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8月24日 (三) 11:25的版本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開 → 开, 學 → 学 (19), 長 → 长, 與 → 与 (3), 黨 → 党 (7), 間 → 间, 劉 → 刘 (2), 張 → 张, 馬 → 马 (3), 莊 → 庄, 蘇 → 苏 (10), 義 → 义, 門 → 门 (2), 體 → 体 (2), 稱 → 称 (4), 為 → 为 (7), 於 → 于, 屬 → 属, 術 → 术, 堅 → 坚, 雜 → 杂, 達 → 达, 歷 → 历, 爭 → 争 (2), 個 → 个, 們 → 们, 創 → 创 (2), 讀 → 读, 經 → 经, 從 → 从, 補 → 补, 觀 → 观, 隨著 → 随着, 廢 → 废, 禪 → 禅, 諸 → 诸, 輔 → 辅 (2), 說 → 说 (3), 呂 → 吕 (2), 鬥 → 斗, 黃 → 黄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蜀学是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等人创立的学术思想体系或学派。因“三苏”皆为蜀(今四川)人,故称“蜀学”。亦称“苏氏蜀学”。

“三苏”遍读五经诸子之说,又吸取老庄道家道教学说和佛教禅宗教义,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从元祐元年九月司马光病亡,支持司马光的学者们开始分裂。苏轼、苏辙、吕陶等被指为“蜀党”,其派学说亦被称为“蜀学”,蜀学学派正式创立。蜀学弟子甚多,著名者有: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苏门四学士

随着王安石新学的废止,洛学与蜀学的矛盾日益突出,形成了长达七年的洛学(洛党)与蜀学(蜀党)的斗争。洛党以程颐为首,朱光庭为辅,蜀党以苏轼为首,而吕陶等为辅,中间夹杂了一个朔党,属于司马光门下刘挚刘安世,史称“洛蜀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