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24日 (三) 02:29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國 → 国 (3), 學 → 学 (3), 參 → 参, 會 → 会, 與 → 与 (3), 間 → 间, 務 → 务, 師 → 师 (2), 龍 → 龙, 導 → 导, 語 → 语 (3), 灣 → 湾, 無 → 无, 關 → 关 (3), 舊 → 旧, 楊 → 杨, 廣 → 广 (3), 見 → 见 (2), 來 → 来, 義 → 义 (3), 對 → 对 (3), 動 → 动, 發 → 发 (3), 詞 → 词, 譯 → 译, 類 → 类, 羅 → 罗, 簡 → 简, 稱 → 称 (3), 為 → 为 (10), 於 → 于 (3), 種 → 种 (2), 議 → 议 (2), 靈 → 灵 (3), 節 → 节, 眾 → 众, 標 → 标, 點 → 点 (17), 實 → 实, 頭 → 头, 論 → 论 (2), 認 → 认 (7), 產 → 产 (4), 過 → 过 (2), 評 → 评, 腦 → 脑 (3), 紐 → 纽, 約 → 约, 個 → 个 (6), 兩 → 两, 釋 →…)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想法(Idea),又稱意念點子,是思考心靈上的產物,包括對事物的看法和意見,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想法可以是形象化的影像,也可以是抽象化的概念

點子,是創意的量化語詞,讓創意的內容可以量化成為一個個的點子,是一個很簡單的日常口語化的字彙。例如:「關於情人節我要送她的禮物,你有沒有什麼點子?」是形容詢問有沒有創意的想法。又例如:「他這小子滿腦筋都是鬼點子!」是形容一個人的想法或創意想法很多,有與眾不同的意思。點子常與想法、創意、理念混淆,在西方學者對人類的創造力(creativity) 的定義研究論述也相當廣泛。其中,腦中發揮創造力的結果就是要產生點子。 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Melissa A. Schilling[1] 教授認為創新始於新點子的產生,產生新奇有用的點子的能力就稱為創造力

不同解釋

  • 牛津辭典上的中譯解釋是關於一個可能的行動方針的想法或建議(理念)的目標或目的。
  •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楊傑美認為點子不過就是舊的元素的新組合罷了。
  • 點子就是創造行為(idea=CBCreativity Behavior)),是想像力(imagination)、資訊(data)、評鑑(evaluation)及實踐(action)四種因素的交互作用(陳龍安,1984)。
  • BusinessDictionary.com 商業字典網站針對點子在商務英語中的用法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意義:暨點子是在頭腦里引起想法或彙集;想法通常引起與意向,但是可能無心地也被創造;想法經常形成在激發靈感會議期間或通過討論。
  • Michaels Michalko(1994)認為俗稱idea從字義拆解來看。
  • 日本廣告大師加藤昌治Kato MasaHaru認為點子是企劃的根源,和自由奔放的發想等。
  • 羅伯特·佛洛斯特認為點子就是把兩個不相關的東西湊在一起。
  • 美國導演大衛·林奇認為點子就是思緒。
  • 台灣作家郭泰(1911)認為點子就是創造新意。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