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史: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移除不当链接)
 

(未显示1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33行: 第33行:
[[晉惠帝]][[永嘉]]年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大批[[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入闽。其中有[[八姓入闽]]:[[林姓|林]]、[[黄姓|黄]]、[[陈姓|陈]]、[[郑姓|郑]]、[[詹姓|詹]]、[[邱姓|邱]]、[[何姓|何]]、[[胡姓|胡]]。
[[晉惠帝]][[永嘉]]年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大批[[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入闽。其中有[[八姓入闽]]:[[林姓|林]]、[[黄姓|黄]]、[[陈姓|陈]]、[[郑姓|郑]]、[[詹姓|詹]]、[[邱姓|邱]]、[[何姓|何]]、[[胡姓|胡]]。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又从晋安郡分置[[南安|南安郡]],郡治设今南安丰州镇。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又从晋安郡分置[[南安|南安郡]],郡治设今南安丰州镇。


547年(梁[[太清 (年号)|太清]]元年),发生[[侯景之乱]],[[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建康([[南京]])、[[江陵]]、江州([[九江]])、广陵([[扬州]])等都受到战火破坏,大批三吴难民南下入闽避难。
547年(梁[[太清 (年号)|太清]]元年),发生[[侯景之乱]],[[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建康([[南京]])、[[江陵]]、江州([[九江]])、广陵([[扬州]])等都受到战火破坏,大批三吴难民南下入闽避难。


[[南陈|陈]][[永定 (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为[[羁縻]]割据闽中的[[陈宝应]],在晋安郡置[[闽州]](不久改为丰州,治所在今[[福州]]),为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省级建制,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
[[南陈|陈]][[永定 (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为[[羁縻]]割据闽中的[[陈宝应]],在晋安郡置[[闽州]](不久改为丰州,治所在今[[福州]]),为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省级建制,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
第42行: 第42行: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废三郡置[[泉州]],后又改为建安郡。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废三郡置[[泉州]],后又改为建安郡。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江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江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唐朝]]在福建地区共设置了5个州、23个县:福州8县、建州(建瓯)5县、泉州4县、[[漳州]]3县和[[汀州]]([[长汀]])3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职称),始出现福建名。
[[唐朝]]在福建地区共设置了5个州、23个县:福州8县、建州(建瓯)5县、泉州4县、[[漳州]]3县和[[汀州]]([[长汀]])3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职称),始出现福建名。
第79行: 第79行:
[[北宋]]的福建地区属于[[福建路]],设置6个州、2个军和47个县——福州12县、建州7县、泉州7县、南剑州5县、汀州5县、漳州4县、[[邵武]]军4县、[[兴化县 (福建)|兴化]]军(979年起)3县。此后,福建地区长期保持8个州府级的行政区划,因此称为“八闽”。
[[北宋]]的福建地区属于[[福建路]],设置6个州、2个军和47个县——福州12县、建州7县、泉州7县、南剑州5县、汀州5县、漳州4县、[[邵武]]军4县、[[兴化县 (福建)|兴化]]军(979年起)3县。此后,福建地区长期保持8个州府级的行政区划,因此称为“八闽”。


北宋末年,[[金朝|金]]兵占领中原,[[汉族]]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有相当一部分在福建定居。宋朝福建户数已突破百万大关,到嘉定年间户数达到159万多。
北宋末年,[[金朝|金]]兵占领中原,[[汉族]]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有相当一部分在福建定居。宋朝福建户数已突破百万大关,到嘉定年间户数达到159万多。


[[南宋]]单独设置了福建路,设置1个府、5个州、2个军和48个县——建宁府7县、福州12县、泉州7县、南剑州5县、汀州6县、漳州4县、邵武军4县、兴化军3县,福建路治所设在福州。
[[南宋]]单独设置了福建路,设置1个府、5个州、2个军和48个县——建宁府7县、福州12县、泉州7县、南剑州5县、汀州6县、漳州4县、邵武军4县、兴化军3县,福建路治所设在福州。
第153行: 第153行:
[[正统 (年号)|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邓茂七]]在[[沙县]]发动农民起义,连破二十余县,“控制八闽”,次年被平定。
[[正统 (年号)|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邓茂七]]在[[沙县]]发动农民起义,连破二十余县,“控制八闽”,次年被平定。


[[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倭寇]]([[日本]][[海盗]])活动渐盛,福建沿海受害严重。1557年和1558年,省府福州曾两次被倭寇攻陷。<!-- 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 -->
[[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倭寇]]([[日本]][[海盗]])活动渐盛,福建沿海受害严重。1557年和1558年,省府福州曾两次被倭寇攻陷。<!-- 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 -->


隆武元年六月廿八日(1645年7月19日),[[郑芝龙]]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福京天兴府)登基,年号[[隆武]]。隆武二年八月十日(1646年10月6日)[[隆武帝]]被清军俘虏。此后,[[郑成功]](国姓爷)先后以[[厦门]]和[[台湾]]为基地继续抵抗清军大约40年之久。
隆武元年六月廿八日(1645年7月19日),[[郑芝龙]]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福京天兴府)登基,年号[[隆武]]。隆武二年八月十日(1646年10月6日)[[隆武帝]]被清军俘虏。此后,[[郑成功]](国姓爷)先后以[[厦门]]和[[台湾]]为基地继续抵抗清军大约40年之久。
第194行: 第194行: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颁布[[迁界令]],福建沿海大量居民被迫流离失所,直至1669年复界以后才得以重返家园。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从[[明郑]]政权手中夺取台湾,并于二十三年(1684年)增设[[台湾府]]。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单独设省。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颁布[[迁界令]],福建沿海大量居民被迫流离失所,直至1669年复界以后才得以重返家园。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从[[明郑]]政权手中夺取台湾,并于二十三年(1684年)增设[[台湾府]]。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单独设省。


清朝时福州是中国与[[琉球国]]贸易的规定口岸。福建也是清朝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省份。福建在清朝时粮食无法自给,需要从外省输入,特别与台湾的贸易关系十分密切<ref>{{cite web|url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7234|title =明清福建商帮的性格与归宿|accessdate =2008-09-27|author =胡夏米|quote =英国人一般很少认识沿海贸易对于中国人有巨大的意义,更不知道中国某些地区的人的生活必需品整个儿是仰仗沿海贸易供应的。例如,福建省就是从富庶的台湾(台湾不愧为所谓中国的谷仓之一)吸收大米以满足其大部分消费需要的。当我们一八三二年四月泊在厦门港的时候,我每天看见有一二十艘三百至五百吨的帆船进港,装载大米和糖。我又令人计算船数,在七天内进口一百至三百吨不等的帆船共不下四百艘,其中大部分是从满洲来的沿海商船,装载各种谷物,也有不少是从[麻六甲]海峡来的,装有很值钱的货物。|||}}</ref>。
清朝时福州是中国与[[琉球国]]贸易的规定口岸。福建也是清朝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省份。福建在清朝时粮食无法自给,需要从外省输入,特别与台湾的贸易关系十分密切<ref>{{cite web|url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7234|title =明清福建商帮的性格与归宿|accessdate =2008-09-27|author =胡夏米|quote =英国人一般很少认识沿海贸易对于中国人有巨大的意义,更不知道中国某些地区的人的生活必需品整个儿是仰仗沿海贸易供应的。例如,福建省就是从富庶的台湾(台湾不愧为所谓中国的谷仓之一)吸收大米以满足其大部分消费需要的。当我们一八三二年四月泊在厦门港的时候,我每天看见有一二十艘三百至五百吨的帆船进港,装载大米和糖。我又令人计算船数,在七天内进口一百至三百吨不等的帆船共不下四百艘,其中大部分是从满洲来的沿海商船,装载各种谷物,也有不少是从[麻六甲]海峡来的,装有很值钱的货物。}}</ref>。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国|英]]《[[南京条约]]》签订,将厦门和福州均辟为[[商埠|通商口岸]],向外国商人开放。1852年,开辟[[厦门英租界]],1902年,开辟[[鼓浪屿公共租界]]。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国|英]]《[[南京条约]]》签订,将厦门和福州均辟为[[商埠|通商口岸]],向外国商人开放。1852年,开辟[[厦门英租界]],1902年,开辟[[鼓浪屿公共租界]]。
第247行: 第247行:
[[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等从广东出兵福建。至12月初,北伐军攻克了整个福建。
[[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等从广东出兵福建。至12月初,北伐军攻克了整个福建。


=== 反围剿战争与福建事变 ===
=== 反围剿战争与福建事变 ===
{{See also|土地革命战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变|中华共和国}}
{{See also|土地革命战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变|中华共和国}}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初,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以3个旅兵力,企图围歼红四军于贛南地区。此时,闽西及闽南的国民党军队大部,正在广东潮汕地区同粵军与地方红军交战,闽西守备力量薄弱。红四军为避敵锋芒,決定挺进闽西,解放长汀后,分兵龙巖、永定、上杭、连城、武平等县,建立起闽西革命根据地。红四军在长汀召开万人群众大会庆祝解放,会后发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和反动分子的财产、粮食,分发给贫苦的工人、农民。在闽西、赣南20余县范围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闽西地区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由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由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消灭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九年(1930年)起,对位于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的“革命根据地”区域实行闽、 粤、赣“三省会剿”,先后实行五次军事围剿。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初,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以3个旅兵力,企图围歼红四军于贛南地区。此时,闽西及闽南的国民党军队大部,正在广东潮汕地区同粵军与地方红军交战,闽西守备力量薄弱。红四军为避敵锋芒,決定挺进闽西,解放长汀后,分兵龙巖、永定、上杭、连城、武平等县,建立起闽西革命根据地。红四军在长汀召开万人群众大会庆祝解放,会后发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和反动分子的财产、粮食,分发给贫苦的工人、农民。在闽西、赣南20余县范围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闽西地区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由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由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消灭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九年(1930年)起,对位于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的“革命根据地”区域实行闽、 粤、赣“三省会剿”,先后实行五次军事围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樞]]、[[蔡廷鍇]]等人,联合其他反蒋势力,发动[[闽变|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福州成为临时首都。[[蒋介石]]以大军镇压。由于福建事变未取得其他势力支持,十九路军内亦有反对意见,在两方实力悬殊下终告失败。最后十九路军主力被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击破。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樞]]、[[蔡廷鍇]]等人,联合其他反蒋势力,发动[[闽变|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福州成为临时首都。[[蒋介石]]以大军镇压。由于福建事变未取得其他势力支持,十九路军内亦有反对意见,在两方实力悬殊下终告失败。最后十九路军主力被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击破。
第292行: 第292行:
1950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控制了除[[金门]]、[[马祖]]、[[乌坵乡|乌坵]]等岛屿之外的福建省绝大部分地区。[[解放战争]]后,福建省分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实质管辖,双方的行政区划中也都设有福建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管辖除了[[金门]]和[[马祖]]、[[乌坵乡|乌坵]]外的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省会设在福州市;中华民国福建省实际管辖金门和[[中华民国连江县|连江县]]、乌坵,[[福建省政府|省会]]设在金门县。
1950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控制了除[[金门]]、[[马祖]]、[[乌坵乡|乌坵]]等岛屿之外的福建省绝大部分地区。[[解放战争]]后,福建省分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实质管辖,双方的行政区划中也都设有福建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管辖除了[[金门]]和[[马祖]]、[[乌坵乡|乌坵]]外的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省会设在福州市;中华民国福建省实际管辖金门和[[中华民国连江县|连江县]]、乌坵,[[福建省政府|省会]]设在金门县。


1949年的古宁头战役,解放军的渡海作战受挫之后,解放军受限于海空军力量不足,在东南沿海岛屿的战事中,大体处于守势。1950年初,解放军準备再进攻金门。为孤立金门守军,造成再战金门的有利态势,命解放军将领[[周志坚]]率31军并指揮32军94师和炮兵14团3营,于5月初解放东山岛<ref>{{Cite web |url=http://news.sina.com.tw/books/know/barticle/5355.html |title=国共在大陆的最后一战发生了什么 |access-date=2012-11-14 |||}}</ref>。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击败北朝鲜,大举越过三八线,进抵[[鸭绿江]]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暫停攻台计划,将主力部队调往朝鲜,与美军对峙。美国开始认识到台湾对牵制中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将台湾重新纳入防御体系,并派遺[[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峽。[[中华民国政府]]获得大量美援,得以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基础,借机加緊在沿海岛屿进行游击战。1953年7月,韩战停战协定签署前,国民党政府将领胡璉率1万多名军队,对位于福建和广东二省交界处的东山岛突然发起了登陆进攻作战。解放军击败国军,取得[[东山岛战役]]的胜利。战役后,[[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军事作战行动至此告终{{Better source|reason=此处原本引用360doc为来源,为不可靠来源|date=2019年5月}}。双方在福建沿海曾发生过数次战斗,包括了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
1949年的古宁头战役,解放军的渡海作战受挫之后,解放军受限于海空军力量不足,在东南沿海岛屿的战事中,大体处于守势。1950年初,解放军準备再进攻金门。为孤立金门守军,造成再战金门的有利态势,命解放军将领[[周志坚]]率31军并指揮32军94师和炮兵14团3营,于5月初解放东山岛<!-- removed_ref site222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击败北朝鲜,大举越过三八线,进抵[[鸭绿江]]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暫停攻台计划,将主力部队调往朝鲜,与美军对峙。美国开始认识到台湾对牵制中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将台湾重新纳入防御体系,并派遺[[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峽。[[中华民国政府]]获得大量美援,得以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基础,借机加緊在沿海岛屿进行游击战。1953年7月,韩战停战协定签署前,国民党政府将领胡璉率1万多名军队,对位于福建和广东二省交界处的东山岛突然发起了登陆进攻作战。解放军击败国军,取得[[东山岛战役]]的胜利。战役后,[[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军事作战行动至此告终{{Better source|reason=此处原本引用360doc为来源,为不可靠来源|date=2019年5月}}。双方在福建沿海曾发生过数次战斗,包括了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


多山的福建在近代一直未能修建铁路(直到1956年建成[[鹰厦铁路]]),因而阻碍了该省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联系。在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之前,福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前线省份,基础建设落后,经济不发达。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省依靠民营企业和海外投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多山的福建在近代一直未能修建铁路(直到1956年建成[[鹰厦铁路]]),因而阻碍了该省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联系。在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之前,福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前线省份,基础建设落后,经济不发达。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省依靠民营企业和海外投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300行: 第300行: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 [http://www.fkpg.gov.tw/ 福建省政府]
* [http://www.fj.xinhuanet.com/zlfj/fjls.htm 福建历史]
* [http://www.fj.xinhuanet.com/zlfj/fjls.htm 福建历史]
* [http://xiguan.net/yuanbingling/021.htm 福建历史探源]
* [http://xiguan.net/yuanbingling/021.htm 福建历史探源]
* [http://www.fjsq.gov.cn/ShowMl.asp?GetBookType=%B8%A3%BD%A8%CA%A1_%B8%A3%BD%A8%CA%B7%D6%BE&read=Readme_SSZ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福建史志]{{Dead link|date=2019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www.fjsq.gov.cn/ShowMl.asp?GetBookType=%B8%A3%BD%A8%CA%A1_%B8%A3%BD%A8%CA%B7%D6%BE&read=Readme_SSZ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福建史志]{{Dead link|date=2019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第309行: 第308行:
{{Fujian topics}}
{{Fujian topics}}


[[Category:福建历史| ]]
[[Category:中国各省历史]]
[[Category:中国各省历史]]
[[Category:福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