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數位助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9日 (六) 13:19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個人數位助理(英語: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縮寫PDA),一般是指掌上型電腦

特點

相對於傳統電腦,個人數位助理的優點是輕便、小巧、抽取式性強,同時又不失功能的強大,缺點是螢幕過小,且電池續航能力有限。個人數位助理通常採用觸控筆(Stylus)作為輸入裝置,而記憶卡作為外部儲存媒介。在無線傳輸方面,大多數個人數位助理具有紅外(IrDA)和藍牙(Bluetooth)介面,以保證無線傳輸的便利性。許多個人數位助理還能夠具備Wi-Fi連接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

可攜式性介於個人電腦和PDA之間的個人電腦產品有筆記型電腦(Notebook/Laptop)、UMPC平板電腦(Tablet)。

第一款個人數位助理是1984年由Psion公司所推出的Organiser II[1]而「個人數位助理」一詞則是在1992年蘋果電腦的執行長約翰·史考利牛頓發表會上所提出,但這一款產品在商業上很不成功。[2]後來出現了專門為了手寫輸入的Graffiti輸入法,研發此輸入法的個人數位助理公司推出了Palm這一個系列的產品,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世紀末,微軟進入這一個領域,並首先推出了Windows CE 1.0作業系統,但該系統在各方面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後來微軟推出的Windows Pocket Edition 2002一舉奠定了PPC作業系統領先的地位。

過去廣泛使用的掌上電腦作業系統平台有Palm OS和微軟Windows Mobile(前身為Pocket PCWindows CE)及Symbian OS(前身為EPOC)系列。

近來PDA的工作為平板電腦所取代,而iPadOSAndroid是最常見的兩種平板電腦作業系統,微軟Surface則因為支援的平板電腦軟體較少而較無法瓜分PDA這市場。現PDA一般特指企業用途的手持終端,如物流業所使用的手持RFID終端。

主要功能

在個人數位助理初推出的時候,它主要功能是用作個人資訊管理系統,一路演變至現在的個人數位助理能夠安裝不同的軟體(Apps)和遊戲;通常現在的個人數位助理都備有藍牙、無線網路(Wi-Fi)、紅外線(IrDA),能夠連上網際網路作瀏覽網頁等工作,而亦能夠將個人數位助理當作數位多媒體播放器,如果硬體支援的話,個人數位助理還可以作為全球定位系統。

作業系統

生產商

參看

參考文獻

  1. 3-Lib History of Psion. stevelitchfield.com. [2020-04-05]. 
  2. McCracken, Harry. Newton, Reconsidered. Time. 2012-06-01 [2020-04-05]. ISSN 0040-781X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