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之战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第五次北伐
第五次诸葛亮北伐的一部分

五丈原的位置
日期234年4月至当年秋季
地点
五丈原(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结果诸葛亮死亡而撤退,蜀汉第五次北伐失败
参战方
蜀汉 曹魏
指挥官与领导者
诸葛亮(病亡)
魏延(兵变被杀)
杨仪
姜维
费祎
王平
马岱
司马懿
郭淮
秦朗
辛毗
兵力
108,000 210,000
伤亡与损失
不详 不详

五丈原之战是中国的三国时期发生的一场战役,主要战场五丈原,交战双方为曹魏蜀汉,时为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

背景

231年的第四次北伐,蜀军粮尽退军。撤退时,魏方车骑将军张郃被射伤,伤重而死。从蜀方第一次北伐开始,由于连年派出数万规模的军队出征,而每次均为兵粮不足而要退兵,所以诸葛亮在其后的三年里,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粮到斜谷口集积,又住在斜谷邸阁,与民休息,准备再次北伐[1]

经过

234年春二月,诸葛亮再度出征曹魏,悉大众军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输,意取长安;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孙权答应进攻合肥。根据《晋书·宣帝纪》,两军合共十余万人。四月,诸葛亮到达郿县,据渭河南武功五丈原,司马懿立即从渭河北渡河,背水防守,形成诸葛亮与魏大都督司马懿渭南对峙局面。

魏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渡渭河争夺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又把人口集中的渭水以南筑砦加固防备。果然,蜀军到来,但被郭淮击退。渭水呈东西走向,有一条呈南北走向并向北流入渭水的武功水成为司马懿和诸葛亮争夺的焦点。五丈原位于武功水之西,诸葛亮派遣孟琰占据武功水东岸。司马懿曾于武功水涨水之时试图偷袭武功水东的孟琰所部,但遭诸葛亮搭浮桥以弩兵击退[2]。诸葛亮每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南河滨居民之间,而百姓相安,军无私事。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满宠领数十勇士放火烧船打败。(详见合肥之战)。

诸葛亮自至,数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吸取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魏军与蜀汉军队正面作战惨败(详见诸葛亮北伐)的教训,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向魏明帝上表固请出请战。曹叡便使卫尉辛毗持节以节制司马懿。姜维对诸葛亮说:“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诸葛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有千里而请战乎!”点明司马懿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司马懿让2000余人在军营东南角高呼万岁,诸葛亮使者就问怎么回事,司马懿说是孙吴有使者来请降。诸葛亮得知后说:“孙吴一定不会投降,你司马懿都是快60岁的老头了,何必要耍这种鬼把戏呢!”[3]

后诸葛亮又派下战使到司马懿处,司马懿问诸葛亮寝、食和其事情之劳累,不问军事。使对司马懿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说:“亮将死矣。”魏、蜀两军相峙百余日。是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以后国家大计和继承人问题。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維负责断后。

不久,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杨仪、姜维等秘不发丧,整顿军马而退出。百姓奔走相告司马懿,司马懿追出。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若将回军向司马懿进击,司马懿乃撤退,不敢追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入斜谷后才发丧。司马懿之退,百姓为之笑话,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司马懿,司马懿说:“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司马懿仔细查看了诸葛亮生前安营下寨之处,评价道:“天下奇才也!”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战后

《三国志》载撤退后的蜀军,前将军魏延长史杨仪为了是否撤兵两派人马发生斗争,魏延遭到杨仪派遣的马岱所杀。《魏略》则载杨仪放出魏延投敌之谣言,起兵追而杀之。

之后杨仪在军事和政事遭到蒋琬等人刻意架空,杨仪虽任中军师,却无所统括、如同虚职。

后来蒋琬费祎掌握蜀汉军政大权。杨仪为人心胸狭隘,自恃撤军有功,以己为诸葛亮接班人自居却未能执掌蜀汉军政大权,因而出言反逆,最后遭刘禅贬为庶民后流放,却又因毁谤国政入狱,心有不甘而自杀。

蒋琬曾计划继续北伐,但为其他重臣反对而未有实行。

在抵抗过蜀军的侵攻后,司马懿于238年讨伐辽东公孙渊,灭公孙渊。自此,曹魏东西外患除去,司马懿亦因为取得大功,确立其在曹魏朝廷内的地位。239年,年轻的曹叡病故,其养子曹芳尚年幼,曹爽在与司马懿的政争后落败,遭司马一族把持曹魏政局,逐步凌驾曹氏后人的地位,间接埋下后来三国归晋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晋书·宣帝纪》
  2. 《水经注》卷18:诸葛亮《与步骘书》曰“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馀。”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也。是以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3. 《通典》卷150:宣王使二千馀人,就军营东南角,大声称万岁。亮使问之,答曰:"吴朝有使至,请降。"亮谓曰:"计吴朝必无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烦诡诳如此。"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