of Computers. Dragon. 1991年4月, (168): 49至50页. 
  23. Paul Glancey.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1990年12月, (109): 112至114页. 
  24. Steve Cooke.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ACE. 1991年7月, (46): 76至7页. 
  25. Mark Ramshaw.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Amiga Power. 1991年6月, (2): 22至24页. 
  26. Nick Clarkson.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Amiga Computing. 1991年7月, (38): 62至63页. 
  27. Staff. Monkey Island. Amiga Action. 1991年6月, (21): 34至35页. 
  28. Amiga Power. 1991年8月, (6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9. Paul Glancey. 150 BEST Games Of The Time. 电脑游戏世界. 1996年11月, (148): 93页. 
  30.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Inducted 2007). IGN. [2013年8月3日]. 
  31. IGN Staff. Top 10 LucasArts Adventure Games. IGN. 2009年11月17日 [2013年8月3日]. 
  32. Marty Silva. The Essential 100, No. 62: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1UP.com. [2013年8月3日]. 
  33. Exhibitions: The Art of Video Games. 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2011年 [2013年8月3日]. 
  34. Dana Klosner-Wehner. Pirates and a villain will roam the stage. The Baltimore Sun. 2005年4月29日 [2013年8月3日]. 
  35. First graphic adventure to become a stage play.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013年8月3日]. 
  36. Owen Good. Argentine TV Warns World of Monkey Island's Grog Recipe. Kotaku. 2009年8月30日 [2013年8月3日]. 
  37. 于《猴岛传说》第五章节“海盗王的崛起”(Rise of the Pirate God)中
  38.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Tech Info. GameSpot. [2013年8月3日]. 
  39. Charles Onyett. E3 2009: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Preview. IGN. 2009年6月2日 [2013年8月3日]. 
  40. 40.0 40.1 Sophia Tong.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First Look. GameSpot. 2009年6月1日 [2013年8月3日]. 
  41. Andrew Park.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Impressions – New Graphics, New Music, Plus a History Lesson. GameSpot. 2009年6月2日 [2013年8月3日]. 
  42. 42.0 42.1 By George, it's Monkey magic. WatToday.com. 2009年6月18日 [2013年8月3日]. 
  43. Sean Ely, Sean. PC/XBLA Review –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GamePro. July 21, 2009. 
  44. Daemon Hatfield.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Review. IGN. 2009年7月14日 [2013年8月3日December 13, 2011]. 
  45. Justin Calvert. 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Review. GameSpot. 2010年4月23日 [2013年8月3日]. 
  46. Dan Whitehead. Secret of Monkey Island: Special Edition Review. Eurogamer. 2009年7月15日 [2013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