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19日 (五) 20:38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參考 → 参考, 與 → 与, 風 → 风 (4), 歐 → 欧, 張 → 张, 陽 → 阳, 廣 → 广 (2), 來 → 来, 動 → 动, 稱 → 称, 為 → 为, 於 → 于 (5), 聖 → 圣, 並 → 并, 後 → 后 (2), 書 → 书 (5), 進 → 进, 兩 → 两, 資 → 资, 階 → 阶, 讚 → 赞, 傑 → 杰, 時 → 时, 讀 → 读, 經 → 经, 從 → 从, 亂 → 乱, 隨 → 随, 銘 → 铭, 紀 → 纪, 「 → “, 」 → ”, 賜 → 赐, 嶺 → 岭, 辭 → 辞)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余靖(1000年—1064年),原名希古安道武溪韶州人(今廣東省韶關市),北宋政治人物,宋仁宗時期的諫議大夫。著有《海潮圖序》。諡忠襄

生平

1000年,余靖生於韶州府,出身於仕宦之家。天資聰穎,刻苦讀書,於24歲時中進士,出任新建縣知事及秘書丞,後來官階拜至工部尚書。

景祐三年,余靖因為上書,為被貶的范仲淹辯護而被降職為監筠州酒稅。

慶曆三年,余靖重新獲得取用,出任為諫院右正言,負責向皇帝進諫奏事。余靖正直,敢於諫言,甚到把唾液濺到龍顏之上亦意猶未盡,與歐陽修等同被讚譽為「慶曆四諫」之一,提出了「清、公、勤、明、和、慎」的從政六箴。余靖曾經接受命奉出使契丹,運用了外交手段,使到遼朝主折服,維護了宋朝的利益。

皇祐五年(1052年),余靖隨狄青平定了儂智高叛亂,出任廣州知州多年,於離任時,兩袖清風。

英宗二年,在金陵(今南京市)染病辭世,贈予刑部尚書。

評價

蔡襄以「風采動朝端」形容之。

紀念

廣東余族後人於明朝得朝廷賜建風采堂於里,後於多地建立風采堂以紀念余靖。

參考書目

  • 《歐陽修集·卷二十三·贈刑部尚書余靖襄公神道碑銘》
  • 余靖:《大宋平蠻碑》,碑位於桂林市鐵封山西麓