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24日 (三) 03:39 由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top:​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討 → 讨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裴炎(?—684年),子隆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唐朝宰相。出自河東裴氏洗馬裴。

其父裴大同。少年時勤奮好學,為弘文生,精於《左氏春秋》、《漢書》,史稱「寡言笑,有奇節」。後明經及第,初仕濮州山東省鄄城)司倉參軍,歷官御史、起居舍人黃門侍郎。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年)入相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永隆二年(681年),遷侍中,掌門下省唐中宗即位,遷中書令,後來,因中宗欲任命韋皇后父親韋玄貞為宰相,太后武則天在裴炎支持下廢中宗,改立中宗之弟唐睿宗

武承嗣請立武氏七廟,裴炎反對,武后不悅而作罷。嗣聖元年(684年)冬,徐敬業揚州起兵反武。武則天問策,裴炎主張歸政睿宗,武后大怒。監察御史崔詧言:「炎受顧托、身總大權,聞亂不討,乃請太后歸政,此必有異圖。」下獄,由御史大夫騫味道侍御史魚承曄審訊,剛烈不屈。十二月被斬於洛陽都亭驛前街,抄家籍沒,查無積蓄。程務挺上書為裴炎辯冤,也以「與裴炎、徐敬業潛相接應」被斬於軍中。唐睿宗時,贈太尉益州大都督,諡曰

夫人劉氏,劉子將之孫,劉德敏之女。二子:裴懿,太子舍人;裴彥先,太子中舍人。

參考書目

  • 新唐書》列傳第四十二《裴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