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clean up, replaced: 中国 → 中国, 宋代 → 宋朝, 唐代 → 唐朝 (2), 汉代 → 汉朝)
标签消歧义链接
第16行: 第16行:
'''文言'''或'''古文''',漢文化圈外通稱'''古典漢文'''({{lang-en|Classical Chinese}}),當今受“[[白話文]]”一词影響而常被贅稱爲“'''文言文'''”。
'''文言'''或'''古文''',漢文化圈外通稱'''古典漢文'''({{lang-en|Classical Chinese}}),當今受“[[白話文]]”一词影響而常被贅稱爲“'''文言文'''”。


文言是[[汉语]]的一種書面形式,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經潤飾的[[上古漢語|汉语口语]](相較於[[西周]]以前被認為晦澀難懂、詰屈聱牙的文獻,如[[尚書]]、[[易經]]等)。至[[汉]],文言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而当时的书面语(即文言)已经开始向复古和口语化两个方向发展。至中國[[唐朝|唐]][[宋朝|宋]]時期,漢語的口語与[[先秦]]时期口语差异更加明显,这時,有三种书面语。一种书面语是模仿[[古漢語|上古汉文]]书面文献的书面语,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即[[古文運動]]的作品;另一种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ref name="hs">{{cite book|title=白话文学史|author=胡适|ISBN=7530632493|publisher=百花文艺出版社}}</ref>;第三種則是各語言白話的源頭,如唐的[[变文]]、宋的[[话本]]等。到了[[元朝|元]]、[[明朝|明]]、[[清朝|清]]的近代时期,情况与中古时期类似,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甚至有《[[荔鏡記]]》、《[[海上花列傳]]》等方言作品)。由於文言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地區的文獻,在[[語法]]和[[詞彙]]上會有差異。
文言是[[汉语]]的一種書面形式,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經潤飾的[[上古漢語|汉语口语]](相較於[[西周]]以前被認為晦澀難懂、詰屈聱牙的文獻,如[[尚書]]、[[易經]]等)。至[[汉]],文言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而当时的书面语(即文言)已经开始向复古和口语化两个方向发展。至中國[[唐朝|唐]][[宋朝|宋]]時期,漢語的口語与[[先秦]]时期口语差异更加明显,这時,有三种书面语。一种书面语是模仿[[古漢語|上古汉文]]书面文献的书面语,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即[[古文運動]]的作品;另一种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ref name="hs">{{cite book|title=白话文学史|author=胡适|ISBN=7530632493|publisher=百花文艺出版社}}</ref>;第三種則是各語言白話的源頭,如唐的[[变文]]、宋的[[话本]]等。到了[[元朝|元]]、[[明朝|明]]、[[清朝|清]]的近代时期,情况与中古时期类似,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甚至有《[[荔鏡記]]》、《[[海上花列傳]]》等方言作品)。由於文言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地區的文獻,在[[語法]]和[[詞彙]]上會有差異。


20世紀之前,[[漢字文化圈]]的[[士大夫]]均能通曉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故文言使用於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并且漢字文化圈中語言或口音不通者能以[[筆談]]的方式交流,如19世紀時操[[朝鮮語]]的[[朝鮮王朝]][[兴宣大院君|雲峴君]]與[[清朝]]大臣[[吳長慶]]筆談、20世紀操[[閩南語]]的林獻堂與操[[粵語]]、[[官話]]的[[梁啟超]]於日本[[長崎市|長崎]]筆談。
20世紀之前,[[漢字文化圈]]的[[士大夫]]均能通曉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故文言使用於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并且漢字文化圈中語言或口音不通者能以[[筆談]]的方式交流,如19世紀時操[[朝鮮語]]的[[朝鮮王朝]][[兴宣大院君|雲峴君]]與[[清朝]]大臣[[吳長慶]]筆談、20世紀操[[閩南語]]的林獻堂與操[[粵語]]、[[官話]]的[[梁啟超]]於日本[[長崎市|長崎]]筆談。
第165行: 第165行:
在[[日本]]這種書面語被稱為「{{lang|ja|漢文}}」({{lang|ja|かんぶん}},Kanbun)。
在[[日本]]這種書面語被稱為「{{lang|ja|漢文}}」({{lang|ja|かんぶん}},Kanbun)。


[[日本]]自從中國[[唐]]文化交流,到[[片假名]][[平假名]]普及後很多年,文書、碑文、經文等多採用漢字文言文。
[[日本]]自從中國[[唐]]文化交流,到[[片假名]][[平假名]]普及後很多年,文書、碑文、經文等多採用漢字文言文。


圖中所見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內之《石川縣戰死士盡忠碑》石碑,碑文紀念[[陣亡]]將士:「人誰無一死?死而得其所,死亦榮矣…」事件是明治十年(1877年)。石碑立於明治十一年(1878年)。
圖中所見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內之《石川縣戰死士盡忠碑》石碑,碑文紀念[[陣亡]]將士:「人誰無一死?死而得其所,死亦榮矣…」事件是明治十年(1877年)。石碑立於明治十一年(18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