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珍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刘怀珍(420年—482年),道玉平原郡人。西汉汉景帝子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代,因先祖刘植任平原太守而迁居平原郡。祖父刘昶先随南燕开国君主慕容德南赴青州,并迁居北海须昌。宋武帝刘裕灭南燕后刘昶降晋,任东晋青州治中,后官至员外常侍[1]。刘怀珍为南朝将领,仕于南朝宋及南齐两朝。在齐官至光禄大夫

生平

北州旧姓

刘怀珍初获青州州府辟为主簿,至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司马顺则据梁邹城[2]起事,青州州府派了刘怀珍领数千人前去协助讨伐。起事被平定后刘怀珍获宋文帝召见,却将功劳都推让了给别人,这令亲戚们都感奇怪,刘怀珍却以国渊当日以河间叛乱为耻而不肯夸大杀敌数作解释,认为自己不可以平内乱论功。他这想法得到当时人称许。

骠骑将军、江夏王刘义恭在同年以南兖州刺史出镇盱眙,就在赴任路上遇上刘怀珍,在言谈对话间敬重刘怀珍,遂选了他任骠骑长史兼墨曹行参军。不久转振武将军、长广太守。宋孝武帝孝建年间,又获时为太傅、领大司马的刘义恭选任为大司马参军、直阁将军。由于刘怀珍出身北方大族,其家族下有不少门生,怀珍就上请让一千门生担当宿卫。孝武帝得知怀珍拥有这么多门生后大惊,下令召取青冀二州依附豪族的藏匿人口,共得数千人,但却弄得当地人怨恨。孝建三年(456年),刘义恭转任太宰,怀珍亦随府转为太宰参军。

内外征讨

大明二年(458年),北魏攻宋,泗口城被围,孝武帝应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的求救而派怀珍领数千步骑救援该城。刘怀珍于麋沟湖和魏军作战,并攻破魏军七城,协助击退魏军,并以军功拜建武将军、乐陵河间二郡太守,赐爵广晋县侯。大明三年(459年)刘怀珍上请调任回朝,但孝武帝以“边维须才”为由不许。同年竟陵王刘诞起兵反抗孝武帝,怀珍辖境中有一豪强王弼劝怀珍支持刘诞,怀珍却斩杀王弼并将事件上报。怀珍忠于自己的行为令孝武帝十分高兴,故后来让怀珍担任爱子豫章王刘子尚的车骑参军,加龙骧将军。后因母丧离职。

宋明帝即位后,因着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承认刘子勋政权,拒绝承认其帝位,明帝就派兵讨伐四方,其中就以怀珍为宁朔将军、东安东莞二郡太守,让他率领龙骧将军王敬则姜产之进攻殷琰据守的寿阳。当时敌方庐江太守刘道蔚领五千建武涧,并在那里筑了三座城,[怀珍就派军主段僧爱以三百多人袭杀道蔚。在晋熙又以三千多人于莫邪山击败了王仲虬,另也派了王敬则于横塘抄断以四垒抵抗明帝主力刘勔大军的刘顺,并终助各军进围寿阳,怀珍亦趁势领军北进。明帝以怀珍功劳而以其为羽林监、屯骑校尉,宁朔将军如故。怀珍却以尚未平灭刘子勋政权而拒绝接受。不久明帝以刘休仁大军与子勋主力刘胡大军于浓湖相持不下,就授怀珍前将军加辅国将军,调来助攻刘胡。同年刘子勋政权被消灭,怀珍改任游击将军,辅国将军。

子勋政权虽亡,但明帝以重兵示威淮外的举动却令原本已决定归降的徐州刺史薛安都恐惧而转而向北魏求援[3],北魏军队于是南进以接收降土,原本用来示威的沈攸之、张永大军遭到魏军击破,怀珍当时正护送青州刺史沈文秀弟弟沈文炳北赴青州劝降,临时受诏改从盱眙经淮阴北渡淮河支持张永但因大军溃败而不成功,只能退返,并在泰始三年(467年)受命暂镇山阳;青州刺史沈文秀及冀州刺史崔道固原先亦因被支持明帝的当地人攻击而向北魏求援。青州方面,刘怀珍奉命率领王广之统五百骑及二千步兵,沿着海岸线北进,同时护送文秀弟弟沈文炳宣诏劝降赦罪,但其时沈文秀屡败明帝派往讨伐他的明僧暠,接到诏命也不肯降。只是青州人民知刘怀珍到来都很高兴,不其城等各守戍亦遭怀珍派兵击破,沈文秀唯有投降,仍获授青州刺史。冀州方面崔道固亦降明帝,刘怀珍于是退兵[4]

不过,慕容白曜统领的魏军不久就攻宋青冀幽三州,冀州历城及幽州梁邹皆被围攻告急,宋廷遂以怀珍为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军事、辅国将军、平胡中郎将、徐州刺史,封艾县侯,食邑四百户,统领水陆四十多军救援,可是,冀幽两城一直坚持至泰始四年(468年)相继失守时怀珍仍未能够赶及增援,只得罢军。

后刘怀珍改任宁朔将军、竟陵太守。又转任巴陵王刘休若的征西司马,领南义阳太守。泰始七年(471年)建平王刘景素调任荆州刺史[5],明帝就以怀珍任景素的右军司马,南郡太守,加宁朔将军,更加写手诏称许他性格忠谠,并要他多劝谏因不懂待人接物而易误事的年轻宗王刘景素。泰豫元年(472年),明帝去世,怀珍调任安成王刘准的抚军司马、领南高平太守。

当时朝廷怀疑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有异图,掌实权的中书舍人王道隆就让刘怀珍任冠军将军、豫章太守。不过怀珍认为休范虽有异样但仍未敢起事,现在这样派他往江州反而是在逼迫休范,一直不肯应命,最终改当黄门侍郎,领虎贲中郎将、青州大中正。元徽二年(474年),休范起兵直扑建康,朝廷加怀珍前将军,让他守戍石头城。元徽三年(475年),刘怀珍转使持节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阳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6]。元徽四年(476年)建平王刘景素于京口起兵,刘怀珍也派刘灵哲领兵入卫建康。

献诚萧氏

昇明元年(477年),宋顺帝即位,刘怀珍进号征虏将军。那时朝廷疑忌荆州刺史沈攸之,怀珍则派了冗从仆射张护到郢州找时任郢州行事的萧道成长子萧赜,向他表明忠诚且陈述应付攸之的计谋。至同年年末,沈攸之起兵,并派了使者许天保游说怀珍支持,怀珍杀了天保并送其首级到建康,萧道成就将首级送到攸之那里,并进怀珍为左将军,改封中宿县侯并增至六百户食邑。怀珍也派了刘灵哲领数千步骑入卫建康。攸之受柳世隆挑衅而留攻郢城,怀珍就派建宁太守张谟及游击将军裴仲穆领蛮汉混合兵团共万人出西阳,击败攸之前锋公孙方平的数千人,尽收其军需装备。攸之起事终在昇明二年(478年)被平定,怀珍遂进平南将军,增督南豫州及北徐州,更增食邑至一千户。该年冬季,萧道成认为怀珍不够在朝内官的经验,就召了他回朝任都官尚书,领前军将军,而豫州刺史本职就由道成第四子萧晃接任。当时有人认为刘怀珍会拒命,虽然萧道成表示信任他,但在萧晃出发后还是有很多怀疑声音,故萧道成还是加派军主房灵民领百骑追上去保护萧晃,但仍对房灵民表示他信任怀珍,也因灵民与怀珍是同乡,说这也是让二人聚旧。最终怀珍没有拒命,转相国右司马。不久道成建齐台,官员们都想入齐台,怀珍却仍为宋廷右卫将军。

建元元年(479年),萧道成篡宋,怀珍转任左卫将军,加给事中,封霄城侯,又增加了二百户食邑。建元二年(480年)加散骑常侍。同年二月北魏进攻淮泗地区,并攻寿阳[7],怀珍以本官加平西将军,假节,西屯巢湖,以军势声援寿阳,至魏军撤退后退还。此后怀珍自以年老而统领禁军工作辛劳,上求闲职,获调任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同年闰七月,魏军攻朐山[8],怀珍以本官获授使持节、安北将军,统兵救援,但未赶到魏军就被击退,怀珍遂解节及安北职位。

建元四年(482年),怀珍以病重求解职获允,至当年夏季去世,享年六十三岁,遗言命薄葬。朝廷追赠散骑常侍、镇北将军、雍州刺史,谥敬侯

逸事

  • 刘怀珍年幼时曾经跟着伯父刘奉伯到寿阳,在那里正好遇上刺史赵伯符出猎,百姓们当时都聚集去看,独怀珍不去,奉伯就认为这个孩子会兴盛刘氏宗族。
  • 刘怀珍获刘义恭提拔,亦曾数度任刘义恭僚属,在为母亲服丧期过后他曾见过刘义恭,义恭对他说:“和你这么多年没见,怎可不老?”怀珍答:“我还未报你的恩,你怎么敢老呀。”[9]
  • 孝武帝年间,刘怀珍与萧道成已经有交情,有次怀珍放假回青州,道成将一匹会咬人,不能骑乘的白骢马送给怀珍作送行礼物,怀珍就回赠道成百匹绢布。有人就向怀珍说那匹马是萧道成不能骑才送给他,送百匹绢布作回礼是太多了,但怀珍却想以此交结道成,认为以道成的胸襟不会负他送绢之意,他亦既想将名声交托给道成,故不计较付出。

子女

  • 刘灵哲,官至宁朔将军,让父爵予流落北方的兄长之子刘景焕。

参考资料

  • 《南齐书·刘怀珍传》
  • 《南史·卷四十九》
  1. 《南史·卷四十九》:其先刘植为平原太守,因家焉。祖昶从慕容德南度河,因家于北海都昌。宋武帝平齐,以为青州中从事,位至员外常侍。
  2. 《南齐书·刘怀珍传》作东阳,但《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八年)五月乙酉,亡命司马顺则自号齐王,据梁邹城。……八月癸亥,梁邹平,斩司马顺则。又据《宋书·萧斌传》:二十八年,亡命司马顺则诈晋室近属,自号齐王,聚众据梁邹城。
  3. 《宋书·薛安都传》:“太祖以四方已平,欲示威于淮外,遣张永、沈攸之以重军迎之。安都谓既已归顺,不应遣重兵,惧不免罪,乃遣信要引索虏。三年正月,索虏遣将博陵公尉迟苟人、城阳公孔伯恭二万骑救之。”
  4. 《资治通鉴·卷一三二》
  5. 《宋书·明帝纪》:“(泰始七年二月)戊午,以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巴陵王刘休若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湘州刺史建平王景素为荆州刺史。”
  6. 《宋书·后废帝纪》:(泰始三年)秋七月庚戌,以粲为尚书令。壬戌,以给事黄门侍郎刘怀珍为豫州刺史。
  7. 《南齐书·高帝纪下》:(建元二年正月)癸卯,诏索虏寇淮泗,遣众军北伐,内外纂严。二月丁卯,虏寇寿阳,豫州刺史垣崇祖破走之。
  8. 《南齐书·高帝纪下》:(建元二年)闰(七)月辛巳,遣领军将军李安民行淮泗。庚寅,索虏攻朐山,青冀二州刺史卢绍之等破走之。
  9. 《南史·卷四十九》:帝嘉其诚,除豫章王子尚车骑参军,母忧去职。服阕,见江夏王义恭,义恭曰:“别子多年,那得不老?”对曰:“公恩未报,何敢便老。”义恭善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