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0日 (日) 14:11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內地,是一個地理、政治術語,在近現代一般作為與沿海或沿邊地區的對稱,現今多用於中國。此一詞彙亦曾使用於漢字文化圈其他區域,如大日本帝國曾將自身日本列島稱作內地,並使用於中國台灣、韓國等當時受日本統治的地區。在古代中國,在不同語境下出現的內地有著不同的含義,有時指代本國,有時指代本國之腹地,有時僅僅指代京畿,不一而足。因此,「內地」一詞在指代對象方面,隨主體不同而有所差異,隨時代變遷又有差異,以下羅列出當代中國的使用情況。

歷史上的內地

京畿以內之地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有記載:「而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此處的內地則代指關中平原一帶的京畿之地。中國這一詞彙在早期亦有相同含義,如《詩經民勞》寫道:「中國,京師也」。[1]

對國土的自稱

參見:中國漢地

《漢書·西域傳》在描述烏孫國時寫道:「(烏孫國)東至都護治所千七百二十一里,西至康居蕃內地五千里。」此處的內地,則是指漢朝的國土,即代指本國國土。《金瓶梅》中描述稱:「今虜犯內地,則又挈妻子南下,為自全之計。」虜即北方游牧民族,內地則是漢民族居住土地。類似的表達還有中國、漢地等。

通商口岸以外地區

參見:通商口岸

由於對外通商產生的經濟文化差異,通商口岸有時將其以外地區稱為內地。特別是在關於通商口岸地位的法律描述時,往往將「通商口岸」與內地對立。[2]例如,中美《望廈條約》規定[2]

又例如,中法《黃埔條約》則規定[2]

距離邊疆較遠的地區

《後漢書·西羌傳》寫道:「若二漢御戎之方,失其本矣。何則?先零侵境,趙充國遷之內地;當煎作寇,馬文淵徙之三輔。貪其暫安之埶,信其馴服之情,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其中將胡人遷往內地所指的內地則是指離邊疆較遠的地方。

因應中國東南沿海鄭成功勢力,清廷頒布遷海令,《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描述道:「徙濱海居民入內地,增兵守邊。」將沿海視為邊疆,沿海以外視為內地。

中國大陸語境下的內地

邊疆與內地

內地有時指和邊疆地區不同者。所謂「中華民國憲法」第135條條文稱:「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代表名額及選舉,其辦法以法律定之。」此處的「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代表」是指全國各地的回民,所適用範圍不包括蒙古西藏等另行規定之地區。中華民國時期的內地所代指,往往與蒙古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帶相對應,但定義並不一直確定[3]。依據1947年時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育部長朱家驊講話,邊疆地區共有三種不同形態,分別是文化上異於內地的邊疆、政制上異於內地的邊疆和地理意義上的邊疆[3]

中國邊疆地區有將非邊疆地區稱為「內地」的習慣:

  • 位於中國國土東北端的內蒙古東北三省將自身以外地區稱之為「關內」或者「內地」[4],即山海關內之意;但是東北地區存在把自身腹地稱為「內地」的情況[5]
  • 位於中國國土最西端的新疆西藏有時稱新疆、西藏以東為「內地」[6]。而鄰近西藏和新疆的雲南、甘肅、青海等省份存在將其他省份稱為「內地」的情形。[7]雲南廣西有時稱雲南、廣西以北和以東為「內地」[8]
  • 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的廣東廣西海南將自身以北地區稱為「內地」或者「北方」[9]

島嶼與大陸

中國大陸沿海島嶼居民常常將自身以外而處於亞歐大陸上的中國大部分地區視為大陸地區,但也有稱大陸地區為內地者。

沿海與內地

「內地」在沿海地區也可能代指非沿海地區。

港澳地區的內地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就已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配偶一方居住內地一方居住港澳婚姻問題的處理意見的復函》中,將「內地」作為與香港、澳門相對應的稱呼[21],且在此後諸多法規中如此規定[22][23][24]。經過1990年代的回歸後,「中國內地」或「內地」一詞被在香港與澳門特區政府、法規[25][26][27]及媒體廣泛用於指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轄下、除卻香港和澳門的地區。

參見

參考文獻

  1. 漢語“中國”一詞由來考. 學習時報社. [2019-04-03]. 
  2. 2.0 2.1 2.2 向玉成. (2010). 鴉片戰爭後 「口岸界址」 的議定及其原因[永久失效連結]. 清史研究, (4), 141-146.
  3. 3.0 3.1 汪洪亮. 民国时期国人对“边疆”、“边政”含义的认识 (PDF).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4年3月, 24 (1): 21-30. 
  4. 謝景芳. 论清朝奉天与内地间粮食海运贸易.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9, (3). 
  5. 張博. (2006). 營口開埠與晚清東北商路——以遼河航運為中心的考察 . 社會科學輯刊, (1), 163-167.
  6. 嚴慶, & 宋遂周. (2006). 民族教育異地辦學模式中的學生跨文化學習困難及其應對——以內地西藏班, 內地新疆班為例(Doctoral dissertation) .
  7. 王蘭英, & 丁悅. (2014). 論青海省新絲綢路上的交通經濟帶建設(Doctoral dissertation) .
  8. 鄒建達. (2011). 清前期雲南的督撫, 道制與邊疆治理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昆明: 雲南大學) .
  9. 劉茜. 广东中老年服装特殊消费需求及其设计定位 (PDF). 遼寧絲綢. 2007, (3) [2019-04-02]. 
  10. 雒力靜;朱屹;李春報;何隨富. 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心理科學. 2009, (5) [2019-04-02]. 
  11. 王長安;汪國傑. 海南省太阳能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海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2) [2019-04-02]. 
  12. 虞國躍 張國良;彭正強;劉奎;符悅冠. 螺旋粉虱入侵我国海南. 昆蟲知識. 2007, (3) [2019-04-02]. 
  13. 姜永興. 海南岛回民考. 民族論壇. 1988, (3) [2019-04-02]. 
  14. 凌金祚. (2007). 舟山與 「舟」 文化的歷代沿革 .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3(4), 17-20.
  15. 查滿蘭, 胡巍巍, and 李堅誠. 南澳海島旅遊業發展研究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04 (2017): 186.
  16. 張忠民. 略论抗战时期内地省区企业公司的制度特征. 上海經濟研究. 2004, (9) [2019-04-02]. 
  17. 謝忠強. 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厂内迁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13, (3) [2019-04-02]. 
  18. 林星. 抗战内迁与沿海省份内地城市的现代化 ——以福建为个案 (PDF). 抗日戰爭研究. 2009, (2). 
  19. 楊培娜. (2015). 清朝海洋管理之一環」. 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3).
  20. 韓利; 朱奇文. “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访山东省临沂地区行署专员张守业. 走向世界. 1994, (6): 24–25. 
  21.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配偶一方居住内地一方居住港澳婚姻问题的处理意见的复函. 人民網法律法規庫. 北京. [2018-10-23]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國家移民管理局. [2018-10-23].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英文版. 國家移民管理局. [2018-10-23]. 
  2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六十条处理香港原有法律的决定. 中國人大網. 北京. [2018-10-15]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25. 第597章 《內地判決(交互強制執行)條例》. 香港: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17-03-18] (繁體中文). 
  26. 第362H章 《商品說明(製造地方)(織片成衣)令》. 香港: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17-03-18] (繁體中文). 
  27. 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条例 (PDF). 香港特區政府官網. 香港. [2019-04-02]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