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𥙿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4年1月20日 (六) 18:50 由 伞月亭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调整分类)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李𥙿(880年代—905年3月17日)是唐昭宗的長子,母何皇后。本名李祐

李祐生年不詳,從其父生年推斷(867年-904年),他可能生於880年代或892年之前[1]。本被封為德王

唐昭宗為躲避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作亂,投奔鎮國軍節度使韓建。韓建趁機罷去領兵的宗室諸王的兵權,後又將他們誅殺。為了改善和昭宗的關係,他請求昭宗立太子。乾寧四年(897年)二月,李祐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李𥙿,母何淑妃被立為皇后。五月,韓建上書請求置師傅教導太子、諸王。昭宗於是以太子賓客王牘為諸王侍讀。韓建曾想請昭宗游幸南莊,趁機擁立李𥙿為帝。其父韓叔豐對他說:「你只是陳、許間一介田夫,遭遇時亂,蒙天子厚恩到此,欲以兩州百里之地行大事,我不忍見滅族之禍,不如先死!」於是哭了。李茂貞及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都想發兵迎天子,韓建有些恐懼,於是作罷。

後來昭宗與李茂貞講和,回京。光化三年(900年)四月,何皇后與太子拜謁太廟。十一月,唐昭宗醉後親手殺了幾個宦官、侍女,宦官神策軍左中尉劉季述因而圖謀廢立。當天,昭宗打獵夜歸,何皇后遣李𥙿還邸,李𥙿遇到劉季述,被留在紫廷院。第二天劉季述挾持李𥙿,帶兵逼唐昭宗禪讓帝位給李𥙿。何皇后聞訊趕到,說服昭宗就範。昭宗退位,李𥙿登基,改名李縝;昭宗、何皇后被尊為太上皇太上皇后,被軟禁於東宮少陽院,改稱問安宮,每日只從窗中送飯。

王應麟《玉海》載李縝稱帝後改元天壽,但其他史料並無此記載,或為誤記。

光化四年(901年)正月,宰相崔胤及神策軍軍官孫德昭董彥弼周承誨發動政變誅殺劉季述等,昭宗復辟,恢復李縝原名李𥙿,降為德王。曾改封濮王天復三年(903年)二月,昭宗為褒賞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欲任命一皇子為諸道兵馬元帥,朱全忠為副。因李𥙿年長,昭宗有意任他為諸道兵馬元帥,但崔胤按朱全忠的意思,因李𥙿胞弟輝王李祚年幼易利用,堅請任李祚,最後李祚被任為諸道兵馬元帥。

朱全忠因李𥙿俊秀且年長而厭惡他,常想除掉他,曾通過崔胤請求昭宗以篡位為由殺之。但昭宗一直予以保全,問朱全忠是否有此事,朱全忠否認。後來昭宗被朱全忠脅迫遷都洛陽,又對朱全忠心腹樞密使蔣玄暉哭訴「德王是朕的愛子,為什麼全忠總要殺他」,朱全忠因而懷恨。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弒昭宗,矯詔立李祚為皇太子,改名李柷,繼位為帝。二年(905年)二月,李𥙿等隨哀帝、何太后於長樂門外祭昭宗完畢回宮。當月,李𥙿及其弟八人被朱全忠命蔣玄暉借設宴之機縊殺於九曲池,屍體投入池中。

因不是正常登基、在位短且為劉季述傀儡,李𥙿通常不被認為正統意義上的唐朝皇帝。

註釋

  1. 同母弟唐哀帝生於892年。
前任:
昭宗 李曄
中國大唐皇帝
900年-901年
繼任:
昭宗 李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