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9:11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擔 → 担, 國 → 国, 長 → 长 (2), 軍 → 军, 漢 → 汉, 風 → 风 (2), 雙 → 双 (2), 無 → 无, 構 → 构 (2), 將 → 将, 習 → 习, 見 → 见, 來 → 来, 動 → 动, 線 → 线, 稱 → 称, 為 → 为 (2), 種 → 种, 屬 → 属, 術 → 术, 節 → 节 (2), 眾 → 众, 點 → 点, 練 → 练, 鮮 → 鲜, 藝 → 艺, 書 → 书 (2), 槍 → 枪 (2), 結 → 结, 繼 → 继, 連 → 连, 環 → 环, 捲 → 卷, 擊 → 击, 剛 → 刚, 轉 → 转, 讀 → 读, 則 → 则, 條 → 条 (2), 經 → 经 (2), 備 → 备, 從 → 从, 說 → 说 (2), 齊 → 齐, 記 → 记, 「 → “ (5), 」 → ” (5), 裡 → 里, 勁 → 劲)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也被稱作「」,中國武術器械里的一種,屬長兵器。長度約為1.3-2.6米(齊眉棍、七尺棍、九尺棍),也有的長達4米(丈二棍,又稱「」),截面一般為圓形,粗細以單手能夠把握為準。棍的重量通常約為數千克,用堅硬木杆製成,如中國宋朝軍隊常用的「杆棒」、「白棒」等;也有一些棍用金屬製成,重量較大,可達數十千克,稱為「鐵杖」、「鐵掊」,如《西遊記》中孫悟空使用的金箍棒。棍是近戰搏鬥兵器,它的攻擊範圍大於刀、槍,自古有「棍掃一大片」的說法。但是棍主要是造成鈍器傷和淤傷,其殺傷力比刀、槍等要小。

棍的歷史

棍來源於原始社會的生產工具,也是最早被用於戰爭的武器之一。在明朝的抗擊倭寇鬥爭中,一些地方的僧兵就曾經大量裝備鐵棒作為武器,有效的壓制了倭寇長刀的威力。

棍術

漢族民族英雄,明朝著名抗名將、軍事家戚繼光曾說道:「用棍如讀四書如各習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耕餘剩記」作者程沖斗:「棍為藝中魁首,凡武備眾器,非無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能外手棍。」棍主要是以掄(環轉)、劈(由上往下)、撩(捲起)、摔(投擲)、點(突擊)、戳(戳刺)、挑(由下往上)、撥(擔擋)等等動作,再加上配合各種不同的步法、身法構成有條理的套路結構。其中的特色為剛勁有力、快速、勇猛,練起來棍法密,節奏鮮明、風格潑辣,虎虎生風,有「槍扎一條線,棍打一大片」的說法。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