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章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9月6日 (二) 01:48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家庭:​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黃 → 黄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鴻,號笑山[1]彥升,別號燕笙,清朝官員,進士出身,漢軍正藍旗人,籍遼寧鐵嶺。

生平

鄉試榜名多春,後更名俊章,晚號駐春老人。咸豐二年壬子(1852)順天鄉試中舉。光緒二年丙子(1876)恩科進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2]。工部則例館纂修官(任期不詳)。光緒八年(1882),任戶部廣西司郎中。光緒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光緒十六年(1890),任廣東道監察御史;次年改戶科給事中[2]。光緒十九年(1893),任工科給事中[2],後任工科掌印給事中。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898),改任戶科掌印給事中。光緒二十五年(1899),簡放陝西延榆綏道半年。

晚年就養吳中(蘇州),與俞樾汪鳴鑾陸元鼎恩壽(字藝棠,滿洲鑲白旗人)、景星 (清朝)(字雲伯,號月汀,滿洲鑲白旗人)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詩註記,「俞與諸君子皆有年世誼」)。為俞樾的著書校閱。據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時文名頗盛,在都下以授徒為業,門下多貴顯者。今溥玉岑(溥良)尚書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聯錄存(五)》)。購得阮元《兩浙輶軒錄》抄本,與俞樾各享一半。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觀察俊章輓詞》中寫道:「安定先生松柏姿,歲寒標格最堪思。人欽京國知名早,我恨蘇台把臂遲。……居易方欣交夢得,伯牙何意失鍾期」(引自《春在堂詩編》卷二十三)。

胡俊章在咸豐八年戊午(1858)(?)孟秋二十二歲時的一首書法無題詩寫道:「秋風凌古渡,夕日下荒基。銅雀久飛去,君王安再來。至今松柏語,猶雜管弦哀。嗚咽漳河水,東流無從回」。與咸豐六年進士、監察御史鍾孟鴻交友,於同治三年甲子(1864)贈書法行書節錄《文心雕龍》、楷書節錄《小園賦》。與光緒十五年進士、監察御史楊深秀友善。清光緒十九年(1893),與兒、侄及楊深秀等同時作詩跋於冀以龢,《樂天園山池記》(此園林位於山西介休)。與兒、侄曾同時作詩跋於友人延清(字子澄,蒙古鑲白旗人)收藏的一幅清朝畫家張士保於1865年畫的《太常仙蝶圖》。為延清的《錦官堂試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參校)。任職工部期間,曾負責監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復工程(據《翁文恭公日記》)。胡俊章在京師授課的學生包括鑲藍旗宗室溥良(據俞樾)、正藍旗宗室壽耆(據清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鑲黃旗滿洲裕瑚魯氏奭良(據奭良《野棠軒文集》)。在京長期參加並主持「絢秋詩社」,詩友有內務府鑲黃旗漢軍楊佳氏宜振(胡俊章師從宜振)、鑲白旗滿洲索綽羅氏麟魁、大興范德馨(字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進士)、正紅旗蒙古百勤(字鐡巖,同治乙丑科進士,妻正藍旗蒙古瑪拉特氏松筠之孫女)、鑲白旗滿洲彥佳氏玉瓚(胞叔敬和)、鑲白旗宗室盛昱、鑲黃旗滿洲裕瑚魯氏奭良(祖父承齡)等;詩社活動地點有東城法華寺 (北京法華寺街)(據奭良《野棠軒文集》)。

著作

  • 光緒元年(1875),《續匯刻書目》十二卷補遺一卷,北京善成堂刻本,傅雲龍續編,胡俊章補編。收叢書500種,首以四庫總目分類。
  • 光緒二年(1876),著《燕笙詩草》六卷;詩草自咸豐二年(1852)起,至光緒二年(1876),其登第有詩,赴瀋陽有詩,赴陝鄂、赴浙、赴蘇舟軍所過多有吟詠;兩至杭州,故游西湖之詩甚多(《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著錄)。
  • 光緒七年(1881),《春明詩課匯選》八卷,北京善成東記(前善成堂)刻本,陳研薌原選,胡俊章、胡多祺增輯;陸潤庠署籖,戴彬元序,鑲白旗漢軍英啓(字子佑)鑑定,丹徒(今鎮江)袁善(字心谷,同治十年辛未科二甲進士)與京口(駐防)鑲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參校。該詩集有重版本《重刻春明詩課匯選》,李義鈞重刻,光緒九年(1883)刻本,現藏哈佛大學圖書館。又有清光緒九年(1883)陝西關中道署刻本《春明詩課匯選》八卷補遺一卷,(清)陳研薌、胡俊章、胡多祺輯,太和李潤均刻。
  • 光緒三十二年(1906),輯《西湖詩錄》十卷附余稿一卷,俞樾作序並參校。手稿本現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古籍部,共八冊,凡十卷,共收詩人275位(其中旗人2位,閨秀34位,包括俞樾的孫女俞慶曾、外孫女許之雯的詩作),錄詩681首。此詩集以乾嘉之後所作為多。胡俊章在「凡例」中寫道,「蓋景之雄壯者易賦,而景之明秀者難工也」(見任聰穎,《湖上常留處士風》)。收錄的兩位旗人詩人均來自乾隆朝:一是內務府正白旗滿洲、乾隆二年丁巳恩科進士索綽絡氏德保 (清朝)(與胡俊章家族有姻戚關係),二是漢軍旗、乾隆九年科舉人顧邦英(字洛耆)。
  • 兒媳弟內務府正黃旗漢軍翰林楊鍾羲於1912年之後曾提到:「效三【效山】丈遺著,迄未刊行」(據《雪橋詩話全集》vol.4:《雪橋自訂年譜》),此遺著內容不詳。又俞樾在《胡效山觀察俊章輓詞》中寫道,「百年科第題名表,廿卷湖山攬勝詩」。此遺著可能指還未刊刻的《西湖詩錄》十卷本的手稿本,也可能是俞樾在俊章輓詞中所言的《西湖詩錄》二十卷本,或者是給俞樾印象深刻的胡俊章生前收藏完備的道光以來鄉會試題名錄。

關於胡俊章詩歌的評論:「五古以張節婦及張孝愍、吳貞女、敬烈婦等詩,淒切蒼涼,得經之旨。七古以詠七家印存,及魏准提寶幢氣勢翔盛,而於黃初年月考據甚詳。五律不落試帖窠臼,多宗唐音。七律與俞樾、汪鳴鑾等唱和往來,有至七疊原韻者。七絕以詠史諸作為最佳。送春詩亦無衰氣,效法唐詩之寬博,不作纖巧,不作澀體,是詩之正軌」(據《續修四庫全書提要》,vol. 12,1972年台灣商務印書館版本,原稿本系1928-45年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家庭

(關於胡俊章更早的家族祖輩,見其胞叔胡氏吉惠 (道光進士)篇)

  • 曾祖明林,庠生。
  • 祖廉敘,道光七年(1827),山東鹽課大使。
  • 父吉謙(字靄如,號牧卿,1812-1862),道光乙未(1835)恩科舉人,任順天府訓導。
  • 母曹氏;其父正紅旗漢軍附學生洺普,胞叔嘉慶癸酉(1813)翻譯舉人潤普(字澍菴);嫡堂兄道光甲辰(1844)科舉人貴林(字仲廉),原配妻劉氏(父正黃旗漢軍阿爾精阿,世襲一等男爵、御前頭等侍衛兼公中佐領、廣西副將軍,贈提督街,授世襲騎都尉並三等子爵),繼妻郭佳氏(屬正黃旗滿洲伊爾根覺羅氏阿爾泰 (清朝大臣)家族);堂侄保昌(同治進士)(字子猷),同治甲戌(1874)科三甲進士,甘肅肅州(今酒泉市)直隸州知州;保昌妹曹氏,嫁鑲黃旗滿洲戴佳氏廣林(其從堂兄道光庚戌(1850)進士晉康,與胡俊章的胞叔吉惠及好友俞樾二甲進士同榜);先祖曹爾素(內弘文院侍讀學士,授世襲騎都尉)。
  • 堂伯增祿,道光丁未(1847)進士,山東鄒平縣知縣
  • 胞叔吉惠,道光庚戌(1850)進士,江西龍南、靖安等縣知縣
  • 從堂兄守忠(世襲雲騎尉),同治癸亥(1863)進士,知府銜,湖南沅陵縣知縣;守正,咸豐丙辰(1856)進士,兵部員外郎。
  • 胞兄多祺(字介壽),藍翎同知銜,湖北南漳縣、蘄水縣(今浠水縣)知縣,修《蘄水縣誌》24卷,光緒六年(1880);他於光緒乙酉(1885)寫給浙江張寶善(字定甫)的書法扇面,現收藏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瓦基分校圖書館。女婿鑲藍旗漢軍、度支部候補主事尚其源,其父尚昌懋(襲三等輕車都尉,歷任廣州滿洲副都統、正紅旗漢軍副都統、鑲白旗與正紅旗護軍統領),堂兄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尚其亨,先祖尚之隆、尚可喜;胞姐夫正白旗滿洲、光緒丙子恩科進士喜塔臘氏裕德(與胡俊章進士同榜),正藍旗滿洲、廣州將軍西林覺羅氏孚琦
  • 胞兄多彬,妻薩爾圖氏。女婿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光緒乙酉科舉人李寶巽任清政府駐日本學監,其父四川雙流縣知縣李恆琮,祖父魁聯(字蔭庭)任湖南按察使(輯纂《前後守寶錄》25卷,贈大理寺卿,敕祀湖南寶慶府名宦祠),堂姊李寶蘩嫁內務府正黃旗漢軍翰林楊鍾羲,堂姑李氏嫁鑲藍旗滿洲赫舍里氏恩玉(父湖北按察使、世襲騎都尉多山,胞叔道光戊戌科進士如山,姑母道光帝常妃 (道光帝))。
  • 胞兄多祉,養父(胞叔)道光庚戌科進士吉惠 (道光進士),養母愛新覺羅氏。
  • 原配李氏,內務府正白旗漢軍陝西知州李希鄴之女,嘉慶戊辰(1808)翰林李恩繹、道光癸巳(1833)翰林李恩慶之侄孫女。
  • 繼配他塔喇氏(他他拉氏,Tatara hala),正藍旗滿洲、嘉慶甲子科舉人、江蘇布政使葆謙之孫女,嘉慶辛酉(1801)翰林、吏部與刑部左侍郎秀堃之侄孫女,道光庚戌(1850)武科進士、山西太原縣知縣毓恩之女。由此亦與好友鑲白旗滿洲、同治十三年(1874)進士索卓羅氏恩壽成為姻戚(且恩壽與胡俊章的表兄正紅旗漢軍曹氏保昌(同治進士)進士同榜)。
  • 再繼配邱氏,內務府正黃旗漢軍乾隆戊戌(1778)翰林、山東濟南府知府德生之孫女,道光丙戌(1826)進士、湖南常德府知府景星(字晴垣,授世襲雲騎尉)之女,嘉慶甲戌進士、陝西布政使雲麟之侄女。
  • 兒胡玉瀛(字志雲,號偶松,1858-1912),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順天鄉試科舉人,花翎候補知府,曾任福建尤溪縣知縣、江蘇蘇州府候補知府、松江府候補知府;任職蘇州府期間,兼任水利總巡,參與蘇州、常熟等地河道治理與水利規劃;輯《古今印萃》,光緒二十三年(1897);撰《芋香書室詩存》二卷(原有六卷,辛亥革命武昌爆發時,毀於漢口;此兩卷鈔本由胡玉瀛之第八子士和原藏)。俞樾85歲(1906)時寫《贈胡志雲太守玉瀛》詩。妻弟內務府正黃旗漢軍翰林楊鍾羲寫道:「志雲卒於壬子,其尊人效三【效山】丈遺著,迄未刊行」(《雪橋詩話全集》vol.4:《雪橋自訂年譜》)。玉瀛拜師京口駐防鑲白旗蒙古進士延清,為後者《錦官堂試帖》(1885)校對。胞兄胡玉源,科舉人,江蘇江寧府教諭,曾任八旗江寧駐防閱卷主講人。
  • 胞侄胡玉澤(字呁庵,1876-?),科舉人,父多彬,妻他塔喇氏(他他拉氏),曾任浙江天台縣、石門縣(今屬桐鄉市)知縣。辛亥革命後,歸居北平。善書法。為奭良(字召南)的《野棠軒詞集選》(1929)墨筆題名與題記(奭良祖父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進士、鑲黃旗滿洲裕瑚魯氏承齡,父恩元與胡俊章系咸豐二年順天鄉試同榜,且有姻戚關係);為崇彝的《選學齋書畫寓目記》(1922)墨筆題簽(崇彝祖父道光六年進士、正藍旗蒙古巴魯特氏柏葰);為滿族畫家惠均(字孝同)1938年的山水畫《仿楊昇沒骨法立軸》墨筆題識(惠均之父正紅旗滿洲耆齡 (伊爾根覺羅氏),祖父廣州將軍誠勳,妻唐梅系鑲紅旗滿洲他他拉氏裕泰曾孫女,即珍妃侄女)。
  • 兒媳尚氏,其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河南遂平縣知縣延懌,胞叔道光戊戌(1838)進士延恆(兒媳親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道光乙巳恩科進士李氏豐安,曾祖乾隆丁巳恩科進士李質穎)、道光庚子(1840)進士延愷、延惇(妻兄內務府正白旗滿洲、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輝發納喇氏文彬,妻侄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進士延燮),祖父純嘏(襲騎都尉),祖母李氏(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乾隆癸卯科舉人李吉安;胞兄李慶會,其女一嫁鑲紅旗滿洲、光緒六年(1881)進士他他拉氏志銳,即光緒帝瑾妃珍妃的堂兄,其女二嫁咸豐己未科進士、鑲白旗宗室常珩),姑母尚氏與內務府正黃旗漢軍翰林楊鍾羲家族聯姻;先祖福海(熱河總管,孫女尚佳氏封道光帝之豫嬪)、尚大德。
  • 兒媳繼配楊氏(1863-1906),內務府正黃旗漢軍光緒十五年(1889年)翰林楊鍾羲(淮安府和江寧府知府)之姊(據俞樾輓聯,先胡俊章三日卒)。楊鍾羲回憶道:「予女兄,長一歲,賢明解文字,先君極鍾愛之。選婿苛,年三十,始歸於胡」(《雪橋詩話全集》vol.4:《雪橋自訂年譜》)。
  • 孫胡榕(字閱民),任北洋政府財政部專員;妻張淑徽,滿族旗人。孫胡士和(胡玉瀛之第八子)。孫女胡氏(據俞樾所記,與俞兩曾孫女均有唱和之作,幫爺爺胡俊章抄寫《西湖詩錄》)。
  • 曾孫胡家聰(1921―2000),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1981-),管子研究專家,著有《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管子新探》等著作;1958年調入《工人日報》 社工作,歷任上海、江蘇、北京等地記者組組長,國際部副主任。
  • 曾孫女胡婉君(1906-1951),畢業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英文系,曾在國立北平圖書館工作;夫袁士伊(1900-1954),畢業於朝陽大學法律系。胡婉君外孫鄒暉(Zou, Hui)博士,建築歷史與理論學者,任職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建築系教授,著有英文專著《A Jesuit Garden in Beijing and Early Modern Chinese Culture》(美國普渡大學出版社),中文專著《碎片與比照:比較建築學的雙重話語》(北京商務印書館),譯著《建築在愛之上》(北京商務印書館)。

參考文獻

  1. 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1184
  2. 2.0 2.1 2.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朝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5冊 ,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