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喜案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BXHS-bot留言 | 贡献2022年11月19日 (六) 00:29的版本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林维喜案是一件在1839年发生在大清领土,由英商船水手酗酒与村民林维喜发生冲突,引发斗殴,结果村民林维喜重伤不治的事件,为引发第一次鴉片战争的导火线。此案司法管辖权理应属大清,惟义律坚持回到船上按英国法律审理,引起外交衝突。

经过

林则徐虎门销烟使英国烟商难以再到广州从事鴉片贸易,所以英国商船皆聚泊在新安县(今香港九龙尖沙咀一带海面。五月十七(1839年6月20日,另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林案的发生日期为五月二十七,即7月7日),英国商船卡纳特克号曼加勒号水手上岸酗酒,但不知哪一方先侵犯对方,然后英国水手和尖沙咀村村民发生衝突,引发斗毆,结果村民林维喜重伤不治[1]

当时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赶到出事现场,他指使另一村民刘亚三給予死者家属一千五百银元,换取隐瞞林维喜死因。林则徐认为案件蹊蹺,命新安县知县梁星源查办,结果真相大白,林则徐要求义律交出兇手,义律同意賠偿死者家属,但拒绝以兇手抵死,要求自行审判兇手。

林则徐委託美国医生伯驾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法》《万国律例》。七月初四(1839年8月12日),义律在英船上开庭,对五名兇手判处监禁和罚金,便送回英本土监獄服刑,事后才通知中国官方[1][2]

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开进澳门,更进一步驅逐英人出境,停止供应英人食物,撤其买办和佣工。不久后,英人撤离澳门,寄居于货船上。9月4日,义律派传教士郭士立与林则徐进行谈判,要求解除禁令,请求恢复正常贸易关系,但为林所拒。下午两时,义律发出最后通牒,林仍不理。三时,英国军舰首先向中国船舰开火,又突袭九龙山上的清军,但仅是小衝突,规模不大。短暫武裝衝突之后,因为鴉片来源減少,价格飆升,双方恢复贸易。[3]11月,英国海军与中国水师陆续发生武裝衝突,侵袭官涌,史称官涌之战

1840年初,林则徐正式封锁港口。同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5月初,英国军舰云集珠江口,兵力大增,衝突已不可避免。开战前,义律曾向林则徐提出了几种解決糾紛的方案,但林则徐一概不予理会。1840年5月9日晚,林则徐派出火船十艘首先出击,击毀英商船11艇。义律驅船北上,猛攻廈门,揭起鴉片战争的序幕。

林则徐奏摺

林则徐对此事的奏摺如下:

五月二十七日,尖沙村中有民人林维喜,被夷人酒醉行兇,棍毆斃命。 讯据见证乡邻,僉称系英吉利国船上夷人所毆,众供甚为确鑿。諭令义律交出兇夷,照例办理,将及两月,延不肯交,臣等給与论函,亦竟始终不接。 窃思人命至重,若因英夷而废法律,则不但无以馭他国,更何以治华民。义律肆意抗违,断非该国王令其如此,安可聽其狂悖,而置命案于不办,任奸宄以营耘,坏法养痈,臣等实所不敢。恭查嘉庆十三年,英国兵头都路厘等在澳门违犯禁令,欽奉諭旨:“即实力禁绝柴米,不准买办食物等因,欽此。”此时义律与各奸夷均住澳门,前以裝货为词,显有佔踞之意,今更种 种頑抗,自应遵照嘉庆十三年之例,禁绝英夷柴米食物,撤其买办工人。 ( …… )自七月初九日至十九日,义律率其家眷,及奉逐未去之奸夷央顿等, 并散住澳内英夷共五十七人,悉行迁避出澳,寄住尖沙咀货船及潭仔空躉船 上。( …… )必俟交出兇夷,埽尽烟土,货船进埔报验,空躉悉数开行,一 切恪遵法度,然后給还买办工人,仍准住行住澳。 [4]

参考文献

  1. 1.0 1.1 晚清巨人传·林则徐
  2. 悲剧英雄·林则徐
  3. William Travis Hanes; Frank Sanello. The Opium Wars: The Addiction of One Empire and the Corruption of Another. Sourcebooks. 2002年: 65–66. ISBN 978-1-4022-0149-3. 
  4. 〈林则徐奏摺〉,载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鴉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一册,頁671-672。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年。转引自:施仲谋; 杜若鸿; 鄔翠文 (编). 《香港传统文化》 (PDF). 中华书局(香港). 2013: 16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