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明朝)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2022年8月25日 (四) 21:04的版本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壯 → 壮, 部隊 → 部队, 參 → 参 (5), 會 → 会 (2), 長 → 长 (4), 與 → 与 (13), 軍 → 军 (13), 間 → 间, 務 → 务, 團 → 团 (2), 隊 → 队 (2), 語 → 语 (2), 作戰 → 作战 (2), 無 → 无 (9), 將 → 将 (19), 領 → 领, 劉 → 刘 (12), 陽 → 阳 (4), 協 → 协 (2), 馬 → 马 (5), 應 → 应, 寧 → 宁 (35), 莊 → 庄 (4), 肅 → 肃 (2), 魯 → 鲁 (2), 廣 → 广, 見 → 见, 來 → 来 (2), 發 → 发 (2), 稱 → 称, 為 → 为 (8), 於 → 于 (3), 數 → 数 (3), 歡 → 欢, 眾 → 众, 舉 → 举, 鎮 → 镇 (2), 貢 → 贡, 懷 → 怀 (3), 實 → 实, 敗 → 败 (5), 後 → 后 (5), 書 → 书 (2), 幾 → 几 (2), 兒 → 儿 (2), 畫 → 画 (2), 總 → 总 (…)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刘宁(?—1504年),字世安山阳人,明朝军事将领。

生平

袭世职,为永宁卫指挥使,其勇敢善战。当时恰逢延绥用兵,其上疏请效死,兵部尚书白圭赞许批准。后因功迁都指挥使,充宣府游击将军。当时其与周玺董昇分别在塔儿山、黑石崖作战有功,刘宁升至都督佥事,改左参将,分守阳和。成化十九年,亦思马因入侵,大同总兵官许宁分遣周玺守怀仁,刘宁与董昇营西山,自将中军,击之夏米庄,败绩。刘宁与董昇被团团包围,几乎沦陷。之后发巨炮击之,敌多死,方才解围。周玺听闻中军失利,亟还兵援,并乘胜追击。随后刘宁重整部队,接连获胜。当时许宁因作战失利获罪,唯独刘宁与周玺有功,刘宁超迁都督同知[1]

刘宁随后改为左副总兵,协守大同。弘治年间,佩平羌将军印,镇甘肃,后击退入寇,进右都督。次年,与巡抚许进袭破土鲁番,进左都督,增俸百石,以疾还京。弘治十三年,大同告警,命其为副总兵,从平江伯陈锐抵御,两人有矛盾,致使寇军撤退。遂坐停半俸闲住,之后诏还全俸。弘治十七年去世[2]

参考文献

  1. 明史》(卷174):“刘宁,字世安,其先山阳人。袭世职,为永宁卫指挥使。勇敢善战。自以散无所见,会延绥用兵,疏请效死。尚书白圭许之。屡以功迁都指挥使,充宣府游击将军。时边寇无虚岁。十八年分道入掠,周玺与游击董昇战黑石崖,宁战塔儿山,皆有功。玺进署都督佥事,迁大同副总兵。宁进都督佥事,改左参将,分守阳和。十九年秋,亦思马因大入。大同总兵官许宁分遣玺守怀仁,宁与董昇营西山,自将中军,击之夏米庄,败绩。宁、昇被围数重,几陷。亟发巨炮击之,敌多死,围乃解。玺闻中军失利,亟还兵援。夜遇敌,乘胜前,锐甚。玺厉将士曰:“今日有进无退!”大呼陷阵,敌少却。久之,短兵接。臂中流矢,拔镞战益急,与子鹏及麾下壮士击杀数十人。会宁兵至,中军溃卒亦稍集,敌乃退,许宁等亦还。无何复入掠。宁将兵三千,遇之聚落站西,连战败之。复败之白登、柳林,又追败之小鹁鸽谷。而大同西路参将庄鉴亦邀其归路,战于牛心山,敌遂遁。时诸将多失利,许宁以下获罪,而玺以功予实授,宁超迁都督同知,庄鉴以所部无失亡,亦赉银币。”
  2. 明史》(卷174):“玺殁后三年,而宁佩平羌将军印,镇甘肃。其冬,寇犯凉州,宁与战抹山墩,擒斩五十余,相持至暮,收辎重南行。寇复来袭,擒其长一人。明日,参将颜玉来援,副将陶祯兵亦至,寇乃遁。俘其稚弱,获马驼牛羊二千,进右都督。明年,与巡抚许进袭破土鲁番于哈密,进左都督,增俸百石,以疾还京。十三年,大同告警,命宁为副总兵,从平江伯陈锐御之。锐无将略,与宁不协,止毋战,寇遂得志去,坐停半俸闲住。寻以参将赞画朱晖军务,亦无功。宁自陈哈密功,乞封伯,诏还全俸。宁有胆智,为大同副将时,入贡者数万人怀异志。宁率二十骑直抵其营,众骇愕。有部长勒马引弓出。宁前下马,与诸部长坐,举策指画,宣天子威德。一人语不逊,宁掴其面,奋臂起,其长叱之退。宁复坐与语,呼酒欢饮,皆感悟,卒如约。尝仿古番上法,以五十八人为队,队伍重为阵,建五色帜。又各建五巨帜于中军,中帜起,五阵各视其色应之,循环无端,每战用是取胜。晚再赴大同,已老病,帅又怯懦,故无成功,然孝宗朝良将称宁。十七年卒,赠广昌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