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軍區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3年6月21日 (三) 04:44 由 待春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从zhwiki:北岳军区导入1个版本:​CC BY-SA 4.0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北嶽軍區晉察冀軍區下轄的一個省軍級軍區。[1]

歷史

1947年11月,察哈爾軍區冀晉軍區合併為北嶽軍區,並組建晉察冀軍區第一縱隊,隸屬北嶽軍區。

晉察冀軍區第一縱隊1947年11月19日在獲鹿縣大河鎮成立。北嶽軍區首長兼任縱隊領導。

  • 第一旅:1946年8月2日在五台縣東冶鎮成立。旅長曾美,政委丁萊夫,副旅長劉東記,政治部主任智生元
    • 第1團:1939年7月在平山縣成立的第二軍分區第5、第6大隊一部和第四軍分區第9大隊合編為晉察冀軍區第19團。1945年12月編入冀晉(趙爾陸)縱隊第2旅為第6團。1946年8月2日編入獨立第一旅為第1團。團長李克林,政委李開
    • 第2團:1945年12月第二軍分區第43團第二營與河北區隊、河南區隊各一個中隊合編組建第二軍分區獨立第1團。1946年8月2日編入獨立第一旅為第2團。團長吳恆富,政委溫藏寶。
    • 第3團:1947年8月以冀晉軍區警備第3團(1945年10月在定襄縣以二分區43團一部組建)改編為獨一旅第3團,團長趙興玉,政委許鴻鈞。
  • 第二旅:1947年8月在五台縣東冶鎮成立。旅長成少甫,政委鍾炳昌,副旅長劉蘇(兼參謀長),副旅長秦永壽,政治部主任范富山
    • 第4團:1937年10月成立察綏游擊軍第1支隊,先後編入雁北支隊、應縣支隊。1945年8月改為冀晉軍區獨立第12團。1947年8月與警備第1、第2、第8團各一部合編為獨二旅第4團。團長張一波,政委楊子安。
    • 第5團:1938年成立晉察冀三分區定縣大隊,1945年8月改編為第49團第3營。1946年7月擴編為警備第7團。團長李喜亭,政委朱卿雲。
    • 第6團:前身冀晉軍區三分區鐵路支隊。1945年11月改編為三分區獨立第6團,後改為警備第6團。團長王祥雲,政委鍾枝棋。
  • 第三旅:1946年6月在易縣組建的察哈爾軍區獨立第4旅改稱。旅長馬輝,政委黃連秋,副旅長王茂全,參謀長徐月波,政治部主任李君彥。
    • 第7團:1945年3月由易縣、徐水、淶源、保滿、龍華、定易支隊各抽一個連組成的一分區45團。1945年9月擴編為大團改為冀察(郭天民)縱隊第六旅第18團。1946年4月改編為第四軍分區保安第三大隊。1946年6月編入獨立四旅為第10團。團長李尚德,政委張培信。
    • 第8團:1947年8月1日在淶水縣板城村,以房山、定興、淶源支隊各1個連為基礎,補充新兵,組建獨立四旅第11團。團長鄒林,政委楊力耕
    • 第9團:1945年9月平西十一分區特務連、宛平新兵連、宛平武工第3隊、門頭溝工人大隊為基礎,補入新兵在宛平縣南興房組建宛平獨立團。1946年2月,良鄉大隊編入,改稱五分區獨立2團。1946年6月編入獨立四旅為第12團。團長王茂全,政委侯國梁

1948年8月,第一縱隊編入華北三兵團。

1949年1月15日,以北嶽區黨委、行政委員會、北嶽軍區為基礎,組建了察哈爾省省委、省政府、察哈爾軍區

參考文獻

  1. 李金明:「從晉察冀軍區到北京軍區」,《黨史博覽》,2002年第10期:第18-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