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附屬中學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10月25日 (二) 16:26 由 BXHS-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替换裸露的<references />)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武漢大學附屬中學
File:Wuhan University Logo.png
目前武大附中無正式校徽,暫時使用武漢大學的校徽,使用時在右側加注「武漢大學附屬中學」字樣。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廣八路武漢大學校園內
其它名稱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類型公立 普通初級中學
公立 普通高級中學
學區武漢
校長姚超雄
年級高中
書記塗曉輝
級別武漢市示範學校
郵政編碼430072
簡稱武大附中

武漢大學附屬中學英文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是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的一所中學,簡稱武大附中武漢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武大外校,是武漢大學與私人資本合辦的一所中學。雖然與武大附中名為兩所學校,但實際上共用教師、教學樓和教學設備。學校內部一般自稱為武大附中(外校)

校史

武大附中建立於1916年4月,當時稱國立武昌高師附中,是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今武漢大學)的附屬學校,校址在武昌南路。武大附中的校名幾經變更,於1926年12月改名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附中。1932年搬遷至現址,即珞珈山。1935年7月,時任武漢大學校長的周鯁生建立新武大附中,取名為私立武昌東湖中學。1938年,武漢淪陷,武大附中隨武漢大學遷往四川樂山,更名國立武漢大學附設珞嘉中學。1946年抗日戰爭結束,武大附中回到武昌珞珈山,仍使用私立武昌東湖中學為校名。

1951年,武大附中與武昌博文中學合併,改為省立武昌二中(武漢市第十五中學)。1958年,武大附中恢復,更名為武漢大學附屬共青團中學。1959年,武大附中與武漢市第十四中學合併,正式定名為武漢大學附屬中學。1963年,武大附中脫離武漢大學管轄,又改稱武漢市第十四中學。1980年,武大附中從武漢大學附屬學校中剝離,正式恢復武漢大學附屬中學。90年代,武大外校創立。2000年由於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這幾個學校的附屬中學也相應合併,成立新武漢大學附屬中學。

現狀

武大附中(初中部)校園地圖

武大附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附中,現在武大附中位於武漢大學校內,和武大外校坐落於同一個校園中,緊鄰珞珈山東湖,學校面積很小,因為位於武漢大學家屬區內,校園無法擴建,20多年前的規劃面積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近年來招生數量的膨脹加劇了教室不足[1]。因此武大附中建設新高中部以緩解教室壓力,於2007年下半年建成。2004年以來設置了閉路電視系統、班班通系統等校園網絡。

武大附中是武漢大學的附屬學校。在1990年代,就讀於武大附中的學生報考武漢大學後,只需要達到湖北省高考重點分數線即可被錄取。但是現在其學生報考武漢大學已無「優惠」,仍需要達到武漢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才能被錄取。

2007年5月,武漢大學附屬中學新高中部在武漢大學信息學部落成[2];同年9月,高中部遷往新址,自此高中部與初中部分離。

校歌

2001年,為了配合新武大附中的成立,武大附中音樂教研組創作了武漢大學附屬中學(外校)校歌,定名為「奔向明天」。

學校活動日

日期 活動
5月4日 武大附中五四紀念活動
9月29日、30日 武大附中校運動會
12月31日 武大附中元旦聯歡

校友

注釋

  1. 參見《武漢晚報》報導 《上課缺教室 48名學生昨被「擠」上操場》
  2. 參考《武大附中高中部綜合樓工程通過驗收並移交使用》,武大附中、外校網,2008年2月11日訪問。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