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辅音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8月24日 (三) 16:20的版本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學 → 学, 語 → 语 (5), 構 → 构, 來 → 来, 發 → 发, 詞 → 词, 號 → 号, 譯 → 译, 線 → 线 (2), 稱 → 称, 數 → 数, 節 → 节 (8), 標 → 标 (2), 際 → 际, 個 → 个, 資 → 资, 邊 → 边, 擁 → 拥, 礙 → 碍, 劃 → 划 (2), 響 → 响, 韻 → 韵, 輔 → 辅 (5), 變 → 变, 夠 → 够, 聲 → 声, 獨 → 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成音节
◌̩
◌̍
IPA编号431
编码
HTML码(十进制)̩
Unicode码(十六进制)U+0329

音节辅音(又译作成音节辅音英语syllabic consonant),或称元音化辅音(英语:vocalic consonant),指能够独立构成一个音节辅音,如英语rhythmbuttonbottle中的mnl,或是音节中的音节核,如英语workr的发音。在国际音标中,可以使音标加上下划线U+0329  ̩ COMBINING VERTICAL LINE BELOW〉或上划线〈U+030D  ̍ COMBINING VERTICAL LINE ABOVE〉来表示,如[ɹ̩][ŋ̍][1]

在大多数有音节辅音的语言也都拥有成音节的响音(包括鼻音边音等),然而很少语言在普通的字汇中使用成音节的阻碍音(如塞音塞擦音等),除了用作状声词的shh!zzz等字。

参考资料

  1.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Handbook, pp.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