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學派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3年3月23日 (四) 18:21 由 安理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学派代表人物:​清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姚江學派,中國儒家學派的一支,成形於明朝中晚期,創始人為明朝大儒王守仁,故姚江學派亦稱陽明學派,但略有不同於日本後來之陽明學派。因王守仁出生於今浙江餘姚,餘姚境內有餘姚江(亦稱姚江,舜江或舜水),故名。姚江學派之學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後來陽明學成為日本顯學。思想家黃宗羲在其著名的學術史著作《明儒學案》中著有「姚江學案」。

學派創始人

姚江學派的創始人是明朝大儒王守仁,王守仁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之一,其最重要的哲學著作是《傳習錄》,由其門人所輯,在中國及日本都有很大傳播。

王守仁也是一位教育家,其生前教學活動遍及浙江,貴州江西等區域。王在世時門徒眾多,上至明廷重臣,中有地方官員士紳,下至貧民百姓農民商賈。黃宗羲的《明儒學案》以「師承地域為界」,將陽明學派分為浙中王學、江右王學、南中王學、楚中王學、北方王學、粵閩王學、泰州學派等。王守仁因曾築室於故鄉陽明洞講學,故世稱為「陽明先生」,他的一系列講學活動促進了儒家思想在平民中的傳播(包括他自己的思想);他在貴州的講學活動亦很大促進了當時當地文教事業的發展。黃宗羲認為,「姚江之學,惟江右為得其傳,......陽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

王亦以軍功政事著稱於世,故其亦集政客和軍事家於一身,著名的軍事活動有三平江西匪亂,平寧王叛亂,平兩廣少數民族起義,挽救了明王朝的統治。

學派代表人物

明朝:

明末清初:

該學派知名學者較多,另有徐愛、薛侃、朱節等七十餘人。

學派代表著作

  • 《王文成公全書》共三十八卷
  • 傳習錄
  • 《大學問》

學派主要學術思想

  • 「心即理」,「心外無理」和「心外無物」

提出並闡發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此說亦屬主觀唯心主義

王守仁在「格物」論上與朱熹有很大分歧,王認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 「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 「致良知」

「致良知」與王守仁的格物新說有較大聯繫(邏輯關係),因王守仁認為「正物即正心」,故其認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鑑於王守仁較為詳細的闡發,「致良知」說也有道德倫理學說的一面。

  • 「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

程朱理學偏重「知」,認為「知先於行」;宋朝永康學派永嘉學派則偏重於「行」,而王守仁倡導「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

  • 「人人皆可成堯舜」

姚江學派認為,即使是像街頭巷尾的平民百姓,市井江湖買賣的商賈那樣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只要通過不懈的學習實踐,也能成為堯舜那樣賢明的聖賢。對此說的闡發為王學及儒家思想在平民間的進一步廣泛傳播起了很大作用,儒家思想進一步世俗化。

  • 「君子之學,唯求其是」

講的是做學問的道理。

  • 「士農工商業異道同」

此說亦被稱為「新四民論」。士農工商,古謂四民;此前儒家盛行「社會地位」高低位序為士、農、工、商,作為「工」和「商」,他們的社會地位是比較低的,王守仁認為士農工商只是「職業」分工不同,但他們的「道業」是相同的,他第一次把工商階層的社會地位提升到和士農並駕齊驅的高度。這也是一種重商思想。

即王守仁晚年所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對四句教的理解,後學多有爭辯,莫衷一是。王守仁的得意門生錢德洪和王龍溪等都有各自的理解闡述。

影響

姚江學派門徒眾多,其學說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對當世影響極大,對後世的代也有巨大影響。

姚江學派建立起一個龐大複雜的心學體系,成為古代中國乃至東亞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最高峰。姚江學派自建立之後,在中國及日本都派生出了很多心學流派。

姚江學派的思想還進一步影響了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如日本。日本的武士道德川幕府時期因融入了朱舜水,陽明學的思想成果而進一步成熟。日本之「水戶學」亦受很大影響。明治維新時期,陽明學為日本顯學之一,日本很多兵家政要為陽明學信徒,如西鄉隆盛等等。

評論

  • 「自姚江指點出『良知人人現在,一反觀而自得』,便人人有個作聖之路。故無姚江,則古來之學脈絕矣。」(黃宗羲語)
  • 「餘姚以區區一邑,而自明中葉迄清中葉二百年間,碩儒輩出,學風沾被全國以及海東。陽明千古大師,無論矣;朱舜水以孤忠羈客,開日本德川氏三百年太平之局;而黃氏自忠端以風節厲世,梨洲、晦木、主一兄弟父子,為明清學術承先啟後之重心;邵氏自魯公、念魯公以迄二雲,世間崛起,綿綿不絕。……生斯邦者,聞其風,汲其流,得其一緒則足以卓然自樹立。」(梁啓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